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7日收盘,中航成飞(302132)报收于81.69元,下跌0.11%,换手率1.68%,成交量9.82万手,成交额8.02亿元。
资金流向
9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57.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403.1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53.99万元。
9月16日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兴业证券策略会
一、公司情况简介
成飞于1958年建厂成立,历经60余年发展,先后研制生产歼-5、歼-7、枭龙、歼教-9、歼-10、歼-20等航空整机装备,具备高端航空装备全链条能力,是我国军用航空及防务装备研制生产与出口主要基地,民机大部件重要制造商,专业化航空军贸维修保障基地,智能测控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二、提问与交流
问: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思路?
答:“十五五”期间,公司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体系导向,锚定新时代现代化成飞建设目标,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防务装备、民用航空、军品贸易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建设高水平航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推进流程型组织转型,形成现代化治理能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航空高科技企业。
问:公司在军贸领域是否有相关进展?
答:公司是航空工业集团主要的航空装备出口基地,从事军贸业务超40年,拥有歼-7系列、枭龙系列、歼-10等代表性产品。成飞持续加大军贸开拓力度,5月国际区域性冲突以来,军贸产品受广泛关注,已接待多次外宾来访,积极参与展会开展市场推介,目前已取得一定实质性进展。
问:预计全年经营业绩目标情况如何?
答:公司生产经营稳步推进,二季度当季收入已超过去年同期。公司坚持以完成经营业绩目标为导向,以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为抓手,高效推进科研生产经营,全力完成全年经营业绩目标。
问:公司后续升利润率的方案?
答:公司高度重视成本管控,每年制定专项方案并纳入经营计划。通过工艺研发、工艺改进、流程优化,持续提升材料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后续将聚焦成本管理深层次痛点,推动设计、工艺、采购、制造、经营等多业务域协同,科学压降成本。
问:公司下属企业发展情况?
答:重组上市后,公司主业由智能测控产品转向航空整机装备,产业链控制力显著增强。下属企业包括贵飞、国创中心、长飞、成飞民机、电测、成飞航产、成飞会议,已形成覆盖科技创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服务及配套保障的完整产业体系,业务涵盖航空整机装备、大部件制造、智能测控产品等领域,集团内初步实现分工明确、融合发展。
问:贵飞目前改革情况如何?
答:公司已实施多项措施推进贵飞扭亏:依托成飞支持提升先进装备制造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减轻历史包袱;强化成本管控,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严控人工及财务成本;深化与成飞产业链协同,巩固核心零部件配套地位,增强经营韧性。目前贵飞生产有序,严格按客户要求开展科研生产。
问: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的情况?
答: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由国家科技部批复设立,是航空领域唯一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高端航空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2024年成飞作为控股股东成立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四川)有限公司,实体化支撑国创中心运营。
问:公司是否有再融资或股权激励计划?
答:公司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结合“十五五”发展布局,围绕战略规划适时策划再融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运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工具,合理设定授予价格、激励对象范围、股票数量和业绩考核条件,强化管理层、员工与上市公司利益一致性,激发价值创造主动性。
第八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航成飞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7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应参加董事11人,实际参加11人,会议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合规。会议由董事长隋少春主持,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议案》。同意将审计委员会成员由3名调整为5名,新增委员李波、郭剑锋。调整后成员为:主任委员叶忠明,委员徐东升、李波、郭剑锋、刘哲玮,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表决结果:有效表决票11票,同意11票,反对0票,弃权0票。相关公告详见公司同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发布的公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