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核钛白(00214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来源为钛白粉、硫酸亚铁、磷矿石、黄磷、磷酸铁等产品销售及物流运输服务,其中钛白粉产品销售为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源。
钛白粉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化学分子式为TiO2,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约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钛白粉稳定的物化性质、优良的光学性能决定了其优越的颜料性能,包括极佳的遮盖力、着色力、白度和耐候性,使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化纤、橡胶等领域,终端产品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工业、装饰纸等高速发展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钛白粉的消费已经拓展到新能源、高端装备、环保、医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钛白粉按用途分为颜料级和非颜料级。颜料级钛白粉性能最好,用途最广,非颜料级钛白粉主要用于电焊条、搪瓷和冶金工业等。在颜料级钛白粉中按晶体形态可分为锐钛型(A型)和金红石型(R型)两种,其中金红石型钛白粉具有更好的遮盖力和耐候性,其光化学稳定性和光泽均好于锐钛型钛白粉,是白色颜料中最好的品种,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公司主营产品均为金红石型钛白粉,其销售收入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总销售收入的80.17%。
(1)钛白粉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涂料是由基料、颜料、填料、溶剂和助剂等组成的黏稠悬浮液。涂料涂布在物体表面,受空气氧化和溶剂挥发而形成一层坚韧的涂膜,对物体起到装饰和防护或特殊性能的作用。
根据用途分类,涂料包含建筑涂料、工业涂料、通用涂料及辅助材料。建筑涂料可进一步分类为内外墙涂料、防水涂料、地坪涂料和其他功能性涂料,工业涂料分为木器涂料、防腐涂料、汽车涂料等。
涂料中的颜料(颜料级钛白粉)具有一定的遮盖力,能遮住被涂物面原来的色彩,还能赋予涂膜鲜艳的色彩,达到美观和装饰的作用。同时颜料与固着剂紧密结合,融合成一体,增强涂膜的力学强度和附着力,防止裂纹;增加涂膜厚度,防止紫外线和水分的穿透;提高涂膜耐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溶剂型及水性涂料,使用钛白粉的作用不仅是遮盖和装饰,更重要的是改善涂料的物化性能,增强化学稳定性,以提高遮盖力、消色力、防腐蚀性、耐光性、耐候性等。
钛白粉用量占涂料用颜料总量的90%以上,占涂料用白色颜料总量的95%以上,在涂料原材料成本中占比10%-25%。
钛白粉在涂料中的应用涵盖了建筑、汽车、船舶、金属家具、家用电器、卷材涂装等领域。在涂料的生产中,消耗钛白粉最多的是建筑涂料,约占涂料用钛白粉总量的40%,其次是汽车、船舶、家具的工业涂料,约占30%,防护、包装等其他涂料约占30%。
(2)钛白粉在塑料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塑料是树脂、增塑剂、填料和着色剂的混合物,具有质量轻、耐摩擦、力学性能高、耐腐蚀、电绝缘性好、易加工的特点,可以作结构材料、绝缘材料和耐腐蚀材料。塑料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尖端科学技术广泛使用的物品,可替代玻璃、陶瓷、木材、金属和纤维,是飞机、汽车、船舶、电机、机械、化工、建筑和日用品等工业的重要材料。
为了使塑料具有美观的色彩,常在塑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色料。对其色料的要求是在加工过程中易于着色和分散并与其他成分不起化学反应。钛白粉白度高、消色力强、遮盖力大,具有良好的不透明性和化学稳定性,加入钛白粉后的塑料耐热性、耐光性、耐候性可以得到改善,增强力学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钛白粉在塑料中的应用包括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几乎所有热固性和热塑性的塑料都使用钛白粉作为着色剂,一般用量为0.5%-10%。某些特种塑料对钛白粉使用量更高,色母粒中的钛白粉含量在40%—70%。
(3)钛白粉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为了改进纸张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平滑度、光泽度和白度,增加弹性,减少吸湿性和提高印刷性能,在普通纸张的制造中,需要适当加入钛白粉作为填料。加入了高折射率和消色力的钛白粉可以提高纸张的折射率,进而可以避免印刷工业最忌讳的透印。
钛白粉在造纸中的应用包括钞票纸、航空纸、字典纸、画报纸、装饰纸。其中装饰板原纸、字典用纸原纸中钛白粉含量较高。
(4)钛白粉在橡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钛白粉在橡胶行业中既作为着色剂,又具有补强、防老化与填充的作用。在白色和彩色橡胶制品中加入钛白粉,在日光照射下,耐日晒,不开裂,不变色,且伸展率大及耐酸碱。橡胶用钛白粉,主要用于汽车轮胎以及胶鞋、橡胶地板、手套、运动器材等,用于汽车轮胎生产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以增强其抗臭氧和抗紫外线能力。
2、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作为有刚性需求的基础化工原料,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法工艺)的发展当下主要受日渐趋严的环保政策、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及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下游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且外贸市场也迎来新的挑战,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加。
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价格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2025年第二季度钛白粉市场价格连续下滑,内外贸需求疲软,市场整体稳中走弱。
报告期内,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均价较报告期初价格下降。随着钛白粉市场不断发展,国际领先的市场地位、龙头企业经营优势的铸造和巩固将有助于国内钛白粉行业加速新旧产能出清,进一步修复行业盈利水平。另外,先进工艺的突破及跨界应用的拓展将有利于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根据自身实力、宏观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报告期内,公司延续“以产定销,成本控制是核心,产品质量要保证“的经营思路,依托甘肃嘉峪关、甘肃白银、安徽马鞍山、贵州开阳和四川攀枝花等生产基地,合理调配资源,整合采购渠道,扩大出口销售,加大研发力度,发挥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发展战略与业绩驱动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快速实现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充分把握全球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战略手段,聚焦“资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业务板块,全面布局产业链上下游,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深入实践“富矿精开”,在夯实资源保障基础上,促进磷、硫、钛等资源的高标配置、高效转换、高值利用,维护产业链稳定畅通并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随着在建投资项目的建成,公司形成了行业领先的钛白粉、磷矿石、黄磷、磷酸铁等新能源化工材料产能规模,构建良好的经营业绩驱动基础。其中:钛白粉现有产能近55万吨/年;磷矿石现有产能50万吨/年;黄磷现有产能12万吨/年;磷酸铁现有产能10万吨/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先发优势
