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4日收盘,精工科技(002006)报收于22.25元,上涨0.63%,换手率5.98%,成交量31.06万手,成交额6.88亿元。
9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48.4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994.6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843.14万元。
答:公司以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为核心,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的战略目标,加速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目前碳纤维生产线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新材料及专用装备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
答:公司在原丝、碳纤维、复材装备领域完成全链布局。首条原丝生产线进入单机调试阶段,有望显著降低原丝成本;碳化线最大单台产能由3000吨提升至5000吨,吨能耗大幅下降;0.4m宽幅微波预氧化加热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复材装备在热塑、铺丝、缠绕、编织、模压设备研发上取得进展,部分产品已投产,推动复材制品生产自动化,提升效率并降本。
公司在绍兴和武汉设立复合材料公司,绍兴本部已建成涵盖预浸料生产、材料测试、产品设计到制品生产的完整能力。在应用端,推进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整流罩、碳纤维路灯、传动轴、船桨、无人机机体等项目,并投资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布局空天经济产业。与龙兴(杭州)航空电子合作共建航空复材维修能力,构建“研发、制造、检测、维护、维修”全链条体系。公司持续探索碳陶材料、碳纤维+PEEK等“碳纤维+”新应用,打造差异化优势,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牵头设立“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并通过子公司浙江华创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整合资源,推动高端装备与先进复材关键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答: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正推进高性能纤维项目建设,首台套原丝生产线将尽快开展整机调试,启动试生产。
答: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与定型,正争取尽快实现量产;同时持续推进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的设计研发与试制,目标实现产品多品种、系列化、产业化。
答:公司于2024年推出首个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024–2026年三年业绩考核目标:2024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4亿元;2024–2025年累计不低于4.14亿元;2024–2026年累计不低于7.13亿元。
答:公司与浙江建信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的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JPET50聚酯回收生产线核心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成,目前处于调试阶段,即将投料试生产,实现废旧纺织PET到再生新材料PET的闭环循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