12月16日,隆基公布新一轮硅片报价,158/166/210尺寸硅片报价下调至4.83/5.03/5.85元/片,较11月30日报价下调0.29/0.29/0.35元/片,较中环12月2日报价-0.27/+0.03/-0.30元/片;据PVInfoLink,本周单晶166/182/210硅片成交价分别下滑0.1/0.1/0.15元/片至5.0/4.9/5.7元/片。
市场目前对硅片制造商的担忧主要是虽然公司的盈利在提升并且一体化组件市占率也在提升,但是海外硅片竞争格局在恶化,边际盈利可能在持续下降,两块业务可能无法共振向上。
相反,今日电力板块持续拉升截止目前绿电概念股物产环能、金山股份、内蒙华电等纷纷涨停。这透露着市场开始关注新能源下游运营商了吗?
本文将分析目前后周期时代下光伏产业链应该关注的机会以及相关风险。
硅片竞争格局最差的状况可能是怎样?
从三季度的业绩来看,中环股份、上机数控三季度的毛利率都在20%以上,隆基的毛利率在25%左右,假设隆基的成本与税率是一样的(因为隆基的规模效应,费用会更低),隆基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而第二季度的利润,却要比90%的二流公司高出4个百分点。
天风证券认为22年硅料价格下跌(节节),硅片将会失去额外的利润,最悲观的预测(也就是最大的晶圆厂不赚钱),隆基的单瓦净利将超过5美分(扣除折旧成本和规模效应),但考虑到22年上半年硅料的供给仍然会出现短缺,预计全年实际盈利应在7分/W左右,而2023年及以后伴随着行业向N型转型,价格端有向上空间,单瓦盈利或可超预期。
如果按照这个假设,隆基22年内的产能约为1000GW,那么相应的资金可以支持隆基公司的产能扩张30 GW (单个GW的初期投资约为2.5亿),而其他公司需要通过融资来扩张产能,所以成本比隆基要高,也就是说,在这场价格战之后,隆基可以凭借资金流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规模,占据超过45%的市场。
从2019年开始,隆基一直在向整合的方向发展,到了2019年,硅片外销的比例达到了75%,外销的毛利达到了44%,我们预计22年及以后公司硅片外售量占比将降至30%左右,外售毛利在公司总毛利中占比将降低至15%左右,硅片的盈利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数据来源:Wind,天风证券测算
数据来源:Wind,天风证券测算
新能源运营商即将迎来价值重估?
光伏中上游降本降价将直接利好下游绿电企业。先确定一下新能源运营商是什么。新型能源运营商是以风光水核发电为主的发电企业。当前绿色电力运营商按公司属性分为两类,一类是国营企业,一类是民营企业。而且由于资金限制,民企类似林洋能源主要持有光伏电站,也有嘉泽新能等民企持有风电,但由于资产较重,常常也会进行倒卖。
这类新能源运营企业有点像新型房地产公司,相当于房地产开发商加自持物业收租二代模式。在开发过程中,要像拿地盖房子一样,首先要到各地的监督部门拿到批文,然后向设备商采购风机、光伏设备等,安装调试后开始自持卖电,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实际上,新能源运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一样,可以使用金融杠杆。但是更牛的地方在于,作为一个基础能源企业,在电气化时代,这样的企业就像一台印钞机,既不愁收不回现金,又玩的是现金流的大生意,只要有利差,就能永远玩下去。
根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以及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内容(这里仅统计了光伏装机规模),按照目前光伏每GW装机利润平均大约3个亿来计算,如果给20倍PE的话,很多电力板块个股比如三峡能源、正泰电器以及华电国际等便有了几十亿至几百亿的估值。
其中比如华电国际目前市值487.6亿正好符合其光伏发电站的估值;京能清洁能源目前市值188.8亿,但其光伏发电站估值为298.92亿,目前市值可能偏低;太阳能目前市值300亿,光伏发电站估值为261.6亿,市值适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判断电力板块个股的市值位置。
今年以来电力板块特别是新能源运营商的上涨行情和其光伏或风电装机规模具有极其相关的关系。比如表格中的上市企业:中广核、三峡能源、华能国际、正泰电器、华电国际、京能集团、协鑫新能源、太阳能、大唐新能源、信义光能、晶科科技、特变电工、北控清洁能源、通威股份、林洋能源、浙江新能、中国电建、京运通、江山控股、天合光能、南网能源、深圳能源、国投电力、亿利洁能、顺风清洁能源、华润电力、申能股份、易事特、广州发展、水发兴业、晶澳科技。
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新能源运营商概念股时应该特别关注其新能源装机规模以及未来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