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万丰股份(603172)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2:31: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万丰股份(60317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大类下的“C2645染料制造”,上游产业覆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下游主要为纺织印染行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以中高端分散染料为主,主要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经分散染料印染加工的化纤纺织品,色泽艳丽,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

    国内分散染料市场集中度高,竞争较为激烈,行业主要企业中,一部分企业主要生产常规中低端分散染料,其产量大,凭借规模优势、产业链经营等方式具备较强竞争力;以公司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企业基于分散染料品种多、下游客户需求多样的特点,专注细分领域的中高端产品,与其他大型染料制造企业形成错位竞争。

    公司可根据市场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牢度系列、特色系列、常规系列等多个系列上百种分散染料产品。公司的中高端分散染料产品具备环保、高牢度、色谱齐全的优势,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已经能够与国际先进企业竞争。

    公司业务模式成熟稳定,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发展,采取“以产定购”和“库存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以销定产”和“适量备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销售客户包括生产型客户和贸易型客户,公司产品销售市场分为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以境内市场为主。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对国际贸易形成制约,美国关税政策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最大变量。与此同时,国内及目标出口市场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同行业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领域寻求突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格的安全生产与环保监管,以及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公司聚焦主营业务,积极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一方面深耕国际化布局,优化全球市场结构,另一方面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与成本优化,推动先进产能置换,实现2025年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37.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4.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0.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72%。

    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结构优化对冲风险:公司敏锐把握纺服行业全球供应链调整契机,积极拓展东南亚和新兴经济体客户群,优化出口区域结构。通过深入调研不同区域市场对分散染料的差异化需求,公司精准调整产品应用方案,使产品高度契合当地客户的具体需求。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对下游客户带来的普遍性压力,为公司产品创造了相对有利的竞争窗口。

    精益运营深化,效率效益双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内部管理,狠抓“降本增效”不松懈,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自动化水平、实施更精细化的采购策略和供应链管理,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增长,反映了公司在加强库存管理及客户信用管理方面的成果,加速资金回笼,保障健康的经营现金流,为持续投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瞻布局新材料领域,创新驱动未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巩固现有业务优势的同时,着眼于未来竞争力的构建。公司依托自身在连续流硝化反应等关键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量产经验,与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强强联合,正式成立“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万丰股份联合研发中心”,并启动“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及石墨烯增强聚酰亚胺材料的开发”项目,该中心的成立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正式向更高端、更具颠覆性的新材料领域进军,旨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未来增长极。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报告期末,拥有29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的“染料及中间体加氢还原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高性能分散染料及标准化产品”项目荣获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此外,公司还与行业内研发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与外部单位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持续研发能力。

    2024年2月,应急管理部印发《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推进高危工艺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2024年底前硝化工艺率先完成改造任务,2026年底前需完成重氮化、过氧化、氟化、氯化工艺的改造任务。公司完成多项连续硝化和连续重氮化工艺技术的开发,本质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对合成工艺技术的长期投入与研究,使得公司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监管要求,保持企业发展可持续性,提升生产经营的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2、客户服务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应用实验室积累了丰富的配方数据库及经验数据,拥有一批多年从事分散染料研究、生产和销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分散染料制造经验。公司可生产的分散染料涵盖多个系列上百种分散染料产品,对于分散染料众多细分市场,公司均有对应性能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的系列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层次、多样性及个性化需求。

    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客户集聚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由业务员直接“一对一”服务终端厂家和贸易商客户,并在主要销售区域配备技术支持人员驻场服务。现场服务团队可及时根据客户反馈,指导客户产品应用,帮助客户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增强客户的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现场服务团队及时向公司研发、生产团队反馈客户需求及市场的变化,有助于公司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最新产品信息,便于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及时研发并生产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快速响应印染客户对分散染料不同颜色、不同性能的个性化需求,并可协助客户提高反应速度、降低试验成本,与下游终端印染行业客户建立了良性互动。

    印染企业与染料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后,考虑到印染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配方稳定性,为避免增加复配的调试成本,印染企业不会轻易更换染料供应商。

    3、清洁生产优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日益提高,一些环保不达标染料企业先后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整顿或关闭。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染料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将本行业及下游纺织行业生态环保国际最高标准作为日常执行准则,相应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14001:2004、GB/T24001-2016/ISO14001:2015标准;公司已加入Bluesign认证体系,成为该体系的合作成员之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126支染料产品通过Bluesign认证,获得Bluesignapproved商标使用权,不仅意味着产品具有高品质、对健康无害的特点,而且也意味着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应用可持续性原则。公司作为ZDHC联盟的缔约者,系国内少有的获得ZDHC联盟认可的染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同时有126支产品通过ZDHClevel3级别认证,更有效、更透明地向下游客户传递产品的安全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公司的生产经营并未因环保政策趋严而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可以满足国内外各方面的环保要求,保持生产的稳定、连续,为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维护老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稳定保障,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4、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公司严格按照我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相关产品标准进行产品生产,并且已经通过了相关的质量体系认证。一方面,公司在原料入库、生产过程、产品入库等整个产品生产环节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点;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定期质量例会的形式,将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公司的正常管理体系。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体系,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地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公司以优质产品为依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公司品牌、产品品牌和应用技术服务已经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5、区位优势:我国染料生产较为集中,公司所在地浙江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基地,浙江省内染料生产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区内企业相互促进提升,并带动了染料相关的原辅料、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区域产业聚集的效应;同时浙江省及毗邻的江苏省、福建省均为我国主要的纺织品产区和印染布的生产基地。公司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公司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环境,就近实现销售和提供后续服务,降低公司运输成本,加快产品、原材料的周转速度。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丰股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