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海正生材(688203)发布2025年三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6.21亿元,同比下降5.74%,归母净利润490.57万元,同比下降85.34%。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6.62%,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2.42万元,同比下降79.36%。本报告期海正生材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205.63%。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毛利率10.91%,同比减16.18%,净利率0.79%,同比减84.4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851.82万元,三费占营收比4.59%,同比增57.65%,每股净资产7.27元,同比减1.6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8元,同比增332.43%,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减88.24%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互动答
答:互动问
1、请问上半年聚乳酸的销量情况?
受“禁塑令”不及预期、美国“对等关税”等外部环境影响,吸管、一次性餐具等聚乳酸传统应用领域出现萎缩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灵活的营销策略,聚乳酸树脂销量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聚乳酸树脂销量同比增长2.85%,其中境内销量同比增长12.52%。
今年上半年,整体销售结构发生了变化,3D打印领域增长较快,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6%;挤出热成型领域也有较高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5%;注塑领域基本持平,吸管领域销量有所下降。
2、请问3D打印领域的销量情况,未来几年的展望如何?
外界预估今年上半年3D打印机台的销售量增长了40%-50%。聚乳酸在3D打印耗材中占主导地位,随着3D打印市场的推广,聚乳酸的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2024年全市场3D打印领域聚乳酸的消耗量估计在4万吨以上,未来几年这个领域聚乳酸的用量可能达到10万吨级。
3、请问二季度毛利率略有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聚乳酸的价格趋势?
二季度毛利率略有上升主要是因为产量提升和原料价格略微下降,导致整体成本下降。聚乳酸价格受市场供需情况影响,目前整个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国内外企业还将有新的产能投放,预计聚乳酸价格未来还会有所下滑。但目前的市场售价已经逼近成本线,所以未来在售价层面的波动不会太大。
4、请问目前国内竞争对手情况如何?
国内聚乳酸生产厂家的产能和投产时间各不相同,各家企业都在积极开发市场和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5、公司是否观察到聚乳酸在过去一两年中出现了新的应用领域?
公司认为目前3D打印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功能和材料都还存在缺陷,目前主要应用为模型和玩具。通过与主机厂的合作,公司正在优化材料,探索新的应用功能,以提高产品的功能化实现。
6、请问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情况如何?有哪些新出现的需求?
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出口形势严峻,主要受中美贸易影响。一是中国产品出口美国受到高关税的影响,二是东南亚等海外下游加工企业也在观望关税政策的变化情况。欧洲市场需求稳定,但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市场增量未达预期。印度市场得益于印度政府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量较好。
7、请问上半年海外3D打印领域有没有出现什么比较积极的变化?
据了解,目前3D打印主机及耗材需求主要以欧洲和美国为主,但3D打印机台和耗材的加工制造主要集中在国内,这有利于公司在3D打印领域的市场开发。
8、公司是否考虑做医美的聚乳酸材料?
公司主要生产工业级的聚乳酸树脂,目前没有计划往医美方向扩展。
9、生物基纤维受关注度增高,公司是否观察到市场需求增长?
公司一直关注聚乳酸在纤维领域的应用情况,受技术和产品功能上的限制,目前聚乳酸在纤维领域的总体用量较小。
10、公司对聚乳酸市场供需走势展望如何?
目前整个聚乳酸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竞争激烈。2024年全球聚乳酸消费量大概在26万吨左右,国内聚乳酸消费量大概在12万吨左右。聚乳酸作为生物基材料,在3D打印等领域增长迅速,也有潜力在纤维、健康安全、建材等领域应用。短期可能产能过剩,但随着技术提升和市场开发,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11、公司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与国外头部企业相比如何?
与国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在核心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公司与国际龙头企业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部分指标领先于竞争对手,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国外企业在原材料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公司在生产效率和经营成本上有优势。市场价格受各自的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政策及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
12、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生产聚乳酸,丙交酯技术还是主要壁垒吗?
国内多条聚乳酸生产线陆续投产,丙交酯的生产水平决定了聚乳酸的品质和商业化生产成本。目前能够大规模、低成本、高品质生产聚乳酸的仍是国内外头部的几家企业。
13、用于3D打印领域的聚乳酸售价比传统领域贵多少?公司是否有规划发展下游线材等?
目前聚乳酸市场价格处于相对低位,3D领域的情况相对好一些。
下游3D打印耗材目前竞争也非常激烈,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聚乳酸性能,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