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柳药集团(60336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情况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为医药流通业和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上游医药工业企业与下游医疗机构、个人消费者等终端客户的中间环节,包含批发和零售两大业务板块,其中公司批发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零售业务主要客户为广大个人消费者。公司医药制造业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布局,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三大类中药产品的生产研发。
医药流通行业作为连接医药生产与终端消费的核心环节,承担着保障药品供应、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疗成本、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等重要职能。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需求升级、政策持续改革以及新技术跨界融合的背景下,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三医”协同医改持续深入推进,集采提质扩面、医保支付改革、行业合规监管的常态化落地执行,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行业呈现集中度提升,服务向专业化、数智化、效率极致化、多元化发展。结合行业相关政策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1、行业整体情况:市场刚需推动行业持续增长,政策驱动和数字融合推动行业转型
在我国人口增长、老龄化趋势发展以及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医药流通行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药品销售总额逐年攀升,受医保控费、集采政策深化等因素影响,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刚需依然强劲,未来仍将保持韧性增长。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和“十四五”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导下,行业正在以数字化推动降本增效、服务转型、多元发展,医药流通企业正从“药品搬运工”向“健康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构建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医疗、健康管理等业务的大健康生态圈,突破发展瓶颈。
2、医药批发板块
(1)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在“两票制”全面落地和带量集采常态化、扩面化影响下,行业整合加速,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加之国家对药械监管趋严,推广落实药械全流程追溯以及出台合规监管与医药反腐常态化政策,加速淘汰技术落后和不合规企业,合规运营、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大型龙头企业在资本实力、合规运营、渠道网络、供应链管理、数字技术等方面形成壁垒,在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区域性企业通过深耕本地市场,以及发挥批零一体化协同优势和强化特色服务(如慢病管理、DTP药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成为一定区域内的核心配送企业,行业资源逐步向全国、区域龙头企业集中,龙头企业优势日益凸显。
(2)数字赋能重塑行业生态
在行业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和降价控费、合规监管压力下,医药行业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连接上下游的中间环节,医药流通企业一方面通过数字赋能AI算法优化库存管理、需求预测及物流路径规划,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以数字化平台和供应链资源赋能产品精准营销、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药械耗材SPD等供应链服务项目,搭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药械数据信息的共享追溯,满足客户精细化、可追溯管理要求。此外,在医疗端打造智能化应用场景,助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成为医药流通企业数字化应用新方向。数字化赋能专业营销和供应链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医药流通企业与上下游客户的粘性,推动重塑行业发展生态圈。
(3)产业链延伸和结构优化为医药流通企业持续盈利提供保障
带量集采的持续扩面和常态化落地,压缩利润空间;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控制大处方、大检查等不合理医疗支出,医药流通行业面临着降价、控费、短期内市场收缩压力。在此大背景下,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积极向上游医药工业延伸产业,开展高毛利的药械生产业务,并发挥自身渠道优势,推动自产品种销售,形成“研—产—销”业务链条;另一方面,创新药械品种在上市审批、医保支付等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因此在品种结构方面,医药流通企业在保证集采品种供应的同时,关注创新药、罕见病用药、原研药、进口药等优质治疗药品的引进推广,通过DTP药店、互联网医院、门诊统筹等方式承接医院流出处方,满足患者多元化用药需求的同时通过新药引进推广弥补带量集采品种对整体毛利的影响。
3、医药零售板块
2025年在强调规范化经营基础上,支持“互联网+医药”发展、深化医保电子处方应用、发挥药店在支持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提供慢病管理等健康增值服务,医药零售行业增长分化与转型机遇并存。
(1)“互联网+医药”和医保电子处方政策落地推动处方外流和新零售业态发展
随着居民线上消费习惯的形成发展和互联网医疗、电子处方、医保线上支付、“双通道”等政策的落地完善,推动线上消费增长和处方外流提速,即时零售(O2O):“网订店送,即时送达”成为医药零售不可忽视的增长极。近年来,零售药店一方面通过开发B2C\O2O一体化平台,推动线上流量与线下门店消费服务的融合发展,从而扩大药店服务内容和辐射半径;另一方面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打造特色专业药房,积极承接医院端流出处方,并提供慢病管理等增值服务,形成“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线下取药/配送”闭环服务。零售药店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新零售商业模式,推动自身业态转型升级。
