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石墨烯碳纤维行业投资策略
受益成本下降及应用多点开花,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已至黎明。近年来,随着石墨烯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其成本已经下降至2011 年的十分之一(约200 元/公斤),良率和一致性也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下游应用多点开花,石墨烯在储能材料、传感器、触控器件、导电油墨浆料、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处于大规模放量在即。其中石墨烯在部分产品上已实现销售并盈利,如锂电池导电浆料、导热膜、复合材料、柔性显示等多个石墨烯前沿应用将率先突破。
杀手级应用放量在即,百亿市场空间可期。目前,石墨烯在储能材料如导电剂、柔性显示领域已实现批量生产,如青岛昊鑫石墨烯导电剂,主要用于3C 及动力电池领域,有利于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充电速度。二维碳素开发的石墨烯薄膜在柔性触摸屏已规模化应用且在15 年就产生上千万元收入。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要求,2020 年石墨烯需要形成百亿产业规模,2025 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碳纤维千亿市场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进口替代空间广阔。2013 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空间已接近千亿,随着碳纤维以及复合材料制造的成本下降,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将更为广泛。根据我们测算,未来3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仍将保持17%的复合增速。与此同时,国内近15000 吨/年的碳纤维需求市场对外依赖度高达八成,进口替代空间十分广阔。
厚积薄发,国内高性能碳材料有望迎来“黄金五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国家政策的倾斜,我国高性能碳材料在技术上都有了长足进步。新兴材料石墨烯在防腐涂料、触控屏、散热、储能等领域均有批量应用,处于产业化突破的前夜;而碳纤维领域,国内先后突破了T700 和T800 级别碳纤维的量产,一批名营企业(康得新、恒神等)近一年来通过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的方式纷纷建设了高等级碳纤维产线,随着产能逐步投放,进口替代指日可待!
石墨烯领域重点推荐中泰化学、德尔未来、道氏技,碳纤维领域重点推荐楚江新材、中航高科、康得新。投资标的上我们推荐主业有业绩,石墨烯业务有转化为商业化应用可能性的公司。重点推荐中泰化学(受益于行业景气复苏提供业绩支撑,厦门凯钠石墨烯逐步放量)、德尔未来(主业家居业务稳健增长,并购国内两大石墨烯优质标的提供业绩和估值双重弹性)、道氏技术(国内陶瓷墨水龙头,收购青岛昊鑫切入石墨烯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碳纤维领域我们更看好技术有壁垒兼具渠道优势的公司,重点推荐楚江新材(国内碳纤维热工设备龙头企业)、中航高科(转型航空新材料,有望成为中航工业新材料整合平台)、康得新(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世界级生态)。(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