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银行股2021年投资策略:苦尽甘来
类别:行业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双 日期:2020-12-28
核心观点:看多银行板块,2021 年银行板块估值预计将修复至1XPB 左右。
核心逻辑:海内外经济呈现渐进式复苏状态,将驱动银行景气周期上行,叠加当前银行股低估值、机构低仓位,明确看多银行股。
1) 宏观层面:国内与国外经济修复共振。
①低利率环境+疫苗研发进展顺利,为宏观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②当前海外经济需求恢复快于供给,而国内经济在逆周期政策调节的背景下,投资活动加快,企业生产旺盛,但受收入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活动相对偏弱,在疫苗投入生产使用后,海内外经济将有望形成供需两旺的格局;③当前制造业与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已经明显好转;金融让利实体给企业明显减负并修复企业盈利能力;低库存+持续复苏的需求驱动企业增加投资,信心回升。我们预计随着国内外需求进一步复苏,2021 年制造业将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届时银行股将迎来较好的投资环境。
2) 货币环境温和偏中性。经测算,预计2021 年M2 增速为9.6%,社融增速为12%,均较2020 年下降1.4pc 左右;预计2021 年新增社融34.2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0.9 万亿元。银行业将充分受益于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
3) 银行基本面:景气周期向上,类似2017 年。
①净息差触底回升。2021 年贷款重定价对息差的负面影响是一次性的,幅度大约4bp。在重定价之后,银行息差回升的主要逻辑在于零售信贷占比回升、贷款利率上行、负债成本趋稳。
②中收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信用卡业务有望回暖。银行中间业务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宏观经济,而是与经济走势、监管政策、资本市场波动高度挂钩。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银行中收增速进一步下滑。展望2021 年,随着海内外经济复苏,银行中收增速也将有所回升,同时消费活跃也会带动银行卡业务收入增速回暖。
③资产质量出现向好的拐点。优质银行三季报的不良生成形势好于预期,资产质量指标边际改善,已经出现拐点;展望全银行业,本轮坏账暴露周期将接近顶峰,并且当前银行业资产质量认定更加严格、更加真实。即便考虑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我们认为后续银行的不良生成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
按照央行对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进行推算,考虑不良贷款处置之后,明后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将明显减轻,并且当前经济修复进展好于央行在轻度冲击的假设,明年信用成本有望稳中有降,驱动银行利润增速回升。
个股建议精选行业龙头,推荐“招宁平常兴”组合。可沿着以下三条主线进行投资:
1) 资产质量率先改善、零售业务恢复、商业模式突出的零售型银行,推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2) 受益于经济修复、制造业复苏的银行,推荐兴业银行。
3) 蕴含悲观预期,但2021 年基本面有望改善的小微银行,推荐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突发事件导致经济复苏进程受阻;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宏观政策持续大幅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