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上工B股(90092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缝制设备及智能制造设备,业务还涉及商贸物流、汽车内饰件和轻型运动飞机等领域。公司生产的缝制设备包括工业缝纫机、家用缝纫机及特种用途工业定制机器等。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坚持全球化经营,对销售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分层次的专业化多品牌营销战略,以及对分布欧亚的公司生产基地进行梯度分工管理,以领先的技术占领缝制设备全球高端市场;同时在国内打造上海为研发和营销中心,并深化培育在江苏、浙江等地区的生产基地的经营模式。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海内外收购兼并及企业内部的重组整合,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但是由于受到下游主要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导致德国子公司与汽车安全件和内饰件相关的中厚料缝制设备和特种缝制工作站等相关产品客户订单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出现了经营亏损。公司已采取包括短时工作制、严格控制各类费用、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加快降低库存等措施,力求最大程度降本增效,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缓解短期经营亏损压力,维持公司整体经营稳定。
2、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C35)。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细分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纺织、服装和皮革加工专用设备制造(C355)中的缝制机械制造(C355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缝制机械行业290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88%;实现利润总额9.92亿元,同比增长30.95%;营业收入利润率5.92%,同比增长19.18%,较上年末提升0.39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服装类缝制设备主要客户所属的服装企业受到需求偏弱及外贸形势复杂影响,国内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纺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的数据,上半年,全国3.8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利润总额同比减少9.4%。同期,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较上年同期回落0.2百分点;受库存波动上升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同比分别放缓5.5%和4.8%;三费比例为6.6%,略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中厚料缝制设备主要客户所属的中国汽车行业环比同比双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产量增速较1-5月收窄0.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0.5个百分点;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海外子公司受下游主要市场欧洲汽车制造及皮革加工需求不景气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经营持续低迷。德国DA公司高毛利的中厚料类缝制设备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订单骤减,至今没有回升,产能利用率不足,制造成本同比上升,毛利率大幅下降。国内业务虽然总体盈利,但无法覆盖境外业务的亏损。SGIA公司的通用航空飞行器制造业务处于业务整合与产品生产恢复期,以及受支持国内生产基地建设投入等因素影响导致该业务目前尚处于经营亏损状态。上半年,公司重点围绕“全面质量管理”的经营目标,稳步推进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开展了降本增效、回笼资金、质量改进、产品创新、业务拓展、减员整合等多方面的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巩固落实降本增效保障现金流稳定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德国子公司订单出现大幅下滑,经营业绩承压。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力促业绩改善:在业务重整方面,公司对严重亏损的德国子公司实施大幅度减员增效重整措施,着力压降成本,控制费用,进一步推进产品制造的成本梯度转移;在运营成本方面,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引入竞价机制,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减少库存积压;在组织架构方面,公司集中统一管理,共享行政财务资源,并通过扁平化组织架构整合职能相近的部门,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在预算管理方面,公司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企业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将这一原则贯穿制造业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通过建立质量文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利用质量工具和技术方面持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得到大幅提升,上工浙江的整机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8.1%,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已得到客户认可,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3、整合全球营销网络优化资源配置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重要市场,加速营销网络布局落地,并着力实施多品牌本地化管理策略。
通过明确品类与区域管理的矩阵式职责划分,强化关键市场本地化人才配置,优化经销商网络管理及激励体系,有效促进品牌间协同,杜绝内部消耗。公司深度整合下属各品牌并依托DAP营销网络平台,实现全球资源的协同共享与高效发展。
4、促进中德技术合作提升制造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研发中心与德国创新中心的技术协同优势,通过中德联合研发与资源共享机制,持续提升整体制造工艺水平。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加速德国子公司技术在国内的转化应用,依托本土成本优势推动技术落地,加快产品国产化进程;二是深化双边技术融合,通过人才交流、联合培训等形式促进技术纵深合作,驱动缝纫设备创新升级。在此过程中,公司同步培育了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本土化工程师团队,为国产化技术落地与自主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5、加快多元化布局发展开拓新领域
公司以“连接工艺技术,发展优质生产力”为战略核心,持续推进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的相关多元化布局。报告期内,公司联合威海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了上工飞人通用航空(威海)有限公司,该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完成对美国ICON及德国FlightDesign公司资产收购后,对国产化制造体系整合的深化,即通过国产化生产显著改善过往高成本、低效率的痛点。新公司聚焦轻型飞机及碳纤维复材结构件制造,既是公司基于“连接工艺”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重要落子,也是对现有材料工艺技术与制造能力的战略性延伸。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