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广东明珠(60038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铁矿石价格行业周期及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铁矿石矿床赋存状态不同,铁矿石开采方式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技术稳定、成熟,成本较低,而地下开采技术则相对复杂。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矿产行业的飞速发展,采矿工艺技术随之快速进步,我国目前采矿方法及工艺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碎、遴选、浮选、重选等加工程序生产出来的铁精粉、球团是冶炼钢铁的主要原料,也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大宗商品,其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状况、汇率、海运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且铁矿生产处于钢铁产业链的前端,受下游钢铁行业影响较大,而钢铁行业与宏观政策、经济周期密切相关,铁矿石生产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
国内铁矿石企业主要分为钢铁集团下属的铁矿石企业和独立的铁矿石企业(含综合性矿业企业下属铁矿石生产主体)。钢铁集团下属的铁矿石企业生产的铁矿石产品主要满足集团内部炼铁所需,很少对外销售。独立的铁矿石企业则主要向钢铁企业供应铁矿石产品。由于我国铁矿石分布不均,国内独立铁矿石企业较为分散,且有一定销售区域半径限制,铁矿石价格透明,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非常有限,各铁矿石企业之间基本不构成直接竞争。
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先涨后跌,整体走势偏弱,呈现强现实弱预期格局。1月份,铁矿石市场先抑后扬运行,月上旬,市场受美国或增加关税扰动,美元指数强势,而国内未有新政策出台,市场未有提振,宏观市场情绪偏弱,且“双焦”价格第六轮下降落地,铁矿石继续领跌黑色系市场,月中下旬,受海外原油价格上涨、市场对国内宏观政策利好预期仍存、以及铁水产量止跌回升、钢厂最后补库阶段仍有支撑等影响,市场情绪有所偏暖,黑色系市场得到明显提振,铁矿石整体基本面尚可,1月份中联钢CSI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为101.6美元/吨,较上月下降1.9美元/吨。2月份,铁矿石市场宽幅震荡上涨,月上旬,受海外多国加征关税消息扰动,市场情绪受到较大影响,空头增仓明显,整体出现宽幅震荡偏弱行情,月中后期,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两会临近,市场有宏观预期支撑,市场情绪得到明显提振,焦炭多轮提降,铁水产量提升,钢厂利润空间释放,进一步增强了铁矿石价格上涨动力,临近月末,受越南反倾销税增加消息频出带来的市场扰动、铁矿发运逐步回补、港口库存下降缓慢、叠加市场传言粗钢压减消息等影响,铁矿石价格出现一定的回调,2月份中联钢CSI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为106.6美元/吨,较上月上涨5美元/吨。3月份,铁矿石市场宽幅震荡偏弱运行,进入3月份,国内重要会议召开,外加海外方面关税等扰动因素存在,整体市场情绪未有明显支撑,月初,空气质量管控,华北部分区域限产以及市场受粗钢压减传言影响,对铁矿石需求存有下降预期,月中期,市场对国内宏观面仍有偏暖预期,整体情绪略有好转,但市场对钢材需求恢复情绪仍有担忧,铁矿石市场逐步震荡下跌,月下旬,铁水产量出现明显回升,铁矿石呈现供需双强局面,价格有所反弹,3月份中联钢CSI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为102.3美元/吨,较上月下降4.3美元/吨。4月份,铁矿石市场震荡偏弱运行,整体价格重心下降,月初,市场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扰动等影响,以及国内暂未有利好政策支撑,黑色系市场明显下挫,铁矿石价格跌至本年度低位,月中期,随着海外关税消息阶段性缓和,以及铁矿石基本面在高铁水下相对较好,铁矿石价格有所反弹,月下旬,受关税政策博弈扰动、宏观面未有超预期信息、原料相对偏弱、临近五一长假资金避险升级等影响,市场出现震荡偏弱调整运行,4月份中联钢CSI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为99.4美元/吨,较上月下降2.9美元/吨。5月份,铁矿石市场先强后弱运行,价格重心略有下移,月初,海外关税继续博弈,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出台,市场情绪阶段性支撑,市场对成材需求预期下降,对铁水有见顶预期,市场情绪受到扰动,月中期,中美贸易和谈阶段性缓和,市场对出口需求略有回暖,铁矿现实端高铁水支撑较强,提振市场情绪,黑色系出现明显反弹,月末随着宏观情绪阶段性释放后,国内政策端相对平静,现实端对淡季需求预期较弱,铁矿石供应增加铁水见顶的弱预期格局逐步增加,市场出现震荡下行,5月份中联钢CSI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为99.1美元/吨,较上月下降0.3美元/吨。6月份,铁矿石市场震荡偏弱运行,价格重心环比有所下降,价格波动区间相对收窄,宏观方面,中美经贸会收效甚微,美联储6月会议下调明年降息次数,国内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通缩继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6月没有明显利好刺激,充分表达未来的不可预测,产业方面,成材产量仍有增加,铁水产量维持高位,6月铁矿进入季节性发运冲量阶段,到港进入持续增加趋势,同时国内高炉小范围年中检修,铁水产量小幅减产,6月份中联钢CSI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为94.10美元/吨,较上月下降5美元/吨。(以上相关数据来源自公开资料整理)。
