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中复神鹰(688295)报收于27.27元,上涨2.52%,换手率0.88%,成交量5.28万手,成交额1.44亿元。
9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62.4万元,占总成交额2.51%;游资资金净流入590.21万元,占总成交额4.09%;散户资金净流出952.61万元,占总成交额6.6%。
答:连云港三万吨项目建设正按计划推进,预计年底前将有部分生产线具备投产条件。同时,公司正在科学、系统地制定“十五五”战略规划及2026年度全面预算,以确保产能建设与市场需求、资金安排实现高效协同。
答:截止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0%左右,有息负债规模22个多亿。在债务管理方面,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优化负债结构,通过经营质量改善,公司经营净现金流良好,短期债务持续降低;在项目贷款方面,西宁项目投资已进入尾款支付阶段,新增少量项目贷款,在建的连云港3万吨项目近期投入为自有资金,并未新增项目贷款。总体来看,公司财务风险可控。
答:碳纤维成本受生产规模、市场价格、耗量、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与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紧密联动、相互促进。上半年,公司聚焦成本、利润、营业现金比率等核心指标,开展成本“增节降”行动,通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措施,实现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5%,同时推动公司单线产能同比提升,生产制造效率大幅提高。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发挥万吨产能规模优势,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深化“增节降”行动,进一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答:当前,碳纤维市场价格正处于筑底回升阶段,这一趋势受到市场供需关系、产品性能定位及行业共识深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2025年以来,公司基于对下游应用需求与市场特征的深度研判,强化科技研发,持续打造高端产品序列,凭借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及工艺稳定性,获得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此背景下,公司适时对供需态势紧俏的高端碳纤维产品实施了价格策略调整。2025年上半年,公司3K小丝束产品在体育休闲、汽车工业、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深化,实现销量同比增长77%;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充分体现了公司产品在高价值市场的快速转化能力。
答:碳纤维行业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该格局中既有长期深耕行业的老牌企业,也不乏新进入者及未上市的成熟企业,各企业依托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参与竞争。从制备工艺来看,业界多数企业采用湿法纺丝或干喷湿纺技术。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路线,产业化成熟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答:公司坚持“12345”经营策略,锚定“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目标,平衡“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专用与民用领域相辅相成,依托“神鹰大浦、神鹰西宁、神鹰上海”三个成熟的生产基地积蓄发展动能,并秉承“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规模化”四位一体战略定位,推进财务、技术、投资、人力资源、供应链“五集中管理”,以管理集约化升级增进整体效益。
答:早期碳纤维国内供不应求,出口量相对较少。近年来,供需格局的转换推动国内纤维产能持续向海外释放。公司非常重视海外市场的开发,并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开拓进度,如配套完善本地化仓储与服务能力,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依托中国建材集团全球资源与客户渠道,深耕欧洲与亚洲核心市场,与全球产业链头部企业建立深度战略互信与合作,共同拓展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全球化应用版图;拓展韩国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韧性十足的全球业务网络。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高质量出海路径,扩大国际市场版图。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披露等情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