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9日收盘,国光股份(002749)报收于14.99元,上涨0.0%,换手率0.38%,成交量1.73万手,成交额2587.97万元。
10月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9.7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49.7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09.54万元。
答: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植调剂,是根据植物内源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过人工提取、合成的,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与内源激素相同的调节、控制以及诱导作用。在农药类别中,植调剂是较特殊的一种。植调剂的“用量低、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高”这一优势,使得该类农药成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
植调剂与其他农药(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的主要区别如下:
(1)从功效作用上来说,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调控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如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伸长,调节开花、结果、成熟等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目的。其他农药主要针对植物病虫害或杂草等有害生物,通过杀灭、抑制或驱赶等方式保护作物免受侵害。
(2)从生产工艺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多为化学合成或生物转化,工艺流程相对固定、简单,工艺路线较短,原材料市场供应与价格相对稳定。
(3)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植调剂在国内应用时间尚短,渗透率较低,市场处于应用技术推广和用户教育的早期阶段,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其他农药产业发展已趋于成熟。
(4)从施用技术要求来看,植调剂对使用时期和剂量控制严格,依赖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否则易产生药害;其他农药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答:(1)农药行业准入门槛高,实行生产许可和产品登记制度,登记周期长、成本高。公司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制剂和原药登记证数量长期居行业首位。
(2)公司专注植调剂领域四十余年,积累大量经验证的应用技术与经验,拥有超千人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形成独特技术服务模式,客户粘性强。2017年成立作物调控技术研究院,系统研究植调剂在各类作物上的应用技术,强化应用端优势。
(3)公司是国内植调剂登记证最多的企业,产品矩阵丰富,可提供以植调剂为核心的作物调控技术方案和全程种植管理解决方案,适应种植业规模化发展趋势,增强用户绑定关系。
(4)公司具备覆盖全国、下沉至县乡的销售网络,以及从原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优势。
答:植调剂使用效果具有双向性,科学施用可提质增产,施用不当可能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科学使用需精准把握施药时期(与作物生育期密切相关)、使用浓度(微量高效)和使用方法(如喷洒法、浸蘸法的操作细节),因此必须依赖专业技术指导。
答: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农资经销商、园林绿化企业、政府农资采购部门、大型集团用户及规模化种植经营单位,终端消费群体为种植户和园林养护单位。采用“公司—经销商—零售商—客户”的三级渠道模式,经销商网络覆盖县乡层级。结算方式为“先款后货”。
依托千余人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持续、高效、定制化服务,提升渠道和服务商能力,解决种植管理痛点,增强客户粘性,客户关系较为稳定。
答:农业农村部于2025年6月29日发布第925号公告,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一证一品”政策,即同一农药登记证号的产品在全国销售时应标注一致的商标。该政策旨在规范标签管理,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种植户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拥有优质登记证资源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