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达安(30063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1、工程监理业务
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监理专业资质的企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在监理合同的约定范围内,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在施工阶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工程标准、勘察设计文件与合同,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进行管控,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协调各方关系,并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工程监理行业属于需要资质准入型行业,国家按行业对监理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公司已获得住建部工程监理综合资质核准,可承担所有专业工程类别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及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目前,公司的工程监理业务已覆盖多个关键专业领域,包括通信工程监理、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电力工程监理、水利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机电安装工程监理等。报告期内,公司工程监理业务以通信监理、电力监理、土建监理和水利监理为主。
2、工程咨询业务
(1)“勘察测绘与设计服务”业务:包括工程勘察测绘服务,规划、建筑工程设计服务和电力工程设计服务。勘察服务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勘察纲要、进行测绘、勘探、取样和试验等,查明、分析和评估地质特征和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报告和提供发包人委托的其他服务。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建筑工程设计为主,涵盖居住、医疗康养、商业、办公、教育文体、产业及物流园区等多种建筑类型,设计专项涉及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风景园林、幕墙、精装等多个方面。此外,公司还开展电力勘察设计业务及新能源设计业务,电力勘察设计业务处于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用电行业的上游,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直接影响整个电力建设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公司电力勘察设计业务主要范围为电力勘察测绘、咨询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包括电网、配网和电力用户端供电用电工程建设的勘察、咨询、设计和工程总承包等细分业务类型,渗透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及运营维护的全过程技术服务。新能源设计则围绕新能源发电、存储、利用设备展开,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工作。
(2)“咨询与代建服务”业务:主要分为咨询业务与项目代建。其中,咨询业务为客户提供项目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等,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安全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交通影响评价等。项目代建是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代建业务的主要实施环节是通过招投标和客户(业主)选择,获得项目代建或咨询任务,组建项目服务团队,根据合同约定以及项目业主授权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确保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委托的各项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3)“招标代理服务”业务:招标代理机构根据招标人要求,提供工程招标代理和政府采购代理服务。
3、信息化咨询监理服务(智慧工程管理和软件研发业务)
信息化咨询监理业务主要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建设第三方服务,其中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含建筑智能化系统专项设计)、信息系统工程咨询、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工程评估评价等内容。
信息化规划服务是指受客户委托,协助其在国家总体战略方针的整体指导下,结合政策导向与技术应用,围绕客户的区域特征和数字化需求,提供科学且具前瞻性的规划方案,助力区域数字化转型;信息系统工程设计负责制定系统化、集约化的设计方案,通过精准的预算评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协助客户通过立项并推动项目顺利实施落地;信息系统工程咨询以独立、权威的第三方身份,为客户提供立项申报、产品选型、预算编制和招标支持等全流程服务,确保项目在合规和安全前提下高效推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监督与管理支持,确保项目质量、进度和合规性达到高标准,并保障项目按时高质量交付;信息系统工程评估评价为客户提供项目后期的反馈和优化建议,帮助客户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问题,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整体项目管理水平。
公司基于智慧物联、5G、BIM、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管理咨询与技术服务产品,其中包括“isDC智慧工程数据中心”“isPM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isCM智慧工程全过程咨询管理平台”“isBM智慧工程企业管理平台”和“isGM智慧工程监管平台”等。这些产品可以全面连接数字化基础设施各要素,提供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咨询、信息化技术与平台、信息数据资源、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化沟通等服务,实现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全方位、实时监控与信息同步,同时提供风险预警和决策辅助功能,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至新高度,推动项目管理朝着规范化、高效化和精益化方向发展。
(二)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及代建、项目风险管理及项目后评价、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工程管理和软件研发等技术服务。
1、盈利模式
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面,公司以满足建设单位对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并增进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的各环节协作效能,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还可以根据客户的特定单项需求,提供分阶段的专业服务。在智慧工程业务服务方面,公司根据不同的业务阶段和服务客户的差异化的特点,满足工程监管单位与参建单位在“智能感知+项目管理+可视化”等方面的需求。公司通过上述两种主要服务方式,获得营业收入、现金流和利润。
2、承接模式
公司业务取得方式以投标方式为主,业务范围涵盖了工程咨询服务全领域,在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工程、电力工程(新能源)、水利工程、信息化、招标代理等专业具备较强的竞标优势。此外,公司少部分项目通过比选、竞价、磋商、直接委托等形式承接。
3、采购模式
在供应商方面,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库,采用招标、询价比选等方式确定供应商。同时,通过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稳定供应渠道,保障服务的及时性与稳定性。公司因开展业务所需对外采购主要包括劳务服务、协作服务、材料采购、服务租赁服务、印刷装订服务等。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外部驱动因素
(1)国家战略与政策红利释放新需求“十四五”规划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住建部提出2025年前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催生建筑节能、适老化改造等监理服务需求。“双碳”目标下,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零碳园区建设,要求监理企业在能源系统集成、碳管理领域提供技术支持。2024年《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BIM、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为工程监理数字化转型打开空间。
(2)行业趋势倒逼服务模式升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2019年出台《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监理企业整合投资决策、设计管理等全链条服务,多地政府投资项目已优先试点该模式。伴随行业技术变革,山东、浙江等地政策明确推进监理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支持推广BIM、AI监管工具,推动监理行为标准化、智能化,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3)市场扩容与监管环境双重推动国家统计局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基建投资增速6.2%,住建部规划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0%,因装配式建筑对工程管理精细化要求更高,将直接带动监理市场需求扩容。同时,行业信用体系与监管趋严,山东等地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失信主体面临联合惩戒,促使企业依托稀缺资质及技术能力,在全国化布局中抢占份额。
