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场非理性下跌影响,徐工机械管理层迅速维稳股价,向广大股东传递信心。
据了解,此次维稳行动中,公司大股东徐工有限将增持公司股票超过3亿元(含3亿元);公司董监高及核心骨干已通过认购了申万宏源宝鼎众盈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投资公司股票,该计划总规模为2.77亿元,主要投资于徐工机械股票。目前,“1号计划”已完成建仓,建仓均价为15.2元/股。上述人员承诺未来6个月内不减持登记在其本人名下的公司股票。此外,徐工机械正在筹划回购公司股份事项,进一步维护公司股东利益。
事实上,作为一流的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市场对徐工机械的潜在价值并不陌生;但由于此次市场非理性下跌一度造成投资者的信心流失,有投资者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对此,公司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一是具有远见卓识且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公司管理层平均具有30年行业管理经验,对行业发展具有深刻的认知和前瞻性思考。
二是拥有市场认可的品牌,诚信共赢的企业文化。徐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程机械品牌之一,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公司也是首家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与国外市场,徐工品牌拥有广泛的品牌认可度。无论是对待公司股东还是公司的客户、供应商,都坚持诚信共赢,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口碑。
三是拥有完善的产品系列,产品结构均衡。徐工机械拥有近500种产品,从零部件到主机都能自主专业化生产,种类齐全,结构均衡。可以为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对行业波动的防御性相较好。
四是拥有引领行业的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公司累计掌握的核心技术超百项,获得授权有效专利超千项;公司拥有引领行业的技术优势,多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机械研发机构,有技术实力强大的科研开发队伍。
五是拥有完善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在国内,公司已拥有了由自营办事处及经销商组成的广泛的分销及服务网络;在国外,公司的海外销售网络包括海外第三方经销商和服务中心,产品销往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
分析人士认为,徐工机械目前属于环境积极向好,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控股股东徐工集团全球化的战略,徐工机械的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资料显示,从2010年起,徐工就已加快了对外投资的步伐,目前在研发机构、销售网络、产业基地布局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在欧洲、美国、巴西和国内的上海、南京等地,徐工建有研发中心;在德国、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徐工建设了生产基地。
有数据表明,徐工机械是工程机械行业中海外战略执行较早的公司,2014年出口收入占比近13.5%。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徐工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48个国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76.1%;渠道覆盖了42个国家,一级经销网点达到80个;拥有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波兰、哈萨克斯坦4个合资和组装工厂、16个办事处、300多个服务网点和155个备件网点。
除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市场空间外,徐工机械的机遇还有国企改革。其实,“1号”计划就是改革的一部分,徐工机械此前解释称,为适应“新常态”下工程机械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巩固徐工集团发展优势,打造命运共同体,按照合法合规、自愿参与、盈亏自负的原则,徐工集团组织核心骨干认购资管计划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统一。
在资产注入方面,徐工机械2014年12月中旬发布公告,公司于12月15日与徐工有限签订协议,以现金出资9.7亿元购买徐工有限持有的徐工基础100%股权、徐州派特50%股权、徐州赫思曼50%股权和徐州美驰车桥40%股权。有观点认为,本次收购的资产可谓物美价廉,有望成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而在本轮市场非理性下跌后,徐工机械的核心价值、成长性会进一步凸显。根据最新消息,有关徐工机械与集团公司的资产整合事项正在讨论中,确认后公司将及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