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广州港(60122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以码头建设运营和港口物流为主业,主要业务覆盖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商品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以及物流、代理、贸易、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2025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结构调整的压力,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总体稳中向好,生产与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运行指标高于预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季度观察,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第二季度增长5.2%。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二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5%。全国外贸展现较强韧性,实现量稳质升的显著成效。
国内生产总值高于预期为港口行业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上半年全国港口生产整体呈现出“平稳增长、结构优化、韧性十足”的态势。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25年1-6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0%,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4.7%。分结构看,内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0%,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同期,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6.9%,增速远高于货物吞吐量整体水平;其中,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4.0%和8.9%。从我国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下降2.7%及外贸集装箱量的强劲增长(+8.9%)与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平缓增长(+1.8%)对比来看,我国出口货物的“价值密度”正在快速提升,出口的货物正从传统大宗商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快速转型。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市工作要求,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高水平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枢纽+通道+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任务。2025年1-6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87亿吨,同比增长2.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40.4万TEU,同比增长9.5%。完成营业总收入69.09亿元,完成利润总额8.53亿元。
1.聚焦港口生产,助推航运枢纽能级再上新台阶
集装箱业务提质增量。公司紧抓南沙港区发展机遇期,持续优化航线布局,充分释放各码头作业效能,促进集装箱业务量持续攀升。货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集装箱占比超过50%。报告期内,净增7条外贸班轮航线,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224条,其中外贸航线179条。外贸集装箱累计完成689.8万标箱,同比增长21.4%,其中南沙港区增幅达25.5%,增速领跑全国沿海主要港区。
散杂货业务稳序发展。针对终端需求疲软、周边港口竞争加剧等问题,公司下属各码头加强市场研判,优化货源结构,稳固重点货源,同时抢抓全球市场结构性需求的机遇,提升外贸出口货量。上半年,外贸煤炭、外贸钢材、外贸商品汽车同比分别增长18.6%、226.10%、4.9%。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国内需求变化影响,粮食、纸浆、砂石同比分别下降4.5%、10.9%、18.3%。
2.拓展综合物流,加快实施“枢纽+通道+网络”战略
公司加大物流产品创新力度,打造发布“长江经济带-广州港-东南亚”海丝电商快线、“湘粤海丝”全程物流产品。深化“三港一航”“两港两航”等合作,联合沿海主要港口、重点船公司打造多条南北精品航线产品,持续巩固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地位。通过统筹南沙港铁路、穿梭巴士支线网络、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北区、南区等资源,增强海铁联运、江海联运通道建设,持续深化“枢纽+通道+网络”布局。海铁联运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加速打造中西部国际陆海大通道。“湾区一港通”覆盖20个港口及4个内陆场站,带动提升南沙港区枢纽功能。报告期内,完成海铁联运量31.5万标箱,同比增长23.0%。累计开通39条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设内陆港及办事处37个。穿梭巴士业务保运力、保服务,增强珠三角、粤东西北以及北部湾港与南沙港区联动,累计完成106.7万标箱,同比增长5.9%。
3.推进重点项目,筑牢港口发展坚实根基
公司稳步推进重点项目的前期报批、在建及续建各项工作。南沙港区五期工程获得项目核准,部分工程招标工作正在推进中。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已完成陆域吹填施工,正推进地基处理及水工结构施工。南粮筒仓三期工程立筒仓进入重载调试阶段。南沙国际港航中心正推进桩基础及基坑支护施工。揭阳大南海通用码头正在推进水工结构施工,液体散货码头正在推进水工主体结构、工艺设备采购及安装施工,LPG码头正在推进码头上部结构施工。新沙港区1-5号泊位改扩建工程项目环评、用海、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获得批复,并完成施工招标工作。
4.强化管理提升,提高企业规范运营水平
聚焦主责主业和突出问题,公司积极推动实施高质量发展工作,深化改革与发展融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和选任机制,优化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结构与配置,重构“1+2+N”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修订《公司章程》等17项制度,夯实内控、合规管理。大力加强财务管控,严格实施预算指标考核管理。全面推进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开展“成本管理年”活动,推进应收账款与存货规模压降工作。拓宽资本市场融资路径,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战略性优化既有债务结构,显著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财务稳健性。
5.驱动科技创新,增强智能港口核心动能
公司加快科技型港口建设,制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作任务。发布“穗港云”“数通闸口”等服务产品,加快推动数字科技赋能港口高质量发展。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开展科技奖评比,下达70项科技项目计划,计划研发投入达6491.8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项,创历史新高;公司7个项目获评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
6.推进绿色转型,塑造生态港口鲜明特色
公司全面提速绿色港口的建设步伐,进行干散货码头绿色转型发展研究,确定了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干散货码头作业现场环保管理。组织开展环保行动月活动。优化港口能源结构,新建3套岸电设施,1艘纯电动拖轮完工并交付使用,2艘纯电动内河集装箱驳船开工建造,多家码头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运营。南沙二期通过“四星”级绿色港口现场评审,南沙四期入选广州市十大减污降碳案例。积极开展绿色发展示范点建设及推广,评选16个绿美港口亮点项目,努力营造整洁文明的港区环境。
7.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党业融合强大合力
公司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巩固思想理论根基,持续增强管党治党能力。对照公司重点工作,聚焦改革增效、创新提质发展方向,制定党建赋能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深入开展“组织力深化”专项行动,深化“领航先锋”工程,实施“书记项目”“头雁项目”“先锋项目”共261个。开展“红心耀海港”党员示范引领工程。不断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推动公司向港口型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强大动能。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实施《南沙方案》等国家战略,广东省颁布《广东省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广州市深入推进《广州港口与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南沙自贸区税收优惠和航运金融创新政策持续发力,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公司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2.优越的区位优势
广州港位于中国的“南大门”、珠江入海口,港口自然条件优越、岸线资源丰富,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腹地广阔,涵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区域。向内,通过珠江水系内河网络和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与经济腹地相通;向外,经伶仃洋出海航道与我国沿海及世界各大港口相联。其中,水路:珠三角河道纵横交错,航运资源条件优越,拥有“江海直达,连通港澳”的得天独厚航运条件。铁路:南沙港站、南沙港南站一体化运营,南沙港区铁路发运量逐年上量。公路:通过105、106、107等国道,广深、广佛、广东沿江高速、京珠、深中通道等高速公路网,华南快速干线、南沙港快速路等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状公路集疏运网络。
3.强大的枢纽功能
公司与全球前二十名班轮公司开展合作,全球三大集装箱联盟齐聚南沙港区,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国内及世界主要港口,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港区与全国铁路、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多式联运优势。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共有集装箱航线224条,其中外贸航线179条;运营“穿梭巴士”航线73条,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集散中心,向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辐射的服务网络;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9条,连通湘、赣、鄂、云、贵、川等内陆腹地,通达欧洲、中亚等境外地区。目前,广州港已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同时也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非洲航线核心枢纽港。
4.领先的行业地位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规模大、功能齐全的码头运营商,具备各类大型船舶的靠泊能力,拥有完备的综合货物处理体系及配套设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保持全球港口前列,在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全球主要港口远洋班轮在港停时排名中位居前列。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与船公司、货主、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具备强大的航运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广州位居全球第12位,国际影响力排名靠前。
5.高效的经营管理
公司秉承“世界大港、服务世界”的企业理念,积极对标世界一流港口,致力于建设效率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平安港口,不断提升港口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