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2日赛分科技(688758)发布公告称新华资产、工银瑞信于2025年9月10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公司与投资者针对行业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主要内容与公司公告内容一致,部分延伸探讨内容纪要如下: 问:公司上半年胰岛素/GLP-1 相关业务同比增长超过 150%,这一增长是否主要来自 GLP-1领域的贡献?
答:本次增长分为两方面一是由 GLP-1 领域驱动,GLP-1 药物近年来市场关注度迅速提升,增速显著。加之原有胰岛素客户更容易扩展至 GLP-1领域,从而推动其产能快速扩张。上半年,公司在 GLP-1 领域的两款产品 Bio-C8(2)反相填料和 Generik? MC-HIC Butyl 系列疏水填料,凭借优异的技术性能实现销售额3,009.00 万元,同比增长 177.51%。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GLP-1 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更长期的增长则需视 GLP-1 整体市场的演变、减重需求的持续性以及新适应症的拓展情况而定。
二是上半年公司胰岛素业务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重要客户黏性较强,加之胰岛素领域国产化替代起步早、进度快,后续随着客户胰岛素项目的正常推进,预计其复购需求将保持稳定。
问: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目前临床三期及商业化阶段项目合作数量已达 87 个。请单个商业化项目通常对应的采购规模如何?在这些项目中,哪些具备持续放量的潜力,并可能带来显著的销售收入贡献?
答:从公司产品收入构成来看,抗体类药物相关业务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且预计将持续增长。该增长主要得益于抗体研发项目数量丰富,以及正在进行国产化替代的项目较多,因此抗体业务是公司持续且稳健的收入来源。 在胰岛素领域,收入占比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由于重要客户采购周期通常为一年或一至两年,以一年以上为周期观察,则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此外,在重组蛋白领域,公司与重点客户合作,若相关项目获国内批准,产能有望快速释放,带来显著的业务增量。
目前公司填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抗体、胰岛素及重组蛋白三大领域,核酸药物、细胞治疗(如 CR-T)等领域的填料消耗量相对较小。
问:公司填料产品的客户复购率整体呈现怎样的特征?
答:客户的复购行为主要集中在进入临床Ⅲ期或商业化阶段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复购黏性通常较强,一旦工艺进入临床Ⅲ期,出于合规和稳定性考虑,客户通常不再进行工艺变更,因此会形成持续稳定的采购需求。当前,在国产化替代趋势下,部分原使用进口填料的项目在逐步切换至国产供应商。国产化替代并非简单替换,需完成工艺验证、提交大量数据并通过审评审批,同时往往伴随层析柱、培养基、滤膜等其他物料的整体切换。一旦完成替代,通常不会再次更换供应商,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此外,复购频率也与终端项目本身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若药物市场需求旺盛,产能持续扩张会带来更频繁的复购;反之,若项目未完全达产,复购周期则可能相应延长。
问:过去国内上游厂商多以海外产品的价格体系为参照,凭借明显价差获取优势。随着国产市场渗透率不断升,未来填料的定价将呈现何种趋势?
答:目前,国产填料价格显著低于进口产品且定价策略具备一定灵活性,国产厂商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预计将长期保持。 国产填料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坚持稳健的价格体系并尽量不卷入价格战中,以产品性能、服务能力在客户中树立口碑。总体来看,进口填料历史上每年有一定涨价幅度,而国产填料凭借技术成熟和规模效应,年均价格持平甚至可能实现 3%-5%的下降。
赛分科技(688758)主营业务:致力于研发和生产用于药物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材料,是集研发、生产与全球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赛分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83亿元,同比上升19.77%;归母净利润5365.92万元,同比上升40.91%;扣非净利润4650.29万元,同比上升22.0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904.58万元,同比上升30.8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994.66万元,同比上升112.0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333.8万元,同比上升58.06%;负债率5.16%,投资收益7.0万元,财务费用-735.01万元,毛利率70.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3.7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920.4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