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欧莱新材(68853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属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1.3电子核心产业”之“1.3.2新型显示器件”之“新型显示材料”之“高纯度靶材”。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子行业“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为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规定的鼓励类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3新材料产业”之“3.2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之“3.2.9其他有色金属材料制造”之“3.2.9.2高性能靶材制造”。
作为各类薄膜工业化制备的关键材料,溅射靶材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新能源电池、低辐射玻璃等领域,各应用领域对溅射靶材的制备技术、产品性能等要求各异。
平面显示是溅射靶材需求规模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溅射靶材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和触控屏的生产制造环节。镀膜是现代平面显示产业的基础环节,为保证大面积膜层的均匀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几乎所有类型的平面显示器件都会使用大量溅射靶材来制备各类功能薄膜,电视、电脑、手机、车载显示屏等终端产品的很多性能如分辨率、透光率等均与溅射薄膜的性能密切相关。近年来平面显示产业链呈现出向中国大陆加速转移的趋势,国内平面显示领域溅射靶材仍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溅射靶材是制备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核心材料之一,溅射靶材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环节。集成电路中每个单元器件内部由衬底、绝缘层、介质层、导体层及保护层等组成,其中介质层、导体层甚至保护层均需用到溅射镀膜工艺。自集成电路出现以来,集成电路产业一直遵循“一代装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模式快速发展,近年来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芯片尺寸不断缩小,对制备集成电路的溅射靶材性能要求亦越来越高。
太阳能电池是溅射靶材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应用领域之一,溅射靶材主要用于制备薄膜电池背电极以及HJT太阳能电池导体层。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加大力度扶持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从早期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太阳能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溅射镀膜工艺是薄膜电池首选的制备方法。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HJT太阳能电池技术等新兴太阳能电池技术不断涌现,太阳能电池的大幅应用及推广将推动溅射靶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新能源电池处于新能源产业链的中游,是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锂离子电池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早期锂离子电池多采用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压延铝箔、铜箔作为正负极集流体。随着技术工艺的发展,电解铜箔以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逐步替代压延铜箔。复合集流体是以PET等高分子材料膜层作为基膜,经过真空镀膜等工艺,将其双面堆积上铜、铝分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势,未来将替代传统集流体,发展成为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主流产品,符合新能源电池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轻量化等发展趋势。溅射靶材是复合铜箔、铝箔生产制备中的必备原材料,主要应用于磁控溅射过程中,其纯度要求一般在4N以上。
此外,溅射靶材亦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玻璃镀膜、装饰镀膜、工模具镀膜等领域。相对于平面显示和集成电路领域而言,信息存储、玻璃镀膜、装饰镀膜等领域对溅射靶材纯度、晶粒晶向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均较低,在满足产品品质及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更关注成本、产能规模、供货稳定性及交期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欧莱新材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多种尺寸和各类形态的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ITO靶和TCOM靶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显示、触控屏、建筑玻璃、装饰镀膜、集成电路封装、新能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是各类薄膜工业化制备的关键材料。
公司主要代表性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超视界、彩虹光电和深超光电等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主流厂商,超声电子、莱宝高科、南玻集团、长信科技和TPK(宸鸿科技)等知名触控屏厂商,AGC(旭硝子)、南玻集团和旗滨集团等建筑玻璃龙头厂商。此外,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断拓展产品应用范围,目前已进入越亚半导体、SKHynix(海力士)等知名半导体厂商的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供应体系和宝明科技、万顺新材等新能源电池复合集流体正负极材料和镀膜设备核心厂商的供应链,并应用于国电投、中建材、华晟新能源等厂商的太阳能电池中。
2、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多种尺寸和各类形态的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ITO靶和TCOM靶等,除上述产品外,公司其他类靶材包括铝钕合金靶、锌锡合金靶、硅铝合金靶、镍铬合金靶、钛靶等近40种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合金靶材和陶瓷化合物靶材。公司主要产品综合性能突出,纯度、致密度、晶粒度、绑定焊合率等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认可度。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主要原材料适当备货的采购模式,综合考虑各类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情况、库存情况、运输时间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确保公司原材料保持合理的安全库存。