(2)轻资产布局扩张,强化合规化管控和精细化管理
国家推动医院处方流转到药店、扩大医保支付便利性的同时也对药店的合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持续强化医保定点药店监管,打击骗保和违规销售处方药等行为,合规经营成为行业必然趋势和发展根本。此外处方外流使得价格相对较低的处方药、集采品种流入零售端,线上渠道的发展和多地比价系统的应用,使得药品价格更透明,药店总体毛利水平承压。因此,品类的精细化管理、成本费用控制成为药店经营日益重要的关注点。未来,药店将更加注重自身高质量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的加盟模式扩张更受到头部企业青睐,同时打造强势的自有品牌,成为药店毛利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
(3)数字赋能专业健康管理,推动药店转型
充分发挥药店临近社区、覆盖面广、执业药师的优势,引导零售药店拓展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是国家对零售药店未来的价值定位,也是药店应对同质化竞争,提高客户粘性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零售药店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为终端客户提供慢病建档、用药跟踪、患者教育、健康监控和咨询等增值服务,协同品类管理和精准营销,实现药店从传统单一的药械销售向专业化、多元化健康服务提供商转型,形成“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就医用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构建融合“医、检、诊、药、险”的新发展生态圈。
4、医药工业板块
(1)中药产业发展享政策红利,推动持续做大做强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明确提出公立医疗机构销售中药饮片可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顺加25%销售;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多项扶持政策。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对中药传承创新和使用给予更大支持。随着中医药医疗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健全中药标准体系、完善支持激励配套政策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将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下,获得更快发展。此外,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制确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提出了配方颗粒“属地化”管理要求,同时进一步扩容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范围,给企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创新产品生产研发提供了强大动力。
(2)中药行业集采落地推动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转型
随着集采的扩面执行,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也启动集采工作。2024年11月29日,全国中药饮片联采办发出《全国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ZYYPLM-2024-1)》的公告,并公布中药饮片联盟集采方案,以及联盟各地区首年采购需求量及协议采购量,广西已下文于2025年8月执行。在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方面,随着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日渐完善,2024年山东省际联盟中药配方颗粒集中采购、“京津冀”3+N省际联盟中药配方颗粒集中采购等相继实施,广西已执行配方颗粒集采。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集采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医保改革的关键一环,短期内可能引发行业阵痛,但长期看来,对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倒逼行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转型,优质中药企业将在集采中凸显优势,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二)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为主。公司医药批发和医药零售业务合并称为“医药商业”,经营品种包括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耗材、检验试剂等。主要经营模式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经过公司的仓储、物流、分销、零售药店等环节,销售给下游客户(包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械经营企业、个人消费者等)。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类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此外,公司近年来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业务,积极发展药械SPD项目、数字健康服务等增值服务,开展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等“新零售”服务,实现传统板块数字化转型,推动批零协同、药械协同、工商协同,并通过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中药代煎、中医诊疗等终端配套服务巩固公司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1、医药批发与供应链增值服务