2、内部驱动因素
(1)公司拥有住建部工程监理综合资质,可承接全专业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业务,子公司同步获取水利、电力等细分领域行政许可类资质,在“全资质+全领域”服务能力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在区域深耕上通过设立南北双总部、重点城市群事业部,构建覆盖除港澳台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销网络,实现本地化服务与全国资源协同,显著提升区域市场占有率。
(2)在人力管理方面,采取“引进-培养-激励”三位一体策略:依托资本市场推行股权激励计划,高管及核心骨干持股;对于普通员工建立“双通道”晋升体系;设立专职政策研究团队,实时跟踪住建部“十四五”城镇化、发改委“双碳”项目清单,精准对接光伏建筑一体化、城市更新等政策红利领域,快速转化为业务增长点。
(3)在技术投入上,自主研发的“达理AI”工程监理行业垂直大模型,集成智理、智析、智书、智核、智巡、智策六大核心工具,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能解决方案。该模型融合通信、房建、水利等5万多个项目经验数据,可实现专业文档自动生成、安全巡查方案定制、分析报告智能审核等功能,推动监理流程效率提升80%以上。同时,公司通过isPM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等自研系统,实现BIM模型与工程进度实时联动、人员实名制管控、质量安全AI预警,形成“数据互联+多方协同”的智慧监管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标准化项目管理体系公司依靠长期的业务经营及企业管理实践,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和优质的项目管理服务、职业化的项目运作团队、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0000-1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GB/T31950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27922商品售后服务认证、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等多项体系认证;并在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公司标准化项目管理体系。
公司不仅专注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更积极参与行业各类标准化建设工作。2024年,公司参与完成《电力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导则第1部分输变电工程》《电网工程数字化监理导则》两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分别于2024年3月20日及2024年11月26日发布;参编的《信息通信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智能建筑5G设计标准》两项团体标准已完成初步编制工作,目前处于征求意见或送审阶段。同时,公司正在参与编制《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标准》《广东省通信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和评定细则》,为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贡献力量。
(二)品牌形象优势公司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品牌声誉。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监理服务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创新、进取、开放、务实”的价值理念,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严格的质量保证、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承接的众多明星项目,如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河源市商业中心一期工程、丰台区西铁国际商业科研综合楼项目、鹤壁万达广场项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至黄河南宝丰至郏县段工程、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区域城市开发与建设项目、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建设项目等,均荣获工程建设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优质工程奖,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多领域专业技术优势
1、信息化项目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
(1)通信工程咨询服务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通信工程咨询服务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到核心网、核心机房、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到国内基础通信运营商建设服务的企业。公司深度参与中国2G到5G网络的发展历程,承担了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广东移动全球通大厦等重大项目,参与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等国家级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骨干网和核心网的建设,荣获了包括全国优质信息通信工程金奖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参与了多个数字经济标志性项目,如上海颛桥云基地(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园A10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五象新区信息交流中心,华中地区最大的先进计算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智算枢纽中心,以及点军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湖南移动智算中心、中国移动集中网络云资源池、广东公司传送网省内干线网十八期扩容(设备)、佛山市禅城区智慧化城市管理服务体系项目、广东海事局珠江口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白云区水务局白云智慧水务(一期)项目、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雪亮工程(二期)项目和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域一体化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项目等,这些项目彰显了中达安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厚积累,也突显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推动力与社会价值。
(2)智慧工程服务自2019年转型以来,公司基于智慧物联、5G、BIM、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管理咨询与技术服务产品,其中包括“isDC智慧工程数据中心”“isPM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isCM智慧工程全过程咨询管理平台”“isBM智慧工程企业管理平台”和“isGM智慧工程监管平台”等。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达理AI大模型,该大模型集成智理、智析、智书、智核、智巡和智策六大核心工具,打造出一个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推动监理流程智能化升级,极大地提升工程监理行业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公司推出的isPM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荣获“优质数字产品奖”,并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选为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公司荣获第三届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技能大赛团体赛一、二等奖;参与的“基于智慧供应链下AI赋能绿色采购管理的研究”与“终端维修和报废处置绿色低碳物流融合闭环”项目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此外,公司的“广东省基建数字化管理(中达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2023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的“5G融合,产业升级解决方案”入选2023-2024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企业案例;并且公司作为首批智能建造资源之一被收录在广州市智能建造资源手册科技服务类。