公司制定了供应商评审制度,供应商与公司开展合作前,均需通过评审。公司采购部及相关需求部门根据采购需求提出候选供应商名单,并在必要时召集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评审小组,对潜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产能、技术实力和成本效率等进行评审,通过后方可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公司每年对合格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货及时性、售后服务情况等进行考核,及时调整合格供应商名单。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已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效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针对各类主要原材料,公司同时向多家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为原材料采购提供了多种的备选方案。
公司各部门根据需求情况向采购部提出采购申请,采购部和计划物控部综合考虑市场价格情况、库存情况、运输时间等因素,共同制定采购计划。公司采购部选取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供应商根据订单情况向公司报价,采购部结合产品质量、市场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议价,确定采购价格,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直接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供应商根据采购合同或订单约定的交期向公司交付原材料,验收合格后完成入库。公司与供应商对账后,供应商向公司开具发票,采购部发起付款申请,经审批通过后向供应商支付采购款项。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与提前备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为保障按时交付产品,公司通常综合考虑客户订单、需求预测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提前排期进行生产和备货。
公司生产方式主要为自主生产。公司销售部根据客户订单、需求预测等情况向计划物控部提交产品需求量、交付期限等信息,计划物控部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并向仓库和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仓库安排原材料或半成品投入生产线,生产部合理调配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源,组织实施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并提升产品良率,公司在各关键生产工序环节均进行质量检验。产品生产完成后,经品质部质量检验合格后入库。
除自主生产方式,公司还存在外协生产方式。公司计划物控部根据生产需求向采购部提出委外加工申请,采购部结合加工能力、报价情况等合理选择外协厂商,并与其签订外协加工合同。仓库管理人员向外协厂商发出委托加工产品,外协厂商加工完成后,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入库。公司已经掌握了高性能溅射靶材生产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全流程生产加工体系,可通过合理调配生产资源开展柔性化生产。出于经济性考虑,公司将少量工序委托外协厂商加工,能够充分利用专业化协作分工机制提升成本效益。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主要通过参加行业展会与专业论坛、主动商务拜访、客户推荐等方式开拓客户。公司与客户确立初步合作意向后,需先通过客户严格的产品认证流程,方可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向其批量供货。
一般而言,客户的产品认证流程主要包括供应商初步评价、技术能力评价、首套产品测试、小批量测试等步骤。供应商初步评价和技术能力评价主要对公司设备、产能、组织架构、业务规模、经营情况、产品性能、产品价格、技术团队、研发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客户评价后,公司向客户提供首套产品供其进行可靠性测试,首套产品测试通过后进入小批量测试阶段,即对产品进行稳定性测试。完成小批量测试后,公司获得批量供货资质。
公司销售部定期收集市场及客户信息,在接到客户向公司下达的批量采购订单后,公司销售部与计划物控部对订单交期进行评审,并与客户就订单交期、运输方式、交付方式等达成一致。公司向客户交付产品后,销售部持续跟踪客户的产品使用状况,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售后服务。
4、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专注于高性能溅射靶材领域内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发创新,现已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研发管理体系。公司研究院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根据客户对溅射靶材的技术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类型,研发适配于客户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公司亦高度重视行业前沿领域的技术研究,持续探索研究溅射靶材及相关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与产品,保证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产品研发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研发立项、设计开发、样品试制、首套产品测试、验证评审、小批量测试、研发结项。
公司研发人员根据客户需求或市场需求确定产品或工艺的研发方向,提交《立项申请书》,并经研究院负责人审核、内部专家评审、总经理审批后,研发项目正式立项。立项通过后,研发人员根据研发项目内容,开展相关技术和工艺研究工作,设计开发符合需求的溅射靶材,并试制样品,检测样品的性能指标,出具样品检测报告。
样品成功试制后,公司将首套产品送至客户处进行产品认证。产品认证过程中,公司研究院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为客户解决溅射靶材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溅射靶材在客户产线中的应用,并根据上线验证情况,通过调试设备、调整技术与工艺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改善产品工艺和性能指标,提升溅射靶材和客户产线的适配性。
首套产品通过客户产品认证后,公司将根据客户订单情况进行产品小批量测试,进一步评估是否满足客户生产需求,小批量测试完成后,研发人员提交《项目结题报告》,经内部审批通过后,研发项目正式结项。
5、特殊经营模式
溅射靶材的应用系根据磁控溅射原理,在被溅射的靶材和基板之间施加一个正交磁场和电场,将对应磁场线上靶坯原子轰击至基板表面积淀成膜。因此,溅射过程中仅位于磁场线上的靶坯可有效利用,消耗更快。受电磁场分布影响,平面靶在溅射过程中会形成“跑道”状的刻蚀环,跑道之外的位置溅射消耗较少,靶坯利用率一般较低;旋转靶在溅射过程中,靶材可绕固定条状磁铁组件旋转,靶坯表面可被均匀刻蚀,靶坯利用率通常较高。为防止靶材被击穿导致产品覆膜不完整或不均匀,客户通常会在靶材未完全消耗时停止使用,靶材溅射后剩余部分称为“残靶”。
为简化管理、提升交易便捷性,通常显示面板厂商等下游客户会与供应商约定在溅射靶材使用完毕后由靶材供应商免费回收残靶,并由供应商自行处理,残靶的价值在双方确定溅射靶材销售价格的过程中已予以考虑,该处理方式系溅射靶材行业惯例。
