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兼并重组步伐将提速 概念股有望再炒作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今年又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同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
国资委9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国资国企改革有关进展情况。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明年将继续加快央企兼并重组步伐,央企数量有望从目前102家继续减少至百家以内。他强调,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不是简单地减少户数,也不是单纯地做大规模,而是旨在内强企业素质、外优市场表现,旨在行业产业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旨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张喜武表示,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今年又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同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
据介绍,目前,功能界定分类基本完成,定量复核后近期即可公布,与之相配套的分类考核方案已经制定。明年将是国企改革见效年,为了推进改革细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国资委正在积极研究和制定明年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目前最新进展是实施方案依旧在制定过程中,国资委初步的想法是在2017年上半年召开央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
张喜武表示,“十项改革试点”全面铺开。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直接组织开展“十项改革试点”,国资委承担的8项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在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方面,已确定了10家试点的中央企业三级子企业名单。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增点扩面,新增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在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两类公司”试点企业合计已达10家。兼并重组试点重在推进深度融合,在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原6家企业重组后组建的3家企业进行试点。董事会建设方面3项试点进一步深化,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进一步扩大,将在宝武集团、国投和中广核集团开展,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将在国投等中央企业的二级企业开展。信息公开试点已在国家电投、南航集团、中国建筑、中粮集团4家企业开展。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方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由试点转为在全国全面推开。
张喜武指出,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作不是一般性的重组整合,不是简单翻牌更名,也不是叠床架屋。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需要改组为投资运营公司,也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必须装入投资运营公司。重点是要动真碰硬、真改深改,在改体制、改机制、改模式上下功夫。
对于央企重组,张喜武表示,在去年完成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动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5对10户中央企业进行重组,目前中央企业户数已调整至102户。中央企业重组有力应对了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产业大调整的严峻挑战。央企正沿三条路径推进重组,一是瞄准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重组;二是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重组;三是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效率推进重组。
央企改革:整合加速 混改破冰
在降杠杆取代去库存及去产能成为中央供给侧改革下一阶段主要任务,也将是驱动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核心变量。降杠杆的两种主要方式—重组整合及债转股分别直指央企整合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故国企改革有望成为市场核心主线之一。
建筑类央企或是下一个央企整合的风口
建筑类央企或是下一个央企整合的风口。这其中央企整合是国企改革中优先推动、阻力最小的方向:
第一,建筑类央企兼具央企整合的两大逻辑,即过剩产能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逻辑及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一带一路逻辑,同时,行业突出的杠杆率也意味着其是降杠杆优先发力的领域;
第二,建筑类央企集中的铁路、路桥、水利等子板块,当前PE分别处于过去十年板块整体估值的下沿附近,而EPS则处于过去十年的上沿附近,是名副其实的估值洼地。我们认为,随着地产调控下,基建托底预期的进一步加剧,建筑类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性回升,上述板块估值修复是大概率事件。而央企整合则是点燃上述逻辑的强催化。
第三,从资本市场投资主线看,当前市场主线仍然是地产调控下,基建发力托底经济预期的进一步强化,而这其中能够与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最新动向相结合的点将是具备爆发力的强主题。
关注中字头建筑股重组及国企混改两条线索下的投资机会。
1)中字头建筑股重组:海外业务占比高,旗下业务梳理清晰,且协同性强的中字头央企建筑股,将显著受益于央企重组进程的加速推进,重点关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
2)国企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是除资产重组外,国企改革另一条主线。预计在顶层政策国改强力推动下,预期也将逐渐升温,重点关注:葛洲坝、安徽水利等。
掘金央企改革的另一大线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除了央企整合做大做强这一条主线外,央企改革的另一条主线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央企整合相比,混合所有制改革由于涉及到强化党的领导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两大红线,市场对此预期一直较低。然而,我们认为:
第一,政策上看,《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的推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1+N方案已全部落地。相关政策红线、改革范围、力度等均已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全面落地的实质性阶段;
第二,从瓶颈上看,我们一直强调,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是解决国企管理层改革内在动力,即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的关键所在。而员工持股试点意见中,尽管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整体而言,对于骨干持股的肯定,意味着员工持股乃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前紧箍咒已得到逐步释放;
第三,资本市场角度看,中国联通混改方案将成为央企改革主题新龙头。从资本市场角度出发,历来主题投资需要诞生龙头以吸引资金持续关注,并产生后续演绎的逻辑主线。去年以来,国企改革主题实际上是由南北车作为龙头引爆并贯穿始终的。本次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的酝酿,若如市场预期的一样,引入BAT等互联网巨头作为战略投资者,则或将成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新的龙头。
按图索骥布局央企混改投资线索
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鹤召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明确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六大重点行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强调允许乃至引入更多的非公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同时,我们认为,该专题会本身也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投资主线,依据联通集团出席座谈会后,中国联通对于联通集团正在进行混改公告的肯定,我们认为,本次专题会的六大集团——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将是央企混改首批重点推进的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首批央企试点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
中国联通、文山电力(南方电网唯一上市公司)、中国核建、东方航空、中国船舶、广船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