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青云科技(688316)报收于67.82元,较上周的71.75元下跌5.48%。本周,青云科技9月16日盘中最高价报72.91元。9月19日盘中最低价报67.8元。青云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32.48亿元,在IT服务板块市值排名105/118,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318/5153。
股东天津蓝驰新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嘉兴蓝驰帆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东横琴昭盛睿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于2025年7月19日至9月12日期间合计减持19.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4094%,期间股价下跌0.9%,截至9月12日收盘报71.75元。
客户方面,公司的目标客户主要为高价值的中大型企业客户群体,这类客户有强烈的意愿拥抱数字化及I浪潮,付费能力强且稳定可持续。业务方面,云服务中I智算业务是利润增长主要发力点,在I浪潮的带动下,智能算力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2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明确要求国资央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也催生了一批新的客户需求。产品方面,公司已经打造了丰富产品体系,具备构建I Infra全栈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及算力服务。公司既可以提供私有化的I智算平台,也能提供I算力云服务,通过类似于公有云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弹性计费模式服务,还可以提供I智算一体机,满足中小企业对快速使用智算产品的需求。
云服务业务盈利的实现是I智算新业务的发展与已有业务运营效率提升的综合结果。公司认为一家企业的发展始终要立足于新市场的开发与拓展,智算的蓬勃发展扩大了公司的市场空间,公司内部积极的组织架构调整也提高了捕捉新市场机会的能力和效率。在运营效率方面,公司对公有云业务进行持续的精细化运营,提高了云服务毛利率。
云产品业务主要面对数字化、信创替代、云原生、I智算这几个市场。I智算是新增市场,处于极其快速增长阶段;而其他几个市场也依旧在稳步增长。面对这几个市场,公司都有全栈、稳定、标准化的企业级产品和交付能力,以及各个行业的丰富落地案例。一方面通过产品线的不断标准化,在提高毛利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交付、运维和服务成本,产品效率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产品标准化也让渠道建设变得更加方便,更多的商业渠道及商业合作的加入,也会潜在加速未来业务的增长。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坚持全栈、标准、中立,即实现技术能力的全栈覆盖,产品交付标准化,并以中立第三方厂商角度服务客户。产品定价方面,公司产品价格体系已经成熟,公司产品标准化使得成本更低,市场定价更灵活,市场竞争优势更明显。订阅的收费模式也使公司的收入更加可持续。公司持续开发高净值客户,在2024年及2025年H1,已经完成了一些重要标杆行业中的案例积累,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公司可以快速复制,以快速开拓更多市场。
首先,公司的组织架构在逐步扁平化,前端客户需求可快速传递到产研部门,以面对I智算行业的快速变化。其次,公司产品高效迭代基于公司开源的KubeSphere和LuBan架构,使得公司的研发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发布公告,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计划时间届满。嘉兴蓝驰、天津蓝驰原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1,194,992股,实际减持947,708股和247,283股,减持比例分别为1.98%和0.52%,当前持股比例分别为3.92%和1.02%。横琴昭盛原计划减持不超过955,992股,实际减持889,569股,减持比例1.86%,当前持股比例3.65%,减持计划未完成66,423股。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13日至9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实施,减持价格区间分别为59.36~82.53元/股、59.37~82.51元/股和57.8~68.5元/股。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与此前披露计划一致。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