(四)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地位和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规模较大的高性能溅射靶材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ITO靶和TCOM靶等多种尺寸和各类形态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综合性能突出,纯度、致密度、晶粒度、绑定焊合率等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钼铌合金靶材、氧化铌靶材、钼管靶材分别于2017年、2018年、201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2019年公司旋转铜靶、旋转铝靶获得“2018年度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突出贡献奖”,2020年公司G10.5平面铜靶获得“2019年度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突出贡献奖”,2021年公司G8.5代平面铜靶材、大尺寸钼铌平面靶材被认定为“韶关市高新技术产品”,2023年公司TFT高纯铝旋转靶材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平板显示用铜靶材被评为“2022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钼基合金靶材获得“2022年度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贡献奖创新突破奖”并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2023年东莞欧莱TFT高纯铜靶材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央财政支持第二批重点“小巨人”企业,2022年公司获得韶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韶关市政府质量奖”,2024年公司被韶关市人民政府评为“创新突围企业”,同年公司荣获维科杯OFweek2024太阳能光伏行业“最具成长力企业”奖,2025年荣获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SDIA二十周年优秀企业”奖、并被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授予2025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突出贡献奖”。子公司东莞欧莱2022年和2023年分别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坚持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战略驱动力,不断投入研发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在溅射靶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创新,目前已形成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广泛运用于主营业务产品中。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公司已实现G5、G6、G8.5、G8.6、G10.5、G11等世代线半导体显示用溅射靶材的量产供货,公司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和ITO靶等主要产品已批量运用于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超视界、彩虹光电和深超光电等下游知名半导体显示面板厂商TFT-LCD产品中,并进一步开拓了在MiniLED和MicroLED等新型半导体显示产品中的应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欧莱新材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全面贯彻“以屏为依托,多前沿领域深入发展”的战略方针,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扩大现有生产制造规模,积极布局上下游高性能金属、前沿科技领域(集成电路磷铜阳极、无人机超细高导线束、大数据冷却设备部件<如液冷铜管>、机器人关节精密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等)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拓展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巩固并持续提升公司高性能溅射靶材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稳步在高性能金属、前沿科技领域发力、突破,力争成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知名厂商。
(一)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44.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2.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4.22%;主要系人员薪酬及折旧费用增加、日元汇兑损失增加所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24680.4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948.37万元。
(二)报告期内重点工作回顾
1、业务拓展维度:巩固原优势、拓宽新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对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ITO靶、TCOM靶等的推广力度,积极开拓产品在半导体显示、硅基显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与封装等新型领域的应用场景。其中,显示领域,G8.5代线铜制程粘附阻挡层多元钼合金靶材已通过客户批量测试验证,实现批量供货;铝制程多元合金靶材根据客户产品升级要求完成了薄膜级功能化设计和靶材配方优化,已通过客户端量产测试验证,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太阳能光伏领域:RPD/PED技术用ICO/IWO颗粒靶已进入客户测试验证阶段,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用OMHT高效靶正交付客户量产线,进行首批量产验证。
集成电路与封装领域:多套高纯铝靶材已交付芯片客户,处于上机验证阶段;高纯铜靶材处于待交付状态;公司已经进入国内知名集成电路厂商供应体系,即将交付首套高纯铜靶材。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还向高纯材料领域积极拓展,公司高纯微晶磷铜球、高纯无氧铜材料等创新产品已生产批量产品,其中汽车印刷电路板用微晶磷铜球通过客户验证,公司产业链上游业务拓展积极推进。
2、技术研发维度:专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
公司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高性能靶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高纯材料研发中心、薄膜技术研发中心、检测分析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围绕高性能溅射靶材、高性能金属、前沿科技领域(集成电路磷铜阳极、无人机超细高导线束、大数据冷却设备部件<如液冷铜管>、机器人关节精密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等)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业务布局,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G8.5、G10.5平面高性能硬铜靶材研发成功,批量验证通过;G5.5大尺寸平面高性能硬铜靶材研发成功出货,内部检测合格,客户验证中;氧化铟干法制粉设备研发项目已研发出样机并在持续改进,设备和工艺调试已初步制备粉末产品小样;公司深度参与了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HJT技术全研发周期,成功研发出高性能铜栅线异质结专用铜靶(C-HJT靶材),主要应用于铜栅线水电镀铜种子层的磁控溅射镀膜环节。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的《氧化锌铝靶材》(GB/T45130-2025)国家标准获得批准发布,为促进靶材行业的发展再添新彩;此外,公司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公司持续重视科技研发投入,本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为1094.1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3%。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137项有效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05项,形成覆盖公司产品各个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体系,对公司现有的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项目建设维度:围绕战略布局,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乳源“欧莱新金属材料基地建设项目”(2024年广东省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已完成主体、防雷、消防、规划联合验收和竣工验收备案,目前正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此外,生产设备也正陆续到货,其中包括全国同行业最大的挤压机之一5500吨挤压机,准备进行安装调试。