2、能源项目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近年来积极推进新能源领域的业务拓展,并在光伏、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先后参与了多个标志性项目的监理工作,如承监“沙戈荒”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库布齐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110万千瓦光伏项目、全球海拔最高风电项目——西藏八宿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全球最大16MW低频风机及全国首个海上低频风电示范项目——华能玉环2号海上风电、全国首个将批量化使用18兆瓦海上风机以及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项目、华能集团新疆建设的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华能吐鲁番市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球首个商业化运作的兆瓦级光伏治沙工程——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国内首套具备惯量支撑的构网型新型飞轮储能系统——富源西新型飞轮储能项目。
此外,公司还承监了全球首套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中试系统——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CASE)中试系统研制项目、全国首批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的项目——金沙江清洁能源走廊项目、全国第一个批量化应用1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项目——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国内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风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期、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矿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EOD)——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矿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200万千瓦一期50万千瓦光储项目、西藏自治区首个光伏治沙项目——桑珠孜区90MW光伏治沙项目、四川规模最大山地风电项目——牦牛山风电项目风电场工程及送出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展示了公司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力,巩固了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监理的市场地位。
3、水利项目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
自2019年收购广东顺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来,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覆盖面,增强了在水利工程领域的竞争力。至今,广东顺水已累计承接监理项目超4,000宗,涵盖水利枢纽、水闸、船闸、泵站、河流整治、水库、堤防、源水生物处理、大型引水调水、发电厂和码头工程,以及自动化、输变电线路、通讯光缆、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和水运航电枢纽工程等相关领域,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多元化支持。
公司拥有众多极具代表性的项目成果。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为例,该项目凭借卓越的工程质量与创新实践,先后斩获“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中国水利工程大禹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等多项殊荣。此外,中顺大围西河水闸工程、西樵镇山根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至黄河南宝丰至郏县段工程、佛山市禅城区奇槎泵站工程、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等项目,均成功荣获“中国水利工程大禹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水利工程监理领域的雄厚实力与专业水准。
在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公司表现卓越。如南水北调工程中,公司取得干线工程4个监理标段、配套工程13个监理标段的监理任务,在水利部办公室组织的工程建设评优评奖中,公司先后获得5项部级荣誉。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如引江济淮工程、河南省赵口引黄灌区工程、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新疆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云南省临沧市耿马灌区工程、江西省鄱阳湖珠湖、黄湖、方洲斜塘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等,为流域防洪减灾筑牢防线。
(四)人才优势公司始终将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系统性推进人才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专业精湛的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建设方面,公司构建了完善的培养机制。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技术等级评定制度,选拔各领域专业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及技术专家。同时,公司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为员工提供学历提升与专业进修机会,营造持续学习的文化氛围。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各类注册资格人员952名,涵盖一级注册结构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众多专业领域。此外,公司还聚集了包括IPMP国际项目经理、信息系统监理师、造价人员、中级招标采购人员、监理人员在内的2913名专业人才。公司通过优化人才结构,确保各专业领域均有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为承接各类复杂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公司推行“师徒制”模式,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导师,以“传、帮、带”的方式,将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与企业文化有机传承。这一模式既提升了员工个人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通过为员工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长效沟通反馈机制,及时肯定员工成果,增强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与竞争力。通过上述全方位的人才战略实施,公司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营销网络优势公司凭借多年的市场拓展和运营经验,已在全国建立广泛的业务网络。公司业务区域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设立了南北双总部,加强了区域管理能力;能够灵活调配资源和人员,提升跨区域业务实施能力。目前,公司已有多家子公司、参股公司、分公司,形成了全国性业务网络布局,极大地提升了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响应速度。通过建立业务咨询微信号、服务台保障登记等手段,实现了有事必应、及时解决的问题处理机制。公司还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各地项目均能达到高质量的管理水平。公司业务的实施具备区域覆盖广、反应迅速的优势,确保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这种深度整合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增强了客户的黏性,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六)专业资质资信优势在公司的发展和业务拓展过程中,公司注重资质资信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认证。目前,公司已获得多项重要资质资信,其中核心资质包括住建部颁发的工程监理综合资质、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甲级资质。此外,公司还有工程勘察资质2项、设计类资质13项、测绘类资质1项,城乡规划编制资质1项、水利部颁发的监理单位资质3项,工信部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2项,工程咨询类资信3项、其他监理资信2项,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2项。这些资质资信不仅证明了公司在行业中的专业地位,也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在信息化领域获取高等级资质资信,并通过获取行政许可类资质,打造全类别的资质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项目咨询与技术服务。
公司不断深化在信息化、能源、水利及工程建设项目全业务资质体系竞争力战略,围绕能源、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进行全产业链的整合,不仅扩大了服务范围,还增强了在各专业领域的综合实力。同时,公司利用不断扩大的区域事业部营销网络,积极实施本地化业务策略,以实现稳健的业务增长,推动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不断巩固与提升,助力公司朝着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