公司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的配送商或分销代理商,将商品配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或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等。批发业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或商品分销、代理业务中上游供应商给予的促销返利。近年来,公司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AI)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建设、智能化设备投入,提升公司物流运营效率,在强化上下游协同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专业营销服务、供应链增值服务、数字健康服务等,满足客户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要求,从而提升客户粘性,提高公司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5,082.2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8.4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38.93万元,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2.99%。
2、医药新零售
公司零售业务是通过网上药店、终端实体药店向广大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产品销售和健康服务的一类业务,其利润主要来自于医药产品进销差价。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及其旗下药店面向广大个体消费者提供医药零售服务。公司零售业务以差异化、专业化经营为发展路径,发展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慢病药店等特色药店,开展慢病管理等专业服务,近年来公司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互联网医疗、网上药店、处方外流等新业务,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构建“新零售”业态,推动零售业务的提质增利。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317.76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6.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6.49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6.07%。
3、医药工业
医药工业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研发业务。公司旗下目前拥有仙茱中药科技、仙茱制药、康晟制药、万通制药等制药企业,构成公司的医药工业体系。目前,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布局,开展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以及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现代中药产品生产研发。其中仙茱中药科技主要从事各类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业务,已能生产加工中药饮片1,100多个品种、8,000多个品规。仙茱制药主要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业务,目前已完成生产备案配方颗粒品种621个。万通制药和康晟制药主要开展中成药生产研发,旗下分别拥有复方金钱草颗粒、万通炎康片(胶囊)和安神养血口服液、归芪补血口服液等多个独家专利产品和知名品牌。2025年半年度,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329.99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4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2.76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95%。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已处在一个变革与重构的十字路口,传统的增长引擎动力减弱,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催生新的机遇。面对政策、市场变化和新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上下紧跟党走,坚持“稳中求进,协同创新”发展策略,一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标准,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稳住基本盘的同时抢占优质市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发挥“药械协同、批零协同、工商协同”优势,强化渠道资源共享,产业链协作,推动优质创新药械产品的引进和终端药械市场份额提升,加快自产工业产品的市场拓展,并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专业健康服务升级,积极打造“AI+医疗”全场景应用,以数字化、精细化、专业化、生态化、协同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传统业态转型和工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在医药批发端,公司以优质品种和增值服务突围,积极落地医院器械耗材SPD项目和院端AI医疗场景应用,持续提升客户粘性,提升药械市场份额的同时强化销售回款和控制账期。在医药零售端,公司强化加盟扩店,以批零一体化优势发展DTP业务,积极承接外流处方,在互联网医院和大数据、人工智能(AI)加持下强化慢病健康服务升级,大力发展B2B/O2O商城新零售业务,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新零售业态。在医药工业端,公司专注中药大健康领域,推动产品研发创新、产能和质控升级,强化自产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拓展,突破区域发展瓶颈。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78.78万元,同比减少3.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28.18万元,同比减少7.52%。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占公司收入较高的医药批发业务受医保控费下广西各医疗机构药占比控制趋严影响,医疗机构用药量阶段性下滑,同时集采品种的扩面,相关品种毛利下滑,同类非集采品种销量受到影响,且公司控制了部分超长账期医院的销售,从而导致批发业务销售下滑和毛利额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随着公司品种结构的优化,降本增效的推进,以及零售、工业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逐步消化行业政策影响,恢复稳健增长。
(一)医药批发板块