此外,公司溅射靶材扩产技改项目厂房已顺利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安装及厂区配套设施施工;
公司明月湖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投资协议已签署,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1.08亿元,目前明月湖半导体材料产业园一、二期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招拍挂程序。
4、资本市场维度:加强投关管理,维护公司市值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构建与投资者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向投资者展示公司核心价值。公司积极通过2024年度权益分派、信息披露、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问题公开回复(14次)、联合广发证券韶关营业部、个人投资者组织举办“投资者为本投教公益行走进上市公司欧莱新材”投资者教育及交流活动、接听投资者来电(49次)、公司新闻报道等方式,传递公司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确保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
5、品牌影响维度:锦上添花,全方位提升公司影响力
(1)2025年1月,公司荣获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SDIA)“二十周年优秀企业”。
(2)2025年4月,公司组建申报的“韶关市集成电路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韶关市科技局专家评审认定。
(3)2025年4月,公司在韶关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暨第五届“韶关工匠”发布仪式中荣获韶关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25年“韶关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4)2025年6月,公司荣获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游拓展业务,通过实施乳源“欧莱新金属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深入研究高性能金属材料提纯技术与生产工艺,加快推进高纯微晶磷铜球、高纯高导铜排、高纯无氧铜杆、铜及铜镍合金管、白铜合金管以及高纯无氧铜材料等铜及铜合金产品的生产线建设。目前该生产基地已完成竣工验收,正加快引进各项生产设备并进行调试,争取尽快实现量产供货。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企业的产品体系,为公司业绩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在现有高性能溅射靶材的基础上向上游延伸产品价值链,提升公司产品能够全产业链供应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突破技术和优化工艺,大幅降低平面显示面板产业链成本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在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ITO靶和TCOM靶等多种类型溅射靶材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部分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可实现最高标准已超过国内外主要溅射靶材企业公开披露的同类产品指标,产品综合性能与国外溅射靶材厂商同类产品性能基本相当,充分满足了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在平面显示用溅射靶材等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与国外溅射靶材厂商同类产品相比,公司产品成本优势突出,溅射靶材价格低于国外溅射靶材厂商同类产品价格,以公司首套通过下游显示面板厂商验证的溅射靶材为例,公司旋转铜靶、旋转铝靶价格与国外溅射靶材厂商同类产品价格相比低15%左右,钼铌靶价格低40%左右,价格优势明显。
受国际大型溅射靶材厂商的技术封锁和国内溅射靶材行业起步发展较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平面显示、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应用领域制造厂商对上游关键材料溅射靶材的采购长期依赖国外溅射靶材厂商,相关应用领域厂商在与国外溅射靶材厂商的商务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报价,生产成本较高。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工艺研发,打破了国外主要溅射靶材企业在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垄断,不断优化生产工序,提高溅射靶材成材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有效地控制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仅能够配合下游客户根据行业周期变化和终端市场情况进行供应调整,还能够针对全行业的成本控制需求进行产品或技术升级,大幅降低平面显示行业产业链成本,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2、技术研发实力领先,构建自主可控、创新性强的核心技术壁垒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通过持续不断投入研发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形成了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公司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高性能靶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韶关市集成电路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高纯材料研发中心、薄膜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实验室,曾承担了“高性能氧化物TFT材料与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多个国家、广东省、韶关市重点专项项目、研发计划或专项资金项目。公司始终聚焦于新材料及相关工艺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现已构建起自主可控、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树立了知识产权壁垒。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37项有效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05项,涵盖了公司产品的各个关键技术领域。
