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个股掘金 - 正文

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证券之星 2020-02-06 14:26: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大立科技(002214)重大事件快评:军用红外技术助力抗疫情 军民用市场前景可期

类别:公司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骆志伟日期:2020-02-04

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闻称,在1 月29 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组织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 家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生产企业尽快向疫区供货。

国信军工观点: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大立科技作为军用红外设备生产企业由于其先天技术优势,应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向疫区供应自动外热成像测温仪,说明其技术能力受到国家认可。虽然此类设备是企业先于军用红外探测器发展的,但后来大力发展的军用红外探测器等技术对此类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产生了巨大作用。红外设备是军转民的一个主流方向,此次疫情期间军用红外设备厂家向公共交通安全等机构供应红外设备,军用技术凭借本身的技术领先性即将迎来在民用市场爆发的时刻。公司科研生产能力可以满足高科技武器装备研制需要,从技术及认可度两方面均受到下游客户及军方的认可,军用产品将受益于军队相关改革完成后全军武器装备升级的加速,民用检测产品在此次疫情中的成功应用有利于其继续开拓相关民品市场。预计19-21 年归母净利润1.36/2.65/2.88 亿元,对应EPS 为0.30/0.58/0.63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53.3/27.3/25.1x,给予首次评级为“买入”评级。

评论:

军用红外探测器技术用于热成像测温仪,显著提高了其探测精度及识别准确率

军用红外探测器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导弹导引头、战机战车战舰等各类平台的近距离红外探测设备及瞄具,在军用领域的应用及其广泛,是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发展的技术。我国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开始研究此类技术,在21 世纪初期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尤其是在新型反坦克导弹导引头、空对地导弹的末端识别、空对空格斗弹方面率先应用,应用了红外探测技术的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的特点,但是其射程较近,一般不超过20 公里。对于战机、战车、舰艇等平台类装备而言,红外探测器的应用主要在其夜视通道、观瞄设备等。相比于雷达,红外探测器具备抗电子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但老式的红外探测器抗光学干扰能力差,尤其是容易被热焰弹干扰。因此,新型红外探测器均采用凝视焦平面阵体制,可以准确识别目标的轮廓、温度及背景差异,传统的红外干烧弹对其基本无效,是该类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

军用红外探测器要求的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特性,特别符合大范围筛查红外测温设备在此次疫情中的工作环境。公司的红外测温设备与老设备相比,对其传感器进行了升级,应用传感器规格与军用产品相同,军用传感器在民用设备上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筛查精度和反应速度。自动红外测温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此次疫情发生后,在公共安全和医院等领域应用呈明显上升趋势,该领域也是红外测温设备应用的新兴市场。红外测温设备的高精度核心器件自军用导引头和探测器等技术转化而来,是军用技术打开民用市场的开端。

公司红外技术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看好其在军民用市场的发展前景

公司的非制冷式红外传感器广发应用于军用各类平台武器,并顺利对相关院所和企业进行配套,获得了军方使用部门的认可。十三五期间即将结束,军队为完成其武器装备换装计划,在五年计划的末期有集中加速采购的习惯,公司将受益于红外制导的各类武器装备和探测设备在军队的大量应用。在即将迎来的十四五期间,为达到建军目标的要求,且相关改革在十三五期间均已完成,军队的装备升级速度预计会快于十四五期间。

公司的民用红外探测产品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已经较广,此次疫情将使得公共安全及卫生部门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迅速提升,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面临补库存的需求。公司已经发布相关公告表示民用红外探测产品的产能充足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军用产品已处于高速增长期,疫情相关设备的突发需求使得业绩增长高于传统年份

根据公司公告,其主营业务分为红外热成像仪及其他业务两项。其中,红外热成像仪产品在2019 年中期报告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5.26%,其他产品占比为3.84%,如果不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等情况,该占比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在2018 年由于红外热像仪产品的高增速带来了公司总体收入和业绩的高速增长,收入增速为40.46%,净利润增速为81.95%。根据公司公告,在2018 年军用红外探测器市场的打开,军用产品自身的高利率属性使得公司的业绩产生了81%的增长,明显高于收入增速。也是在这一年公司的焦平面阵产品完成了相应的研发。因此,2018 年是公司军品开始贡献业绩的一年。

