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日收盘,ST泉为(300716)报收于11.1元,上涨1.74%,换手率5.18%,成交量8.3万手,成交额9227.62万元。
资金流向
9月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57.6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71.2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86.38万元。
9月1日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问:公司半年报有同期减亏,请详细说一下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答:2025年上半年在剥离橡胶业务的基础上,光伏组件价格同比下降,整体盈利能力偏弱,共实现营业总收入4620.40万元、同比下降68.28%,归母净利润-3679.45万元,同比上升(减亏)21.73%。
问:目前光伏几乎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公司为此做了哪些应对措施
答:(1)为补充流动资金,处置部分子公司资产,削减费用支出;(2)拓展新的业务线,如光伏EPC电站施工;(3)积极参与投标活动,开拓市场;(4)与违约债务的债权人充分沟通,降低违约、诉讼成本;(5)考察项目,为引进新战略投资人作准备。
问:近期国家多次重申光伏行业要反内卷,近期是否公司的经营情况有所改善,预期今年能否减亏或者实现盈利?
答:公司大力支持国家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号召,拒绝低价竞标,减少亏损订单,同步降低产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减亏21.73%,经营情况有所改善。全年数据尚不能确定,以2025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为准。
问:公司目前现金流有点紧张,后续有何应对措施。
答:(1)适时处置部分子公司资产,优化资金结构,积极开拓融资渠道,统筹资金安排,提高现有经营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确定资金来源、支付方式、支付安排等,保证公司生产活动正常进行。(2)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债务问题,未来将通过拓宽其他融资渠道、调整债务结构、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的方式积极筹措偿债资金,尽最大努力摆脱当前财务困境,争取早日妥善解决问题。
问:公司近期有签署重大合同,会对公司带来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答:公司近期公告了安顺光伏EPC工程中标项目,总合同金额11.25亿元,合同如能顺利执行,对公司本年度及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具体以实际执行情况及后续审计数据为准。
问:公司在光伏行业深耕多年,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答:公司于2023年转型光伏行业,新技术(HJT)不受国际专利影响,新设备历史包袱减轻,应变能力强。
(1)不断创新的研发实力
公司重视研发团队建设,泉为科技研究院聚焦HJT、钙钛矿技术发展,与南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已拥有30多项专利,产品获德国莱茵TUV、欧盟CE、CQC、TUV南德等权威认证。
(2)扎实稳定的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两大生产基地,分别于2023年、2024年建成投产,设计产能4GW,具备现代化设施、成熟工艺和资深管理团队。
(3)可靠兼顾适用性的产品系列
公司推出“泉耀”系列(陆地场景)和“虎鲸”系列(海上光伏场景)两大产品线。“泉耀”功率范围420W至750W,适用于户用屋顶、工商业屋顶、地面电站等;“虎鲸”采用玻纤增强聚酯复合边框,通过盐雾8级测试,封装抗水透能力提升10倍以上,2024年2月“虎鲸XII”通过南德认证,最高功率达742.7W,实测最高达752.3W。
(4)完善且可长效运转的质量控制体系
公司建立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涵盖供应商评估、物流品质控制、客户满意度管理等环节,提供25年产品质保和30年功率线性质保。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