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万林物流(60311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致力于进口木材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物流服务,依托在木材进口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行业地位,发挥自身在进口木材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国内木材行业企业提供包括进口代理、港口装卸、仓储、货运代理、船舶代理、货物配载、物流配送等业务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业务模式是贯彻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结合客户需求与业务实践逐步形成的。公司依托港口装卸服务、基础物流服务以及进口代理服务这几项核心业务能力,在整合部分外包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木材进口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公司所提供的集成服务,既可以是涵盖整个木材进口供应链的“一条龙服务”,也可以根据客户具体情况提供涉及部分环节的“点单式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公司现有业务模式中,港口装卸服务主要由子公司盈利港务下属的盈利码头承担;仓储业务主要依托盈利港务自有堆场以及木材物流配送中心库场来开展,还提供物流配送、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业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直接对接木材资源地出口商,受托提供以进口代理为主要形式的集约采购。
公司及各子公司所从事的各项业务涉及了木材供应链的各个主要物流环节,依托自身专业能力,根据客户需要灵活提供单项服务或数项服务相集成的综合服务。公司在完善服务环节的过程中,通常根据重要性来控制服务中的关键环节,而将次要环节进行外包。例如在港口装卸业务中,盈利港务拥有长江岸线使用权并自行建设了码头库场等设施,所装备的门式起重机、专业装载机主要为自行投资并实际负责运营管理,而对于原木捆扎、港区内水平运输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作业,外包给专业劳务公司或物流公司。基础物流中的仓储配送作业,涉及装卸质量和货权控制等关键管理活动,主要由公司自行完成,而库场内装卸搬运主要采取外包形式,公路、水路运输则采用与社会运力协作的方式来实现。
(三)行业情况
(1)港口行业
公司从事的港口产业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支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全球贸易的关键节点。其经营态势不仅反映区域经济活力,更是衡量全球贸易流向和经济景气度的重要指标。就行业属性而言,港口经营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港口运营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关联,吞吐量表现往往预示着经贸发展趋势;其次,我国港口多依托经济腹地发展,其经营效益深受腹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活跃度的影响;再次,港口建设对自然条件要求严苛,需要完备的集疏运网络支撑,同时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显著特点。从产业链角度看,港口业务专业化程度高,涉及装卸、仓储、航运、物流等多个环节,需要长期积累运营经验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同时,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港口行业面临严格的行业监管和安全管理要求。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90348万吨,同比增长4.0%。外贸货物吞吐量为273813万吨,同比增长1.8%,内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0%,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9%。其中,内河港口无锡地区货物累计吞吐量为3861万吨,同比增长5.5%。
(2)木材进口及流通情况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木材进口金额为58.11亿美元(约417.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9%;进口数量为289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1.7%。原木锯材进口同比双位下跌。2025年上半年,中国原木进口为1679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58%,同比下降10.8%;进口金额为26.95亿美元,同比下降17.6%。上半年原木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7.7%。锯材进口为121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2.9%;进口金额为3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3.1%。上半年原木进口平均单价同比略下降0.2%。
中国原木进口市场近年呈现持续萎缩态势,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首先,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直接导致建筑用材需求量大幅下降,对原木市场形成根本性影响。其次,进口原木在材种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性价比优势逐渐丧失,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全球原木供应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原木产出国纷纷调整出口政策,部分国家甚至实施原木出口禁令,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紧张局势。另外,在国际贸易环境趋紧的背景下,中国木制品出口整体表现疲软,加之东南亚国家凭借成本优势不断挤占传统木制品市场份额,使得原木加工需求持续走低。同时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企业为规避风险,普遍采取低库存运营策略,导致贸易商补货意愿显著下降,进一步加深了原木进口市场的低迷态势。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最终导致原木进口量持续走低,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6845570.2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15297.43元,同比下降38.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89746.17元。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372180654.43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025583044.68元。
(一)稳定港口装卸业务,实现安全有序运行。
2025年上半年,公司港口装卸业务整体运营平稳。报告期内,受市场需求减弱持续影响,码头堆场货物周转率较低,导致场地资源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船舶的进港和靠泊安排。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货物接卸总量595.5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50%,其中木材接卸量完成71.79万立方米,同比降幅8.23%。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采取多元化举措积极应对:
1、持续深化市场开拓战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拓展新客户群体,重点提升外贸煤进口业务
