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备受市场关注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终于尘埃落定了。
历时三年终尘埃落定
马兴田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康美药业原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许冬瑾及其他责任人员11人,因参与相关证券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此之前,11月12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责令*ST康美因年报等虚假陈述侵权赔偿证券投资者损失24.5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立案调查前,昔日千亿市值白马股康美药业稳坐医药板块第二把交椅,超过云南白药、广药白云山等药企。
2018年,马兴田家族还以410亿元的财富,位居国内第52名,被称为广东省揭阳市的“普宁首富”。
然而从巅峰到坠落,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是一场大快人心的宣判,也是迄今为止法院审理的原告人数最多、赔偿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
康美财务造假始末
据中国证监会调查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为了配合虚增的营业收入,康美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伪造销售回款的方式虚增货币资金。
资料显示,2016年至2018年,康美药业合计虚增营收275.15亿元,占同期公告营业收入40%以上,虚增营业利润39.36亿元,占同期公告营业利润的三分之一,营造出一种业绩蒸蒸日上的表象。
到了2018年年报,已被立案调查的康美药业再也无法继续遮丑。康美药业发布了一则《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告几乎将2017年财报结果推翻,即对2017年报中包括货币资金、存货、营收等14项会计错误更正,尤其夸张的是2017年货币资金多计算了299亿元。
此公告一出,就引起了多方关注。最为要命是,仅仅用“财务数据出现会计差错”这个理由来解释公司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还称康美2017年的存货由157亿元更正为352亿元,增加了195亿元。
只是这么多的存货放在仓库里,上至财务、下至仓管,那么长时间没人统计好像也说不通。如此荒诞的会计审计报告,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公布在市场上,那投资者当然不会买账。
2019年8月,康美药业造假实锤。证监会对其下发《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并指出其存在四大方面的问题:为了配合虚增的营业收入,康美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
可在2019年年报时,康美药业还依然坚持自己的存货金额达到314.0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从上年末的6583万元提高到了6亿元。
而在2020年年报中不见了,期末301亿元的账面存货,被计提了211亿元的跌价准备。也就是说康美药业存货大概只有90.4亿元。
此外,康美药业虚假记载还涉及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的占用情况等违规行为。
2020年6月出具的专项审计说明信息显示,马兴田实际控制的普宁市康淳药业有限公司和普宁康都药业有限公司对康美药业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高达94.81亿元。
而当前康美药业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根据11月2日披露的方案,参与本次重整的投资人拟向*ST康美投入不超过65亿元。
如何识别造假的公司?
一代药王造假,从巅峰坠落。虽然药王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留下的疑问,市场各方仍在热议,投资者想知道的是如何能识破一家造假的公司,更愿意看看这前车之鉴,而思后事之师。
1. 虚增收入:就是收入“无中生有”,大多是通过虚构业务、伪造合同实现的,虚假确认收入的方法来做大收入。像康美医药就是虚增收入。
对于此类,投资者可查看公司的应收账款是否较往年大幅增加,应收账款与营收的占比是否大大高于往年,营业收入与同行相比是否出现大幅增加等。
2. 货币资金进行虚增资产:为了使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更健康,上市公司通常也会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尤其是虚增流动资产的方式。
对于此类,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负债与现金流、货币资金与公司项目的匹配程度。
3. 非经常性损益来调节利润:因为营业外收入和资产处置损益通常不容易造假,所以很多上市公司会通过增加投资收益的方式来虚增利润。香溢融通便是这样。
对投资者来说,要留意上市公司利润表中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数额,对于那些非经常性损益的数额远远高于经常性损益的报表需要特别留意。
4. 隐藏债务:隐瞒一些负债也可以让资产负债表更好看,降低企业的杠杆。
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负债与现金流、货币资金等项目的匹配程度,如果公司出现账面上有不少货币资金还继续借、现金流一直恶化还能持续经营等情况,需要警惕是否有负债隐藏。
5.借助关联交易操控利润: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为规避税赋、转移利润、操控报表提供了条件。
如果一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关联交易,业绩往往是不可靠的,投资者需要关注交易的价格是否公允,资金是否空转。
总得来说,前面几类造假方法是常见的,其他的财务造假的方法五花八门。如果投资者在挑选被投资公司中可以关注一下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可以尽量避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