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整体走势偏弱,主要是受持续的利空释放、供应增加的预期以及终端需求的悲观等因素影响,但随着铁矿石价格跌至相对低位,月间价差逐步收敛,下方空间相对有限。国家雅下水电工程的全面启动,预计将带来巨大的基建市场弹性,利好水泥、装备、钢铁等行业发展,预计宏观经济好转及基建政策将对下半年铁矿石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2.铁矿石行业发展状况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其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密切相关。行业一般可细分为钢铁冶炼、铁矿石开采、钢材加工(特钢)等。随着工业4.0的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工业互联等新基础建设工程已成为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铁矿石是生产钢铁的重要生产原料,我国铁矿石资源禀赋不足,主要铁矿石开采企业多为大型钢企内部企业且产品多自用,独立铁矿石开采企业较少且资源储备少,整体行业规模不大,提高我国铁矿石自给能力对资源保障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进口铁矿石依赖度高,国际铁矿石价格对国内钢铁生产和铁矿石开采企业均造成显著影响。铁矿石作为钢铁行业的直接上游,将为全球从工业化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奠定设施基础,在绿色转型与新基建驱动下,中长期内铁矿石需求仍具韧性。
自2022年以来,铁矿石作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成为国家对铁矿石行业的政策主基调,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以及中钢协提出了加强资源保障的“基石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并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组织编制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政策文件,提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的钢铁行业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领域。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重申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和节能降碳改造目标,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行业转向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等高质量发展路径,对钢铁产能产量调控,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并提供激励约束、资金支持、标准提升和技术创新相关保障措施。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具体如下: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到2030年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效进一步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明显降低,用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炉富氧技术、氢冶金技术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取得突破,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二、重点任务:(一)完善产能调控和产量管理。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要求,逐步淘汰限制类工艺和装备。(二)提升新建项目节能降碳水平。加强新建钢铁冶炼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论证,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三)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钢铁企业增加自备焦炉炭化室高度和容积,推广焦炉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和自动加热控制等技术。实施烧结、球团装备大型化升级改造,推广烧结烟气循环、低能耗低排放大比例球团冶炼技术。推动实施1,000立方米及以下炼钢用生铁高炉更新改造。加强钢铁生产工序衔接改造,推广铁水一罐到底、热装热送、近终形连铸、无头轧制等工序间界面衔接技术。对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加快钢铁企业低效电机、锅炉、制氧机、空压机、水泵、风机、变压器等用能设备更新升级。推广应用大型高效链箅机—回转窑、带式焙烧机、万能轧机等专用设备和封闭式机械化料场。加强用能设备系统匹配性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提升钢铁行业清洁运输水平,因地制宜推动运输、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改造。(四)推动全流程余能利用。加强钢铁行业余能利用改造,有序开展余能自发电装备更新,优化二次能源直接利用方式,减少能源转化次数。积极推进副产煤气利用,推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亚临界煤气发电、超高温超高压发电等高效利用技术。加快推广烧结、焦化等余热发电技术,支持开展冶金渣显热高效回收利用、轧钢加热炉煤气反吹、转炉底吹二氧化碳炼钢、高炉炉顶均压煤气、高温高压干熄焦、中低温余热余能利用等应用。因地制宜推进钢铁低品位余热用于城镇供暖供冷。(五)提升短流程电炉炼钢比重。