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改革料提速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6-08-24 08:24: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业内人士建议

促进做市交易活跃

中国国际科促会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员布娜新23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三板做市商之所以无法拿出“洪荒之力”来做市,与做市商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存在密切关系。未来做市商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推进,需要在促进做市交易活跃方面作出相应制度安排。

做市商动力不足

中国证券报:对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实施两年来的效果有何评价?

布娜新: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股票只有两种交易方式。除了做市转让外,在协议转让这种方式下,有些交易并不能称之为市场交易行为。因此,除去非市场的交易行为,竞争型做市商这种市场交易行为仅在累计成交额方面就托起了市场一半的交易额,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做市商制度实施两年来,我们也看到该制度的效果有些难尽如人意。近来,协议转做市的公司数量逐渐萎缩,由一开始每周几十家,缩减至现在每周不到十家,这其实是市场在“用脚投票”。

中国证券报:做市商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

布娜新:我认为并不对等。首先,关于“做市商”的定位,做市商制度原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做市商这些“专家”来为公司定价,有了价格才有交易,价格形成是活跃流动性的第一步。做市商交易的动力来源于交易费用。当然,这笔费用对于做市商是收入,而对于交易对手来说是成本。交易费用虽是动力源,但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企业成本。目前,新三板做市商需在二级市场上以不超过5%的买卖价差报出价格,投资者根据其报价进行下单,从而实现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但现实的状况是,买卖价差都接近5%(规定上线),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成本偏高,没有动力交易。

此外,做市库存股的成本方面,中外差异非常大。NASDAQ做市商通过IPO的方式获取做市库存股,成本接近股票市价,通过不断做市,做市商可以赚取7%左右的手续费;而新三板的做市商通过定增等手段获取做市库存股,成本仅有股票市场的40%-50%,强势的做市商甚至可以拿到更低成本的做市库存股。因此,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做市商也是趋利的,股票价差收益已经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谁会在乎做市手续费那点蝇头小利?做市商本身提供做市服务的动力就严重不足。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做市商资金实力确实不足。在做市交易的前提下,不少大户却感觉交易起来费劲。比如,公司股东想一次性卖出一批股票,结果做市商却跑出来说:“盘子太大,没能力接啊!”于是交易就搁浅了。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制度——大宗交易制度。

再从监管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美国NASDAQ市场对于做市商的准入制度、退出制度、做市权利和义务都有详尽规定,做市商违规成本很高。反观新三板,相关规定不完善,尤其是做市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很模糊,实际操作拼的是“牌照”而非“服务”,必然导致动力不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动力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