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向预期催化 “七翻身”悄然而至
沪指周二高开高走,收盘大涨1.61%,日K线三连阳,一举收复2900点整数关口,收报2905.56点。市场成交量继续放大,两市合计成交4928亿元。行业板块全线上扬,基建板块掀起涨停潮。业内机构认为,近期宏观政策预期出现改善信号,有助于市场情绪回暖,促使市场预期逐步回归正常化。金融、周期以及中小市值个股有望在反弹过程中率先崛起,但消费与先进制造领域个股的反弹持续性更强。
里昂年初“风水”报告准确度惊人 称三季度将回归涨势
香港人很讲究风水,每年春节前后,里昂证券(CLSA)都会发布金融界“每年一卦”的港股风水报告。如今时间过半,再重新翻开年初的这份报告,再对比港股(可以映射A股)的走势,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据统计,从2月15日春节至今,风水报告的预测几乎和恒指实际走势一模一样!风水报告说,恒指2018年大体呈现“高低高”V字型走势,将有绝妙开局,不过3月会跌一跤,跌势将延续到夏季,到了7月见底。
里昂年初发的这份报告连每一个季度的涨跌方向和上涨板块都没落下,统统都给算了一卦。以下是分析师苏敬培的预测:第一季度“鸡犬升天”,医疗卫生、消费和造纸表现出色;第二季度恒指将向下调整,7月见底;第三季度恒指回归涨势;第四季度恒指将破顶,徘徊于高位。2018年最终将为正增长。
板块方面,里昂这位“港股风水先生”是这么预测的:医药股、消费股和造纸股是2018年的首选。电信股、科技股和公共事业股表现也不错,越到冬季表现越好。博彩股和交通运输股要等到10月才转运。房地产、建筑和煤炭板块从10月至次年1月会爆发。但银行股和金融股比较看淡,表现不如过去两年。汽车股和机械股将跑输大市。
“七翻身”悄然而至 政策转向预期是催化剂
广发证券(000776,股吧)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博士认为,政策变化是一个连续过程,2018年二季度以来,宏观条件已然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一阶段:3月下旬起,贸易摩擦升温,外需和增长不确定性加大。第二阶段:4月下旬起,汇率升值转贬值,内外均衡再度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三阶段:5月上旬起,信用债分化,金融市场“二元化”迹象变得显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凸显。
政策变化同样是一个连续过程。与宏观条件的变化对应,政策的变化亦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去杠杆到稳内需:4月下旬政治局会议首提“持续扩大内需”;强调货币政策要“注重引导预期”。第二阶段货币政策信号出现:6月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至AA级债券;央行指出“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冲击的影响,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国务院常务会议改流动性定调为“合理充裕”。降准和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出现。第三阶段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信号出现:7月央行或指导银行增配低等级信用债;银保监会指出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民营和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发改委等六部门合力推进债转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地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郭磊估计还有第四阶段:在消费、农村、新产业投资等领域会有一系列“扩内需”的措施出来。
据分析,房地产不放、金融杠杆不放,就不会完全类似2015年。有观点担心政策如果“放水”,经济结构会快速恶化,从而导致收的压力又会快速形成。从目前来看,这种担心并不必要:第一,这一轮没有放开地产,而且估计也不会放开,直至长效机制形成。房地产政策方向没变。估计2019年棚改及其货币化可能会有收缩;作为财税体系改革重头戏之一,房产税草案明年也有出台可能。保障性住房建设明年可能会加码。目前的限购可能会逐渐和“供给端保障房+需求端房产税”代表的长效机制无缝衔接,不太可能再走回头路。第二,这一轮仍处于金融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金融杠杆不太可能上升。2015年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金融市场加杠杆有过度迹象。本轮金融政策依然偏紧,政策对杠杆警惕,资管新规仍在落地过程中,金融杠杆不太可能普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