积极发展新型电炉装备,在符合节能降碳、环保、产业等政策条件下,加快推动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支持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扩大再生钢铁原料进口,推进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完善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推动废钢加工标准化和产业化。到2025年底,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六)加快发展低碳冶炼新模式。加快推进氢基直接还原、富氢熔融还原等非高炉炼铁技术攻关,鼓励利用现有高炉开展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新建钢铁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既有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高效热泵、新型储能、氢能、工业余能等一体化开发利用。加强钢铁与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耦合提效,支持利用钢铁副产煤气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推动以高炉矿渣、钢渣替代水泥和混凝土原辅料,加快焦炉煤气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技术应用。鼓励钢铁企业加强高强高韧、耐蚀耐磨、节能节材等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七)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运行,支持钢铁企业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加强钢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提升企业节能降碳管理能力。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铁矿石开采、钢铁制造加工工序深度融合,搭建“工业互联网+能效管理”应用场景,实现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智能化控制。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
2024年11月,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等发布《中国铁矿标准化战略2034》白皮书,提出中国铁矿标准化中长期战略目标,完善铁矿石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贸易行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开采成本。未来,我国铁矿石开采行业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并于2025年1月公告实施,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未来五年内,环保不达标、能耗超标的企业将面临淘汰,而那些主动拥抱变革、推动绿色转型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对落后产能提出了明确的淘汰标准,核心目标如下:一是碳排放强度降低:到2025年,重点钢企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10%-15%;二是能耗水平提升: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550千克标准煤;三是污染物排放控制: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新规的实施将加速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下是未来五年的主要趋势:一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兼并重组的推进,预计到2025年,前十家钢企的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40%提升至60%;二是绿色钢铁成为主流:到2025年,全国具备超低排放能力的钢企比例将达到80%以上。钢铁企业将加大对氢冶金、电炉炼钢等绿色工艺的研发投入;三是智能制造助力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钢铁生产中广泛应用,据预测,到2025年,全国重点钢企的智能化改造覆盖率将达到70%,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
在环保政策方面,近几年,国家及地方、行业协会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性文件及行业标准化文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去开发铁矿石资源。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信部等六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以推动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国家发改委制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政府进一步提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旨在鼓励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减少能耗消耗,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国家相关部委不断完善政策以推进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2024年,也是我国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特征日益明显,随着钢铁产量的下降和消费需求的减少,对铁矿石原料的需求也持续减弱。2025年上半年,终端需求继续分化,建材需求弱势,国内房地产数据仍低位徘徊,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地产投资额仍处于底部,地产企稳回升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撑,地产端对国内用钢需求存在较大的拖累,基建对实物工作量的支撑较弱,在2024年低基数背景下贡献小幅减量,制造业方面,板材需求强势,仍处于偏高位置运行,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仍是主要支撑因素。受益于“两新”政策的通用、专用、交运设备增速有望维持高增长,预计整体制造业用钢韧性仍会得到延续,下半年宏观面主要是美联储降息和全球关税政策,博弈点预计会在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弱预期和国内三季度有望进一步出台稳增长政策,三季度在关税政策扰动下,国内进一步出台政策的预期回升,预计终端需求难以出现较大回落,预计下半年铁矿供需基本面维持中性,预计铁矿石2025年需求可能持平或者小幅增长,有较强韧性。