规模,发挥协同效应带动内贸煤业务增长。构建常态化客户走访机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优化靠港作业流程,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港口服务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积极拓展钢材、沙石等多元化货源,优化港口货种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2、优化生产组织管理。做好每条大轮的卸货前期准备和后期堆桩、出货工作,强化库场管理,提高了堆桩仓储质量。公司对生产作业人员及机械进行合理调配,充分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坚持快装快卸,保障了全年的装卸运行效率。不断优化装卸工艺,采用抓斗直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保障了生产安全。建设内港池自助生产管理系统,通过科技赋能,硬件升级,加强内港池对船舶的自主管理,实现了内港池管理建设新模式。
3、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对典型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讨论分析,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做好防范措施;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加强现场动态安全监管,深入检查每条作业线、每个作业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安全检查不留真空,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应急演练,提高了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4、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全方位节能改造工程,持续提升港口运营效能。在设备方面,优先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推进港机设备升级改造;在人员方面,加强节能操作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在基础设施方面,推进照明系统智能化改造,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同时,公司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实施能耗精细化管理,推动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升级。
(二)深化贸易代理业务管理,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近几年,受国内市场持续低迷、资金风险加大以及银行授信收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公司贸易代理业务规模显著缩减。报告期内,公司代理进口木材为5.47万立方米,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公司进口木材结构以原木为主,而近两年国内原木进口量持续负增长,加之主要木材出口国逐渐从原木转向高附加值锯材出口,导致木材代理业务下滑;国内行业整体波动加大,房地产市场萎靡,木材需求量持续萎缩;下游企业普遍面临运营困难和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回收面临较大风险。面对银行授信大幅减少的现实挑战,公司审慎应对,主动收缩业务规模,精准筛选优质客户,强化应收款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贸易代理业务。同时针对公司前期业务中出现的控制缺陷,公司从客户信用管理、应收款项的催收制度、支付审批制度等多方面排查合规风险并制定了防范措施。
(三)拓展基础物流业务,推动业务持续发展。
公司依托盈利港务现有业务,积极探索港外市场机遇。报告期内完成船舶代理192艘次,物流配送51.1万吨,货运代理335.1万吨,其中货运代理业务量较上年同期呈现小幅下滑态势,这主要由于港口业务量下滑,同时各类货种销售周期延长,市场消化能力下降,致使货物周转效率降低,库存量持续攀升,场地资源承受较大压力。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科学优化库场布局,优化仓储物流网络,提升场地使用效率,同时加强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开发增值服务项目,深化多式联运业务协同。积极布局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整合物流资源,拓展多元化业务模式,以期在市场复苏时期抢占发展先机,实现港务业务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
(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万林品牌价值。
在经营压力和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公司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收入稳定,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继续夯实管理基础,加大降低成本力度,通过增强内功以抵御外部环境恶化的压力。继续利用各种内外部条件,塑造万林品牌,努力提高在资本市场影响力,提升万林的品牌价值。
(五)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是持续受到宏观政策及经济环境影响,全球木材市场还将面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形势持续动荡、极端天气影响木材收成等错综交织的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二是受政策影响,国内房地产建筑行业基本面持续承压,市场需求不足;三是银行授信不足,公司将持续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代理业务大幅减少,带来较大的资金风险压力。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集成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提供的港口装卸服务、基础物流服务及进口代理服务基本涵盖了进口木材供应链的各个流通环节。从直接提供木材或协助客户选择国外木材供应商开始,公司可以提供进口代理、代办保险、船舶代理、货运代理、报关报检、港口装卸、仓储堆存、货物中转以及经水路或陆路对外配送等各项物流服务。全方位的集成服务提供能力,使得公司能对各项物流服务进行内部集成,提高服务效率,为客户真正节约时间及成本,并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体验。因此,公司的集成服务能力的优势,是港口装卸业务、仓储配送业务或进口代理业务中只能提供单一服务的物流企业所不能匹及的。
(二)港口区位优势
公司下属盈利港务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传统的进口木材集散地。盈利码头位于长江下游福姜沙左汊左岸,靖江新港园区六助港上游侧岸段,上游为江苏中油码头,下游为江苏扬子江港务有限公司码头,能够有效辐射多个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区域,并拥有方便的水路与陆路交通条件。在该区域内汇集了多个木材交易市场以及众多木材经销网络,已形成强大的进口木材分销能力,使公司拥有突出的港口区位优势及竞争优势。
(三)业务规模优势
盈利码头目前是国内重点木材码头之一。因为木材进口规模较大、种类较齐全且货源较充足,盈利港务附近已逐渐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木材交易集散地,拉动了盈利码头进口木材量的增长。
(四)人才优势
公司凝聚了优秀的港口运营人才、现代物流人才和外经贸人才。公司的高管团队及供应链管理核心业务技术团队,均拥有丰富的业务经验与管理经验。公司通过各类激励措施从体制上将公司利益与管理层、业务技术骨干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有效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五)企业信誉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为战略导向。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公司也以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