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的抛售潮正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持续上演。
29日,沪市大宗交易公开数据显示,海南航空发生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5000万股,金额2.87亿元,每股售价5.73元,较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折让2%。
卖出席位全部出自机构专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为接盘主力,买入2050万股;其余股份为银河证券长沙芙蓉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延平路营业部以及华泰证券武汉友谊大道营业部接走1000万股左右。
这已非海南航空首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事实上,自4月23日以来,公司就频繁上榜,四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8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5%,涉及金额超过17亿元,且卖出方同样全部出自机构专用席位。
尽管该股东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实施减持,但从其特殊的交易席位或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公司一季度报显示,持股超过2.89亿股的机构投资者只有两家,一是中海信托、二是天津信托,持股数分别为5.9亿股、3.4亿股。查阅公开信息,上述两家信托早于3年前便通过定向增发入股海南航空,且初始成本为4.07元,除权后拉低至2元。即便成本如此低廉,若非这一轮牛市,定增股东也难以全身而退。数据显示,在定增增发解禁后的一年里,海南航空的股价长期维持在2元以下,最低触及1.62元,如果算上3年的资金成本,定增股东的亏损更为严重。所幸的是,去年下半年,A股市场全面回暖,加之油价下跌,航空公司成本大幅削减,在盈利及牛市的共同作用之下, 海南航空的股价迎来了一波接一波的上涨行情。截止4月29日,公司股价收报5.85元,较最低点上涨360%。定增股东在收回成本之余,也斩获丰厚收益,兑现浮盈也属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自大宗交易减持发生以来,海南航空二级市场并未出现接盘方争先抛售而造成股价放量下跌的惨烈局面。然而,巨量股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集中流出,仍对市场情绪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海南航空近期股价走弱,且连续失守五日均线和十日均线,日线排成三连阴。
近期海南航空趁着牛市的东风,启动了新一轮定增计划,拟以3.64元每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65.934亿股,募资不超过240亿元,用于购买飞机等。引进飞机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将厚增公司的收益。海南航空预计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新引进飞机将为公司增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86亿元、33.15亿元、20.34亿元、23.86亿元。即在引进37架飞机后,预计每年为公司增加的营业收入合计97.21亿元,占海南航空2014年营业收入的27%,这或是海南航空近期股价未现大跌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