2025年钢铁行业政策端供给收缩预期强化了行业底部支撑,需求侧房地产拖累减弱与制造业韧性共存形成缓冲带,而上半年铁矿石价格下行则打开了钢铁行业利润修复空间,在“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钢铁行业将加速完成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的转变,具备技术、成本及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将在新一轮周期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未来三年内,钢铁行业盈利中枢有望系统性回升,头部企业凭借其规模化经营优势和基础原料地位,以及融资便利而保持其信用质量的相对稳定,弱势企业则将面临更大挑战,钢铁行业整体将面临着低端产品持续减量发展和技术、产品不断升级等一系列挑战,未来随着新旧动能的逐步调整到位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有望显著提升。
3.砂石市场情况
河源地区砂石骨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龙川、和平、紫金地区,生产线布置比较集中,企业性质主要为私营,客户为河源周边商混站。河源市政府从2018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执法行动,遏制河湖区域特别是万绿湖水域及东江干流部分河段非法偷采河砂行为抬头态势,全面清理拆解河湖区域特别是万绿湖水域及东江干流部分河段沿岸非法堆砂场、无证采砂设备及“三无”采砂船,对禁而不止的非法采砂河段做到零容忍、重打击。另外2019年4月16日,江西赣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赣江赣州段全线禁止河道采砂的通告》,要求从2019年5月1日起赣江赣州全线停止采砂,赣州地区河砂供应能力或受挫,其影响力或将扩散至包括广东等在内的部分地区。
随着河源市境内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风险的部分采石场关闭、河砂开采的限制与打击非法采砂力度的加大,再加上该区域内陆续建设的韶龙铁路、长深高速扩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精品机制砂的需求逐渐增长,机制砂取代河砂,为铁矿石行业企业充分利用矿山废弃石料等生产石子、机制砂提供机会。
根据市场需求,骨料生产的主要产品应以粗骨料为主,目标市场定位河源周边区域(惠州、梅州、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也将带动河源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明珠矿业在自有矿山废弃石料量较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废弃铁矿石及伴生的矽卡岩、砂岩、花岗岩等原料资源进行石子、机制砂生产,主要为了供应本地及周边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所需砂石骨料。由于近年来河源、惠州、兴宁等地砂石采矿权出让较多,且新开砂石矿山陆续投产,如河源临江区芙蓉砂石矿区、东源县漳溪乡中联砂石矿区等采矿权的出让,增加了砂石新的产能。此外,广西砂石企业通过船运(西江)低成本的方式将砂石销往深圳、东莞等地,未来几年内将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这将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砂石价格走低的可能。尽管砂石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但惠州、东莞、深圳砂石需求仍具有增长潜力,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工业建筑方面的持续发展,砂石需求量有望保持平稳。另外,政府对于砂石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政策将对市场供需产生重要影响,环保政策的加强可能推动砂石开采行业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推进则可能带动砂石需求的增长。
受房地产建筑业和基建项目开工减少导致砂石市场需求下滑明显以及2025年新投产砂石供应放量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砂石市场竞争激烈,本报告期明珠矿业砂石的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0.13%。面对竞争激烈的砂石市场,明珠矿业推行营销部全员销售模式,积极开拓惠州、东莞、深圳客户,制定阶梯式的销售价格策略,大客户以总经销的形式引入更多的小客户打包向明珠矿业采购,进一步提升销售量,结合市场及客户区域实际,实行一站一价、一司一价,更精准地开拓客户,本报告期明珠矿业的砂石销量121.76万吨,同比增长57.69%。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发扬“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诚信勤勉、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集中主要资源聚焦矿业主业发展,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源夯实公司主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紧抓精益化管控,持续提升强化明珠矿业的业务经营管理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整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打造绿色矿山。