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苏农银行(60332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21:39: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苏农银行(60332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公司概况

    本行成立于2004年8月25日,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精神,经中国银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同)批准,由苏州市吴江区辖内自然人和法人(包括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共同入股方式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本行是自银监会成立后新体制框架下全国第一批挂牌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全国第四家A股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2019年3月13日经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批准,由吴江农商银行更名为苏州农商银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写好“五篇大文章”,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经营范围

    本行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业务;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结汇、售汇;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三)经营模式

    本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分设零售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条线。零售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个贷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公司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单位存款、结算业务、企业融资业务、国际业务等。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等。

    (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2025年上半年,人民银行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从关键金融数据看,银行业运行呈现积极态势。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达430.22万亿元;上半年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为实体经济和重大项目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货币供应保持合理充裕,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总体来看,上半年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银行业积极落实政策导向,推动实体经济回升向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严谨高效的扁平化法人治理。坚持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在党委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遵循“专业化与条线化发展、灵活性与精简性并存”的原则,构建扁平化组织架构体系,充分发挥法人银行体制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的先天优势,实现服务响应及时化、业务处理高效化,精准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为稳健发展筑牢治理根基。

    (二)一以贯之的战略思维与定力。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将建设“三个银行”作为全行中长期发展愿景,持续推进“三一五”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不断完善“联合资产经营”整体业务模式,优化业务协同、生态工坊、数字创新、经营赋能、动态轻型五大转型策略,形成清晰的战略路径,驱动全行在市场竞争中提质增效,推动整体价值持续跃升。

    (三)优势明显的长三角核心区位。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法人银行,深度扎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坐拥丰富市场资源与广阔发展空间。作为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先行探索者之一,深耕“三进”区域发展策略:吴江作为根据地稳中求进,下沉服务中心巩固领先地位;苏州城区作为增长极激流勇进,依托数倍于吴江的经济总量拓展市场份额;泰州及异地齐驱并进,从流程、效率、产品多维度提升贡献度。

    (四)特色突出的管家式公司业务。倾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家”品牌,创新推出“中小企业培育回归行动计划”,始终走在支持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前列。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体系,完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在生产、贸易、投资等全场景金融需求。率先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在绿色金融和专精特新领域深入探索,紧贴生态绿色主题承建“苏州市绿色低碳金融实验室”市级金融平台,紧跟环太湖科创圈和吴淞江科创带发展规划,组建科创直营团队和产业集群团队,全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五)场景融合的创新型零售业务。以“百姓信赖的财富管家”为目标,构建“获客场景化+交易线上化”业务生态。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绕不开的支付”场景建设:开展“阳光信贷”整村授信;布局“江村驿站”覆盖农村金融服务末梢;深度参与江苏省第三代社保卡、苏州市尊老卡等民生工程;前瞻性推出“新苏六免”权益聚焦新市民金融需求;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苏农直播间等渠道实现业务场景融合与线上引流;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成为全国首批、省内首家成功接入数字人民币APP的农商银行。

    (六)智慧高效的集约式金融科技。构建“小前台、大中台、强后台”的新一代信息科技架构,依托金融云平台打造业务、技术、数据、智能四大中台及行级能力复用平台,驱动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区域法人银行集约式金融科技发展道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为核心目标,集中创新资源。完成核心系统100%国产化替代,实现从硬件到应用层全链条自主可控。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组建多层级敏捷团队,推行产品与运营双驱动开发模式。培育数据文化理念,与苏州大学共建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深耕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研究,释放科技赋能效能。

    (七)贯穿联动的自动化风控体系。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内控“三道防线”,传导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理念和文化。优化信贷审批模式,在强调有效控制的同时,通过实现决策流程自动化与人工干预最小化,提高审批效率,消除决策偏见,改善客户体验,全面提升授信审批水平。广泛积累信贷数据和决策经验,综合运用内外部数据开展授信主题风险扫描,探索“模型+人工”的融合智能决策,打造合规风控核心竞争力,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本行坚持党建领航,推进党业融合,深入践行全行“三一五”发展战略,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发展局面。报告期内全行经营情况表现概括如下:

    (一)主要指标量质并举。主要经营指标保持增长,资产总额达到2232.49亿元,较年初增加92.62亿元,增长4.33%;各项存款余额1780.48亿元,较年初增加77.99亿元,增长4.58%;各项贷款余额1363.31亿元,较年初增加69.97亿元,增长5.41%。从贷款投向看,全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800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比例超九成;制造业贷款余额386.3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近三成,坚持以金融活水灌溉制造业转型根基,用金融担当厚植实体经济沃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0亿元,同比增长0.2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5.23%。不良贷款率保持0.90%,拨备覆盖率386.88%,资产质量健康稳定。

    (二)零售金融惠民利民。加快零售转型步伐,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财富管理,满足多元需求,报告期末零售存款余额1100.24亿元,较年初增加86.87亿元,增长8.57%。零售客户AUM突破1260亿元,较年初净增超85亿元,其中保险、贵金属上半年的销量均超去年全年。优化金融体验,促进消费民生,与微信、支付宝、京东、抖音、美团等主流线上渠道绑定,投放消费券撬动居民消费。打造苏农直播间、苏农驿站等零售金融场景,营造消费氛围,助力居民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打响消费品牌。积极响应人社部办公厅相关要求,扎实落地服务为民,上半年新增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待遇客户1.57万户。深耕智慧金融,夯实零售根基,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营销提质,利用AI算法模型和规则策略,精准挖掘潜在零售贷款需求客户名单,触达转化率近25%。利用理财响应率模型、价值提升算法模型,筛选客户AUM提升优先名单,客户转化率达60%。

    (三)公司金融稳企助企。公司业务聚焦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家”,开展旅程陪伴式服务。上半年对公贷款余额达到876.22亿元,较年初增加48.70亿元,增长5.88%。稳企助企更用心,传统制造业受到产业链外迁、贸易冲突等因素叠加影响,成立“外贸保稳提质行动专班”助力外贸企业平稳应对“关税战”,专项对接重点涉美融资企业。特色金融更出彩,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0亿元,绿色金融咨询服务助力盛泽纺织企业首次获得产品碳足迹核查国际认证。公私联动组建“同盟链”体系,布设苏农特色供应链金融脉络,提升管家服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集企业高管、员工财富管理、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综合服务更全面,实现全链通企业信息变更和注销登记线上推送,客户通过政务在线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与银行业务的同步申请,大幅提升企业开户变更的效率。

    (四)金融市场守正创新。持续打造FICC大固收体系,以固定收益为核心,以外汇、衍生品、贵金属为外延,上半年外汇交易提质扩面,新品种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围绕外汇、外币对、美债、黄金四大核心领域实现战略突破。资金管家品牌初显,丰富资管业务,通过举办首届苏农理财节,打造明星产品,为客户提供具备高吸引及竞争力的多元化产品。荣获2025年第五届“金誉奖”之“卓越创新资产管理银行”称号、“锦鲤鱼鑫动季享”理财产品获评2025年第五届“金誉奖”之优秀创新银行理财产品。投贷联动持续发力,以投行思维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持续探索科创类企业服务新模式,上半年成功落地全省农商行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首单“贷款+认股权”业务。投研驱动精准布局,将宏观研究与业务发展深度结合,持续推进投研一体化建设,系统梳理、深度解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并有效赋能业务发展。

    四、荣誉与奖项

    全国:连续第六年荣登普益标准评选的“年度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理财能力前十”、2025年度“金誉奖”之“卓越创新资产管理银行”。

    江苏省: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2024年度EAST系统应用劳动竞赛数据报送“进步单位”奖。

    苏州市:连续四年蝉联苏州市“金融统计先进单位”一等奖、连续获评吴江区十大纳税企业、吴江区生产性服务业十强企业。

    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位列第538位,较上年提升20个位次。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本行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经营规模上台阶。报告期末,资产总额2232.49亿元,较年初增加92.62亿元,增长4.33%;存款总额1780.48亿元,较年初增加77.99亿元,增长4.58%;贷款总额1363.31亿元,较年初增加69.97亿元,增长5.41%。

    经营效益好向优。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2.80亿元,同比增长0.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每股收益0.58元。

    资产质量稳可控。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0.90%,较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386.88%,风险处置和应对能力保持稳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苏农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