2025年上半年,带量采购品种进一步扩面,院端控费阶段性趋严,使得公司批发端市场规模承压。公司根据政策环境变化,一方面稳住集采品种存量市场的同时强化优质创新药和器械耗材品种的引进推广,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推动降本增效,持续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和数字健康项目,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并强化经营风险控制,强化超期欠款催收,促进回款与销售的平衡,提高销售质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5,082.2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7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38.9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1%。
1、稳中求变,持续优化品种结构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稳存量、抓增量、保利润”为目标,对国谈集采品种执行应采尽采策略,稳住集采品种存量市场基本盘,同时争夺潜力大、利润高的创新药区域经销代理权,发挥批零协同、药械协同优势,以专业团队跟进落地新品进院和药店渠道推广项目,从而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有效优化产品结构,并获得更多的销售支持,保证利润空间。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的第十批国家集采和广西跟标的六批省际联盟采中配送点击率96%以上。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上游供应商347家,供应商总数超过6,800家;新增品规数1,200多个,经营品规数达83,000多个;开发新上市药品109个,其中独家代理品种12个;独家代理品种合计380多个。公司已逐步形成以国谈集采品种为基本盘,创新治疗药、急救特药、器械耗材及自产品种协同扩面的品类体系,从而持续优化公司品种结构,既保证存量的增长,又通过优质新品的加持形成新增量。
2、数字赋能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发布“AI+医疗”全流程服务方案,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AI)赋能公司供应链服务升级。该方案是公司利用AI技术构建的院内外全场景的AI服务体系和智慧医药供应链、专业医药零售的智能应用矩阵。报告期内,在院端公司持续开展药械耗材SPD项目,并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医院诊疗服务、患者管理等工作,落地AI医疗场景应用,开发智能分诊导诊、辅助诊疗、检查报告解读、电子病历生成等多个智能模块,与公司药械分销、零售终端协同形成就医用药全环节的医药生态闭环,进一步稳固医院客户关系的同时提升公司药械市场规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器械耗材SPD项目医院5家,意向合作医院3家,累计已与区内超过40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SPD项目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器械实现营业收入124,915.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
3、数字赋能精细管理,强化风险管控,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积极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动物流数字化、AI化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已实施药品追溯码溯源管理,新增SPD移动端、手术跟台、物联网耗材管理等10项软件著作权,完成智能物流系统搭建,应用智能算法优化公司物流作业流程、拣货路径、装载规划,并完成智能零售仓的建设启用,该仓库通过智能机器人应用大大提升拣选效率,同时公司启动了数据治理与数仓建设、推动公司物流作业效率和准确度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零售业务发展尤其线上业务发展需要。此外,2025年公司继续强化风险管控,以实现高质量销售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策略,强化在销售规模大且回款优质的下游重点客户的深度开发,而对存在一定风险,账期偏长的客户适当缩减控制,持续提高公司高质量销售占比,推动销售与回款的平衡,持续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稳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
(二)医药零售板块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持续优化门店布局,强化品类管理,发展DTP、慢病管理等差异化业务,并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加快线上商城新零售发展,构建就医用药康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闭环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购药体系,落地新零售业态。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317.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6.4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0%。
1、加盟扩店,持续优化门店经营和品类管理,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以轻资产加盟方式开店布局,同时持续加大医保双通道、门诊统筹、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定点等资质覆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931家,期内新开门店35家(其中加盟店30家),关闭门店5家,其中医保药店845家,医保双通道药店91家,门诊统筹店433家,分别较去年末增加64家、1家、8家。在品类管理方面,一方面在电子处方政策落地,处方外流加速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协同优势,推动国谈集采品种、医保目录品种以及各类创新药、特药等差异化品种在门店的销售覆盖,积极承接医院流出处方;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挖掘慢性病关联品种、自产工业产品市场,并结合药店医美项目、体重管理项目等提升门店客流,推动个人护理类等非药品销售,形成新的毛利增加点。报告期内,受益于处方外流政策推动,公司DTP特药品种、处方药品种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自产工业产品在自有零售端销售额2,801.57万元,同比增长18.00%。