公司加快推进“泰宁华府”强制执行资产的过户、办证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鸿贵园”诉讼项目查封资产的安全风险,根据法院判决结果加大“经典名城”、“弘和帝璟”和“联康城”项目判决资产的处置、回收力度,争取最好的执行结果,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保护上市公司利益。同时,广州总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寻找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标的,对相关标的公司做出深入分析,建立产业关系,获取产业资源,搜寻、筛选、评估、储备符合战略投资的项目,与行业以及投资业界保持良好关系,密切关注业界投资动向,通过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方共同投资等形式协同内外部资源,努力培育发展公司第二主业,力争培育第二主业取得突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公司战略和投资委员会、经营班子和控股子公司经营班子三级战略管理架构下,进一步建立完善战略管理体系,加强战略实施和控制,提升战略执行力,确保达成战略目标,以更好的经营成果回报。
围绕2022年-2024年盈利预测目标缺口情况和2021年重大资产重组时制定的2025年度盈利预测目标,明珠矿业制定了2025年度经营目标,为实现2025年经营目标,明珠矿业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大顶铁矿露天开采扩帮工程施工进度和基建期工程项目验收,为生产经营提供原矿石保障;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加强采矿、配矿管理,确保入选原矿合理搭配,提高选矿产量,制定并实施了采矿配矿管理与选矿产量挂钩的奖励措施,产量越高相关技术人员奖励越多,让相关技术人员人人关心采配矿、人人关注选矿产量,充分调动选矿厂全体员工生产积极性,制定并实施了对选矿厂生产班组之间实行劳动竞赛奖励办法和年度超产奖励措施,班组与班组每月比设备运转率、比产量,每月评选先进班组进行奖励,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生产氛围,实行年度超产分级(台阶式)奖励,使全体员工齐发力,共同想办法提高选矿产量,针对选矿厂球磨能力不足,明珠矿业将水洗石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主要是增加超细碎设备和干式磁选设备,铁矿石经破碎抛废后进入球磨生产铁精粉,提高铁精粉产量,6月份已完成技术改造;将老骨料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后,可以加工铁矿石块矿,出售块矿增加收入和利润,6月份已完成技术改造并已出售块矿;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砂石和铁精粉销售;持续加强财务基础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水平;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受扩帮工程采出新矿、将水洗石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后提高铁精粉产量影响,本报告期铁精粉产销量同比增加,将老骨料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后可以加工铁矿石块矿销售,增加块矿销售收入、利润,积极开拓砂石市场,砂石产销量同比增加,以及铁精粉、砂石的销售单价均同比下降等因素影响,明珠矿业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7,187.59万元,同比增长73.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94.78万元,同比增加104.91%。明珠矿业报告期内主要产品经营情况如下:
1.铁精粉:本报告期产量53.12万吨,同比增加136.20%;本报告期销量50.99万吨,同比增加108.24%;本报告期销售单价同比下降18.74%;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1,566.33万元,同比增加69.22%;本报告期营业成本为10,046.44万元,同比增加51.62%。
2.砂石:本报告期产量127.60万吨,同比增加59.55%;本报告期销量121.76万吨,同比增加57.69%;本报告期销售单价同比下降了10.13%;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867.28万元,同比增加41.72%;本报告期营业成本为3,256.16万元,同比增加64.11%。
3.铁矿石块矿:本报告期产量8.44万吨;本报告期销量7.91万吨;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666.34万元;本报告期营业成本为591.12万元。上年同期无铁矿石块矿生产及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956,578.97元,同比增加72.39%,实现营业利润167,424,367.60元,同比增加122.81%,实现利润总额162,269,935.16元,同比增加183.34%,实现净利润114,739,775.09元,同比增加274.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433,128.23元,同比增加284.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769,869.95元,同比增加132.79%,其中,明珠矿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4,339.23万元,2025年度业绩承诺为42,075.74万元,完成率为34.0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