公司前身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四零四厂钛白分厂,地处我国最大核生产、科研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根据国家保军转民的发展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建设钛白粉项目。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目前已拥有较为雄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被誉为钛白粉行业的“黄埔军校”。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工艺,发挥公司整体协同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大幅降低了主营产品生产成本。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较低的生产成本,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下先发优势:(1)在竞争者开始投入资金进入钛白粉行业时,公司已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把控等方式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性价比方面的竞争力;(2)公司较早形成了钛白粉规模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在下游众多国内外优质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企业形象,创建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确保了公司产销平衡。
2、原材料优势
公司主营产品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主要原材料为钛精矿及硫酸,合计占生产成本约60%。
钛精矿方面:公司依托特有的生产工艺技术,与钛精矿生产商达成了长期独供的合作关系。
硫酸方面: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东方钛业硫酸来源为其园区内企业冶炼产品副产物,实现园区危化品就地消化和转化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硫酸原材料的外购成本。
3、品牌与市场优势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金星钛白、东方钛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星钛白是安徽省民营百强企业、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单位。公司所拥有的泰奥华牌、金星牌商标分别被评为甘肃省和安徽省著名商标,在行业内和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公司产品进入钛白粉市场已有二十年时间,与其他国内同行相比,公司主力产品较早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十分明显的市场先行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产品已出口众多国家及地区,国内、外主要客户均为各自行业内的翘楚。公司通过长期的品质、供应和服务保障,在客户中拥有良好的信誉。
在出海方面,公司凭借持续保供及产品质量稳定的优势,与多家海外大型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依托与大型下游客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数支定制化产品成为装饰原纸行业龙头企业的一供。未来公司将借助品牌与市场优势,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业务。
4、循环经济优势
公司持续落地循环产业主要投资项目,形成“硫-磷-铁-钛”的横向一体化产业链,将废副产品“吃干榨净”;完成已收购磷矿矿产资源的整合,初步实现磷化产品的纵向一体化产业布局。未来,公司将加快以外延并购的方式持续深度向产业链上游纵向延伸,进一步打造成本优势以铸造有效抵御周期波动的护城河。
5、技术、科研与创新优势
以“加快发展公司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科技创新工作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基地、省钛白粉绿色制造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省级创新平台和资源,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产品研发上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新产品研发和产业转化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公司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降本增效做出应有贡献。
公司持续不断地从国内外引进高端人才及技术团队服务于公司发展。截止2025年6月底,拥有科技人员约660人,聘请知名院士为首席科技顾问,由院士团队牵头围绕公司的产业布局,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新型钛基复合材料、光伏发电关键材料、储能技术、磷碳产业等领域开展前沿性和应用型研究。公司聘请新能源材料行业的技术团队,围绕双方合作的课题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根据国内外磷酸铁锂等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对公司“硫-磷-铁-钛”绿色循环产业项目发展方向提供战略咨询及技术指导,促进项目建设和落地。
公司加大科技创新硬件设施建设,购置TG-DSC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从国外引进闪干机、砂磨机等生产设备,扩/新建研发空间助力技术创新工作,截止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SEM、XRD、XRF、ICP、TG-DSC、比表分析仪、粒度分布仪、色谱仪等各类研发、检测设备近500台套,拥有研发空间超5千平方米。
为巩固公司在钛白粉领域及新切入领域的行业地位,围绕公司现有及规划产业,公司持续与中国石油大学、深圳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提升产品品质。
结合市场需要和发展方向,公司在钛白粉新品、新能源材料新产品、高纯高附加值黄磷等方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截止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4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4项。在已有的十余种钛白粉传统牌号中,公司持续开展产品的升级换代、钛白粉废渣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钛白粉废副产品综合利用、废酸的综合利用等研究开发工作,R-213、R-216、R-217等产品在全球塑料、涂料、造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口碑甚佳。在钛白粉的新品开发方面,公司开展了主要包括取代国外进口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钛白粉下游绿色应用领域开发及可再生生物基有机表面处理钛白粉技术研制等工作。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公司成功开发了满足不同客户要求的磷酸铁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和批量供货。在磷碳产业方面,公司除了成功开发了高纯黄磷外,还在黄磷尾气、黄磷钙硅渣、磷铁渣的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工作。
6、多区域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充分利用全国各地有利的生产要素,通过改扩建等方法,持续释放甘肃、贵州等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综合运用甘肃、贵州等地的能源能耗、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江苏、广州等地的物流、信息和市场优势,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控股子公司泽通物流依托自有铁路专用线,构建攀枝花地区战略资源铁路大支线,进一步降低资源采购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输能力、保障公司主营业务核心原材料钛精矿的稳定供应、优化攀枝花地区物流环境。
公司主要产品生产基地位于钛白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中间位置,交通物流发达,便于公司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响应下游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由于公司生产工厂离下游客户距离较近,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具有可行性,达到公司与客户双赢的效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