在平面显示领域,公司成功研制出适用于平面显示高世代线的钼管靶材,创新性地采用热等静压特殊处理等核心技术工艺制备适用于高世代线的钼靶,突破了大尺寸靶材对大型设备的依赖和国外溅射靶材厂商的技术限制,显著降低了资本投入门槛,实现了国产替代,该产品于201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2022年,公司在钼合金靶材上进一步突破,成功开发出满足8K超高清显示所需钼合金膜层的原材料配方,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下游显示面板厂商铜制程高世代产线,应用该膜层材料可有效阻挡铜原子热扩散,提升并保证铜制程图形化精度,满足8K超高清显示所需膜层的高导窄布线等特性需求,该项创新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世代高清液晶显示的高纯多元合金溅射镀膜材料”和“高世代高清液晶显示用高纯多元合金旋转溅射靶的生产工艺”,相关产品于2023年获得“2022年度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贡献奖创新突破奖”并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在光伏靶材领域,公司成功研制出太阳能电池用TCOM靶,该靶材可用于制备HJT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透明电极,具有透光率高、导电性能优、稳定性佳等特点,是低成本替代现有高铟靶材的良好材料,有望打破国外公司对高端光伏靶材的技术和市场垄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的TCOM靶已成功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批量交货。
3、客户认证优势明显,与下游知名头部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
高性能溅射靶材是各类薄膜工业化制备的关键材料,是客户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客户通常采用严格的认证机制选择溅射靶材供应商。供应商必须满足客户对溅射靶材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客户的产品认证流程,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获得向其批量供货的资格。一般而言,客户的产品认证流程主要包括供应商初步评价、供应商技术能力评价、首套产品试制、小批量测试等步骤,认证流程较为繁琐,从首套产品送样客户到产品批量供应的时间周期在6-24个月左右,认证周期较长。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溅射靶材供应商需按照显示面板厂商的不同显示面板生产线分别独立进行产品认证。此外,若溅射靶材供应商更换重要原材料,客户通常会要求重新进行产品认证。因此,溅射靶材供应商一旦通过客户的产品认证,成功导入客户生产线后,将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G8.5旋转铜靶和旋转铝靶在国内首家通过客户验证。凭借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与配套服务,公司已通过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超视界、彩虹光电、深超光电、超声电子、莱宝高科、南玻集团、长信科技、TPK(宸鸿科技)和旗滨集团等多个不同下游应用领域知名头部客户的产品认证,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建立了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具备明显的市场先发优势。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稳定的产品供应和建立的市场口碑,公司赢得了下游应用领域内多家知名头部客户的信赖与长期合作,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与不同下游应用领域知名头部客户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有利于公司及时获取下游市场动态信息,了解溅射靶材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知名头部客户的需求动向,提前进行产品研发布局,保持持续领先的行业地位,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拓展优质客户资源,提升市场份额。
4、主要产品综合性能突出,全方位满足不同下游客户差异化需求
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强,经过多年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已形成丰富的产品体系,主要产品涵盖多种尺寸和各类形态的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和ITO靶,并可根据下游客户需求提供近40种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合金靶材和陶瓷化合物靶材。公司主要产品综合性能突出,纯度、致密度、晶粒度、绑定焊合率等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在平面显示领域,公司G8.5旋转铜靶和旋转铝靶系国内首家通过客户验证的旋转靶,已实现G5、G6、G8.5、G8.6、G10.5、G11等世代线半导体显示用溅射靶材的量产供货。公司多项产品对境外厂商形成了进口替代,为实现我国显示材料国产配套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与研发能力,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曲线,持续提升溅射靶材的各项核心技术指标。在与下游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公司充分利用本土服务优势,能够快速为客户交付溅射靶材,并能够根据客户各产线的实际情况和溅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调试设备、调整技术与工艺以进一步优化改善产品工艺和性能指标,大幅提升了公司溅射靶材和客户产线的适配度,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持续深化。在平面显示领域的基础上,公司加大了在新型显示、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太阳能电池、高纯金属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不断拓展产品应用范围。公司部分产品现已进入越亚半导体、SKHynix(海力士)、宝明科技、万顺新材、国电投、中建材、华晟新能源等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知名客户的供应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结构,提升了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全方位满足了不同下游客户对溅射靶材的差异化需求。
5、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参数,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对溅射靶材生产过程及工艺技术不断进行改良和突破,进而持续提升产品的品质。溅射靶材生产加工涉及工艺环节较多,流程较为复杂,对靶材设计、微观结构、粉末制备、靶材成型、温度、压力等各项工艺参数要求较高。公司能够根据客户对靶材纯度、致密度、晶粒度、绑定焊合率等性能指标的要求,自主进行产品工艺路线设计与优化,调动设备组合进行柔性化生产,并通过对生产技术、设备工艺的持续优化,有效确保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高效衔接,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并充分保障了产品的准时交付。