2、数字赋能专业慢病服务,积极打造DTP业务标杆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药店慢病管理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有温度的专业化慢病健康服务不断提升顾客健康消费体验,提升客户粘性。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专业慢病队伍建设和全员慢病健康管理能力提升,从现有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等慢病项目拓展到眼健康、肌肤美容护理、体重管理等健康问题。同时公司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健康管理,搭建慢病管理平台,打造医师与药师协同为院外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双师”服务模式,推出AI药师助手——“阿桂药师”,提供慢病建档、检测数据分析、健康咨询、用药跟踪体系、数字人回访和患者教育等一系列数字健康服务。最终与公司院端、供应链端形成“院端精准诊疗+药店智能照护+供应链高效支撑”的智能协同生态。在DTP业务方面,公司以DTP特药品种和专业服务为契机,以处方外延和医保双通道、门统政策落地为抓手,持续提升DTP业务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DTP药店191家,较去年末增长5家,DTP业务销售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11.73%。
3、强化新零售运营,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提升
消费者线上健康消费习惯的养成,处方药线上销售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推动网上药店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医药健康产品的特殊性、及时性需求和对专业化、本地化服务的要求,融合线上线下的O2O(即网订店取、网订店送)即时零售模式成为新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新零售运营,通过宣传推广88会员卡,丰富品种和会员权益以及开展“帮找药”等业务持续提升自营B2C\O2O线上平台——“桂中快药”私域流量,将线上消费需求与线下门店服务有机结合,提升门店客流和服务半径。同时,公司自建的互联网医院与实体药店购药配送服务、专业健康服务有效衔接,形成一站式“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报告期内,“桂中快药”商城88会员新开卡数量近50,000张,注册会员超百万人,B2C\O2O线上平台销售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1.30%。
(三)医药工业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研发创新、质控升级和落地智能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落实降本增效,并通过发挥工商协同优势和落地品牌运营推广战略,稳步拓展全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329.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2.7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2%。
1、中药饮片:创新丰富品类,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仙茱中药科技继续强化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工艺研究,持续提升质控能力和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在食品生产线建成投产基础上,强化药食同源领域产品研究,已投产五指毛桃薏苡茶、桑椹玫瑰茶、百合西洋参茶等9个代用茶配方,完成减肥茶、利咽茶、安神茶产品的研制,正在开展7款花类代用茶、11款功效性代用茶产品的研制工作。在质量控制方面,仙茱中药科技以检验中心通过CNAS认证为契机,通过越南的GMP符合性认证。在饮片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稳住广西区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在广西区外市场的布局,并通过数字技术优化排产、建立全链条质量监控和终端大数据分析,推动生产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仙茱中药科技实现营收36,677.05万元,同比增长20.59%。
2、中药配方颗粒:提高备案品种覆盖,积极拓展广阔市场
公司旗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仙茱制药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推进产品备案和市场拓展工作。截至报告期末,仙茱制药已完成621个品种备案,覆盖约94%的国标、省标品种,同时公司新增内蒙等备案省份,累计备案省份(直辖市)达17个。在产能升级利用方面,仙茱制药通过优化集中排产、车间实行计件考核等措施,提高单位工时生产效率,实现了能耗用量的下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产能规模可达1,500吨。在配方颗粒市场拓展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开发入院客户1,400多家,较去年末增加300多家,其中省外客户突破1,000家,二级以上医院客户330多家,涵盖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福建等地部分核心医疗机构。
3、中成药:N品协同全渠道推广,布局全国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成药领域持续强化核心品牌打造和产品适应症拓展研究、原有批文产品的恢复生产,挖掘更多优质单品,加快产品全国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复方金钱草颗粒治疗III型前列腺炎改良型新药研究、万通炎康片治疗痔疮改良型新药研究。恢复银翘解毒丸、逍遥丸等13个中成药产品的生产。在产能扩建方面,公司在玉林投资建设“玉林中药产业园项目二期之中成药生产项目”新生产车间已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公司力争年内正式投入生产,满足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造和全国市场拓展需要。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在2025年以中成药营销中心团队为核心持续推动落实“拳头+N品”品牌拓展战略,将复方金钱草颗粒——“金冲”品牌打造成为泌尿结石类中药头部品牌。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动复方金钱草颗粒(金冲)、安神养血口服液等拳头产品渠道布局,金冲产品铺货门店超过10万家,涵盖全国多家头部连锁企业。同时通过抖音、小红书品牌号运营强化品牌传播、价值推广,以线上牵引带动全域全渠道营销支持。公司以“金冲”为核心带动胃乐胶囊、安神养血口服液、祛瘀健脾茶、六味丸等N品品牌推广,拓展全渠道布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