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泰股份)向安徽证监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宣布再次冲刺IPO,其此前科创板IPO折戟,而此次闯关板块改为创业板。
资本邦注意到,这不是第一家科创板折戟再战IPO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有7家再战IPO企业是此前科创板IPO撤单企业,以此次披露上市板块来看,7家企业中有2家将板块转投创业板,天士生物仍将上市板块定位科创板,剩下4家企业尚未披露上市板块。
科创板IPO折戟企业再战IPO | ||||
公司名称 | 终止前IPO进度 | 终止时间 | 最新动态 | 板块 |
森泰股份 | 三轮问询回复 | 2021.2.23 | 3月重新接受上市辅导 | 创业板 |
联动科技 | 二轮问询已回复 | 2021.3.12 | 3月19日辅导备案登记 | 未知 |
信大捷安 | 二轮问询已回复 | 2020.7.23 | 3月8日辅导备案 | 未知 |
鸿铭股份 | 四轮问询已回复 | 2021.1.19 | 3月1日辅导备案 | 未知 |
兴嘉生物 | 已回复意见落实函 | 2020.11.26 | 2月25日辅导备案 | 未知 |
中科晶上 | 首轮问询已回复 | 2021.1.21 | 2月7日签订辅导协议 | 创业板 |
天士生物 | 首轮问询已回复 | 2021.1.8 | 1月9日辅导备案 | 科创板 |
数据来源:上交所、证监会 | ||||
图表制作:资本邦 |
28家企业科创板IPO“折戟”
今年以来共计28家企业科创板IPO“折戟”,大部分企业因主动撤回IPO申请而终止审核。综合来看,除了上会被否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因主动撤回IPO申请而终止审核。
以今年首例科创板终止审核的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21年1月6日,天士力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二),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铭股份”)则是在上会前夕撤回,其原定于2021年1月21日上会接受审核,在上会前一天(1月20日),鸿铭股份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撤销保荐,根据相关规则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审核。上市委审议会议取消审议鸿铭股份发行上市申请。
与鸿铭股份类似的还有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同样选择在上会前夕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上会前夕撤回或许不稀奇,选择通过审核撤回则比较少见,尚沃医疗则是在通过科创板IPO审核选择撤回申请。
尚沃医疗的科创板IPO申请于2020年4月24日获上交所受理,5月21日获问询,2020年9月29日,尚沃医疗的科创板IPO申请成功过会。2021年2月26日,中信证券向交易所撤回申请文件,上交所终止对其科创板上市审核。
据此前报道,2021年1月27日,上交所曾因在IPO申请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披露不规范情形,对尚沃医疗及其保荐代表人予以监管警示。
也有分析称或因躲避抽查撤回IPO申请。
2021年2月9日,柔宇科技和保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和《关于撤回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柔宇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据了解,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21年1月31日组织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第二十八次抽签仪式,参与抽签的公司为2021年1月30日前受理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共计407家。
经监管部门代表、自律组织代表、行业代表和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中证协共抽到20家公司进行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其中包括柔宇科技。
撤单企业整装再出发
近期,撤单成潮暴露企业“带病闯关”、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被监管层密切关注。
监管层表态称,最近,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了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现象,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
不过,另一方面仍有一些科创板撤单企业选择整装再出发。
今年以来共计7家科创板终止企业再次接受上市辅导再出发,除了4家企业未明确上市辅导板块,中科晶上、森泰股份2家企业将板块转投创业板,天士生物仍将上市板块定位科创板。
以最近接受上市辅导的森泰股份为例来看,其在上会前夕撤回IPO申请。
森泰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新型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和应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森泰股份此前披露的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森泰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4.41亿元、5.34亿元、2.8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83.24万元、2,115.66万元、5,141.83万元、4,168.54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交所对森泰股份的第三轮问询中,上交所关注其科创属性、实际控制人、境外销售、质量等7大问题。据问询函,根据招股说明书及问询回复,森泰股份选择的科创指标依据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五条之“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根据《暂行规定》第五条,具备相关情形,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发行人,支持鼓励其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上交所要求森泰股份说明公司半数以上发明专利对应产品非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是否符合《暂行规定》第5条的相关要求。
市场不禁质疑,森泰股份是否无法回答监管层关注的问题,科创属性被质疑是否是其选择在上会前夕撤回科创板IPO申请的原因,此次选择创业板又如何呢?
当然也有企业科创板撤回申请后因科创板属性与自身定位符合,仍将眼光瞄准科创板。
天士生物在科创板终止不足一个月再次备战科创板IPO,其于2021年1月8日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并于1月9日进行辅导备案。
天士生物是一家拥有完整研产销一体化平台的创新型生物药企业,公司业务围绕生物药全生命周期展开,覆盖药物发现、产品开发及临床研究、商业化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