在我们给予的盈利预测中,2019 年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军用红外探测器陆续中标并且进入了量产阶段,营业收入增速为36%,绝对金额为5.76 亿元,净利润增速为147.4%,金额为1.36 亿元。给予高增速的原因是军用红外夜视设备在十三五末期进入了大量采购期。公司在2019 年3 月公告了两份军品订货合同,其中一份金额为8305 万元,另一份为4466 万元,两份合同总金额为1.28 亿元。公司在2019 年中报中的营业收入增速达到了60.62%,净利润增速达到了181.68%。2019 年7 月公司又中标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院某厂某型红外夜瞄项目,进一步支撑了我们给予的盈利预测。新中标的军品主要是新型红外设备,新型军品的净利率水平一般会高于老型号的军品也必然显著高于民品。上半年交付以传统民用产品为主,下半年交付以老型号军品为主,且2019 年下半年除7 月外无新中标信息公告,因此在2019 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下滑至32.96%,但净利润增速依然高达180.62%,到了四季度,公司军品交付已进入收尾阶段,民品交付占比提升,因此收入增速略微上行,但净利润增速下调。因此给予公司2019 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速为36%,净利润的增速为147.4%。

关于2020 年的盈利预测,我们给予收入增速达到92%,金额为11.06 亿元,净利润增速达到95%,金额为2.65 亿元。由于2020 年年初突发疫情带来了自动红外温度检测仪等产品的极高速增长,因此拆分为红外设备和疫情期间相关部门紧急增订的红外设备两项进行解释。在原有红外设备领域,今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军队为完成相应的采购计划,会发生突击花钱等行为,使得军品订货依然会增长,受益于此,与疫情不相关的红外产品的营业收入预计为6.8 亿元,增速为18%,贡献净利润预计为1.9 亿元,同比增速为39.7%,在此部分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亦是因为军品增速高于其他民品。

由于2020 年年初突发疫情,工信部已公布新闻对公司的红外测温设备进行紧急采购以支援疫区,公司也已发布公告表示产能可以满足对抗疫情的相关需求,并且此次疫情也将提升全社会对该类设备的需求,这些需求是以前没有的突发的新增需求。预计该类设备将产生约为4.26 亿元的营业收入,预计产生净利润约为0.75 亿元,该部分的净利率水平显著低于以军品为主的传统业务,但由于突发的大量采购使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产生了大量增长。

以上的两部分是我们给予该公司2020 年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到2021 年,由于军队改革的完成使得军品增长速度得以提高,预计十四五初期的订货量依然会保持增长,军品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依然比较突出。防疫用红外测温仪产品的销售方面,虽然没有2020 年年初疫情的突发事件,但由于疫情导致的社会相关部门防疫意识的提高及安检的加强,该类设备的采购量依然会比较可观,但总体采购量相比于2020 年将会减少。总体来看军品的高速增长可以抵消一部分测温仪设备下滑的影响,因此收入增速会明显下行,预计为15%。军品采购量的提升可能会导致军品总体净利率水平出现小幅下行,但军品净利率依然远高于民品,因此净利润依然可以保持增长态势,预计为8.8%。

我国军用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军转民市场前景可期

从军工全行业的角度讲。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整体上军转民市场发展的并不充分,其主要原因是在当时我国的军用技术水平尚处于追赶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在传统的军转民领域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在21 世纪初期的军转民技术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和材料领域,而这些军用技术西方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研究,在我国的国防科工系统将这些技术应用与国内武器装备前,西方的军转民技术企业就已经占领了我国的设备市场,因此我国自己技术的军转民市场在之前发展并不充分。但是现在,我国在诸多军用设备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自身就可以完成这些设备的全产业链供应,并且本土设备厂商在设备性能和价格方面均可以做到优于国外相关产品。因此,军用技术的发展为高新技术开拓民用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军转民市场将为军工企业长期健康高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投资建议:

大立科技上市公司科研生产能力可以满足高科技武器装备研制需要,从技术及认可度两方面均受到下游客户及军方的认可,军用产品将受益于军队相关改革完成后全军武器装备升级的加速,民用检测产品在此次疫情中的成功应用有利于其继续开拓相关民品市场。预计19-21 年归母净利润1.36/2.65/2.88 亿元,对应EPS 为0.30/0.58/0.63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53.3/27.3/25.1x,给予首次评级为“买入”评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立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