自设立以来,公司秉持着“品质至上、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在产品研发、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各个环节均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充分保证了公司各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根据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品质控制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各生产工序均设置了严格的作业标准。公司建立了业内领先的溅射靶材检测分析中心,配备了激光粒度仪、比表面积仪、光谱仪、台阶仪等专业的分析检测设备。质量体系及检测分析中心的运行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产品持续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对溅射靶材的技术规格要求,获得了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下游知名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
6、核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持续推动核心技术工艺的创新和突破
公司技术团队由多名金属材料、难熔金属和合金材料、陶瓷化合物材料等溅射靶材领域的资深技术研发人员组成,对溅射靶材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理解透彻,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76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2.71%。公司技术团队专业结构搭配合理,覆盖了金属提纯、结构设计、晶粒控制、粉末制备、气氛烧结、包套、挤压成型、机加工、绑定、清洗包装等溅射靶材生产加工的各个工艺环节,能够快速响应下游市场及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为下游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开发方案。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10年以上的新材料行业相关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在溅射靶材方面拥有丰富的溅射靶材理论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经验,曾参与国家重点专项项目“高性能氧化物TFT材料与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子课题“量产线用氧化物靶材研制”,主持“超高纯铝靶材研发与制备”等重点领域研究计划项目,带领技术团队获得多项奖项荣誉。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团队保持稳定,未发生变动。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成员间分工合理、配合默契,保证了公司技术研发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高效运行,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在各类型溅射靶材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夯实了在溅射靶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设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性能溅射靶材领域内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发创新,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主要产品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ITO靶和TCOM靶等溅射靶材的核心技术均通过自主研发取得。公司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形成了集基础研究、结构及配方设计、应用技术开发和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核心技术体系,核心技术涵盖了变形加工、热处理、晶粒细化、电子束焊接、粉末制备、靶材成型、烧结、机加工、绑定、清洗包装等溅射靶材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制定了《保密管理办法》《研发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等,并于2019年10月10日取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于2022年10月通过复审。公司各项核心技术均已申请专利并获授权,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均已签署《保密、知识产权与不竞争协议》或《员工保密/禁业合同》,对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期间及离职后的保密、竞业限制等相关事项均进行了严格约定,有力地保障了公司核心技术的安全性。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高性能溅射靶材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创新,培养了一支高水平且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研发团队,并不断吸收优秀高端人才充实研发队伍,现已掌握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37项有效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05项,覆盖溅射靶材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
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产品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发成果还包括:
(1)G8.5阻挡层靶材已通过客户批量测试验证,实现批量供货。
(2)铝系电极薄膜用合金靶材工艺优化,已通过客户端量产测试验证,并获授权发明专利。
(3)G8.5钼基合金靶材已通过知名客户批量测试,批量供货中。
(4)OMHT高效靶客户正在进行量产验证,ICO/IWO颗粒靶已进入客户测试验证阶段。
公司参与制定的《氧化锌铝靶材》GB/T45130-2025国家标准获得批准发布,为促进靶材行业的发展再添新彩,同时也有助于我司进一步掌握更多的自主可控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此外,公司研究院注重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交流,依托公司全面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研发基础,积极开拓相关材料制备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解质栅极晶体管作为低功耗驱动平台在柔性传感器件、人工电子皮肤、仿生神经网络等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探索。公司研究院卢宽宽博士以合作作者身份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的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C》上。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44.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2.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4.22%。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24680.4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948.37万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