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杭钢股份预亏超10亿 98.5%员工被分流下岗

来源:大众证券报 2016-01-29 16:02: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正值股市风雨飘摇之际,1月29日,杭钢股份发布业绩预亏公告:2015年净利润预亏约10.6亿元。

亏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低迷;二是杭钢半山钢铁生产基地2015年底前关停。

近一年前的2015年3月31日,停牌三个多月的杭钢股份公告,拟与杭钢集团等交易对方进行资产置换,半山钢铁基地的产能将置出上市公司,置入宁波钢铁及环保、再生资源等业务。其中置出资产作价合计约24亿元,置入资产的作价合计约92亿元。

杭钢集团原有杭钢股份65.07%股份,重组后持股比例降为50.25%。

宁波钢铁原大股东宝钢集团将持有19.70%股份,成为杭钢股份第二大股东。

PE机构天堂硅谷久融投资持股4.64%,为第三大股东。

重组后,杭钢股份的核心资产,将变为宁波钢铁。真正意义上的杭钢,将以全线停产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5年10月24日,杭钢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钢铁生产线停产的议案》,决定在2015年底实施停产,涉及公司下属炼铁厂、转炉炼钢厂、中型轧钢厂、热轧带钢厂、焦化厂以及控股子公司杭州钢铁厂小型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钢高速线材有限公司、浙江杭钢动力有限公司等钢铁生产体系。

12月23日上午8时许,杭钢炼铁厂2号高炉铁水放尽,半山钢铁生产线自此全部关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承载了几代人青春记忆的杭州半山钢铁基地,正式终结自己的历史,成为一个工业遗址。

杭钢是1950年代全国大炼钢铁运动的产物。与许多大而全的国有企业一样,除主业钢铁外,杭钢还有庞大的非钢产业。

包括杭钢置业集团,开发业务遍布长江三角洲10多个城市;

杭钢旅业集团,由厦门喜来登大酒店等5家不同档次的酒店组成,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

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浙江富春紫光环保有限公司和浙江新世纪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教育产业,主要包括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矿山产业,主要包括浙江省遂昌金矿、富阳三江石灰矿和安徽霍邱铁矿;

科研设计产业,主要是浙江省冶金研究院和浙江省工业设计院。

杭州市环保部门数据显示,杭钢集团半山基地一年需要用120万吨原料煤,关停后,一年将减排二氧化硫7000吨、氮氧化物3400吨、烟尘3000吨。

作为污染大户,如果让杭州市民投票杭钢的去留,赞成票应该超过99.99%。但了解国情的人都知道,要让一个庞然大物停产或搬迁,阻力重重,哪怕它一年亏损10亿。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当地方利益集团遭遇国家战略,比如G20。

再回到杭钢重组进程。

2015年12月30日,宁波钢铁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并通过宁钢股权转让方案,杭钢集团、宝钢集团、宁波开发投资集团、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将各自持有的宁钢股权转让给杭钢股份。从2016年1月1日起,宁钢成为杭钢股份投资的一人有限公司。

2016年1月23日,杭钢股份发布公告,对重大资产置换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本次资产重组置入资产宁波钢铁、浙江富春紫光环保、浙江新世纪再生资源开发、浙江德清杭钢富春再生科技已完成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成为杭钢股份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截至公告日,公司全部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除网络交换设备外)、所有负债(除应交税费外),均已移交由杭钢集团。

最值得关注的是职工安置问题。

2015年12月28日,杭钢集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半山钢铁基地转型升级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确定2015年12月31日为分流安置基准日。公司本级在册员工4767人中与本次置出资产相关的需分流安置员工4696人。截至目前,分流安置渠道员工选择签结率100%。涉及员工分流安置相关的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等手续正在陆续办理之中。涉及员工分流安置的各项经济补偿金、奖励、就业补助等均根据分流安置渠道手续办结进展陆续发放到位。

根据公告,杭钢股份本级在册员工4767人,分流4696人,分流比例高达98.5%,仅有71人未分流。分流意味着下岗(在行业大萧条下,能转岗的少之又少),据说杭钢大部分员工,都选择买断工龄,下岗再就业。

杭钢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姜增平说,杭钢分流安置规模之大在浙江省国企中绝无仅有。在150天内,杭钢清退了3000多名劳务派遣工,分流安置了近9000名正式工。除了几位等待工伤鉴定后再确定分流通道的职工,其他所有钢铁业的分流职工已分流安置完毕。

别了,杭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杭钢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