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南亚新材(688519)报收于63.18元,较上周的63.1元上涨0.13%。本周,南亚新材11月20日盘中最高价报69.23元。11月21日盘中最低价报62.02元。南亚新材当前最新总市值148.33亿元,在元件板块市值排名20/57,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223/5167。
11月19日南亚新材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2928.44万元。
11月18日南亚新材出现2615.2万元大宗交易。
2025年11月19日,公司董事包秀银减持44.75万股,占总股本0.1906%,当日股价收盘报66.44元,变动期间股价上涨0.09%。
2025年11月18日,公司董事包秀银减持40.0万股,占总股本0.1704%,当日股价收盘报66.38元,变动期间股价上涨4.04%。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上海嘉定、江西吉安、江苏海门、泰国巴真布局生产基地。上海N1-N2工厂已停产,N3工厂设计月产能80-90万张(含1条试验线)。江西N4工厂设计月产能约100万张,已达产;N5工厂设计月产能约120万张,已达产;N6工厂设计月产能120万张,截至2025年已全部投入生产,部分产线处于爬坡阶段。到今年年底公司整体月产能将近400万张。江苏生产基地首个年产360万平米高端IC封装材料智能工厂正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年底前建成投产。泰国生产基地已完成购地及地契办理,将视市场与地缘形势推进投建。目前公司整体稼动率约九成。
近期主要原材料如铜材与玻布价格普遍上涨,公司依托稳定供应链保障供应,并启动灵活调价机制,对不同客户实施差异化涨价策略,传导成本压力。
公司高速产品自前年四季度起量显著,今年整体营收较去年有望翻番。高阶高速产品方面,以M9为代表的新一代产品技术状态稳定,正积极推进海内外多家客户认证。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良好,具体经营情况请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公司明年较2025年平均月新增设计产能约50-60万张,主要来自江西N6工厂3条新产线完成爬坡。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已成立海外技术推广和支持团队,高速产品已进入多家客户设计或认证导入阶段。
2025年三季度覆铜板毛利率提升至6.32%,同比提升2.76个百分点,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国产供应链落地及稼动率提升,未来毛利水平有望继续改善。
公司主攻类BT材料用于IC载板,存储类产品已量产,RF芯片用材料处于打样阶段,预计2026年量产。江苏生产基地“年产360万平方米IC载板材料智能工厂”预计明年年底前建成运行。BF类材料由参股公司江苏兴南创芯主攻,产品认证有序推进,相关产线有望2025年底建成投产。
公司于2025年11月20日公告,实控人包秀银于11月5日至19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547,500股,导致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62.56%下降至61.90%,触及1%权益变动。本次减持为履行前期披露计划,不触及要约收购,不影响控制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