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金隅集团(601992)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21:39: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金隅集团(60199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新型绿色建材板块:公司是全国建材行业领军企业,全国第三大水泥产业集团,京津冀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生产供应商之一,国内水泥行业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引领者,具有较强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控制力。

    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制造业务:公司以水泥为核心,形成混凝土、墙体及保温材料、装配式建筑体系及部品、家具木业等上下游配套的完整建材产业链和装饰装修、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总承包等产品及服务内在联动机制,形成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目前水泥熟料产能约1.10亿吨、水泥产能约1.84亿吨,预拌混凝土产能逾6,000万立方米,骨料产能逾9,000万吨,助磨剂、外加剂产能约28万吨;危废、固废年处置能力逾500万吨(含建筑垃圾)。公司建材产品及施工安装服务广泛应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冬奥会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并向外延伸至华东、西北、川渝、华南等热点区域,充分展示了金隅新型建材产业的品牌、品质和产业链优势,提升了产品体系应用和协同营销水平。

    装备制造及贸易服务业务:公司具备日产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全产业链建设与服务能力,研发的高效水泥立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固废设备、节能电气柜、自动化控制及智能运维系统、单重10-150吨大型铸件、单重0.01kg-30kg精密铸件等产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完善供应链网络配置和资产布局,持续做实做精国际贸易和建材商贸物流业务。

    2.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公司耕耘房地产开发建设40多年,具备多品类房地产项目综合开发的能力,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最大、业态最丰富的投资性物业持有者与管理者之一,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等荣誉,是质量信誉、信用等级AAA级企业,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先后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170余个,总建筑规模达3,000多万平米。目前已进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苏州等17个城市,形成了“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区三大经济圈”的全国化开发格局。

    物业经营管理业务:公司目前持有的高档写字楼、商业、产业园区等投资物业面积逾250万平方米,其中在北京核心区域的乙级以上高档投资性物业72.5万平方米;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逾1,900万平方米,专业化能力、品牌知名度、出租率和收益水平多年保持北京乃至全国业内领先水平。

    (二)重点行业情况说明

    1.水泥行业

    202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呈现“需求弱势不改,价格前高后低,效益同比改善”的运行特征,受房地产深度调整影响,叠加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所放缓,基建拉动不足及区域结构性失衡,导致水泥行业持续面临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

    一季度,基建领域专项债等提前发力支撑资金需求,推动基建投资对水泥需求修复,需求下滑幅度较去年有所收窄,平均价格好于同期,行业效益回升;进入二季度,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下游工程项目和搅拌站开工不足,市场需求持续偏弱,叠加部分企业错峰执行力度减弱,价格持续回落,行业效益承压。从盈利状况来看,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的下降和一季度水泥价格的阶段性回升。

    2.房地产开发行业

    2025年上半年,地产行业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房地产销售基本平稳,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金额同比保持稳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待售面积连续三个月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资35,770亿元,下降10.4%。房屋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下降2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2,288万平方米,下降19.6%。房屋竣工面积22,567万平方米,下降14.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266万平方米,下降15.5%。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6,948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43万平方米。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金隅集团深入落实“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要求,全力稳增长、重创新、防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公司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5.7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52.2亿元;利润总额-13.3亿元,归母净利润-15.0亿元。

    (一)新型绿色建材板块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9亿元,同比增加14.8%;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加40.8%。

    水泥业务强化精益运营,开展“成本费用再降控效能效率再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内部统一大市场、提高市场掌控能力,优化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抢占价值高地,合力推动精准错峰、刚性错峰和联动错峰,动态调整营销策略,推动价格理性回归,水泥及熟料销量3,738万吨(不含合营联营公司),同比下降2.1%;其中水泥销量3,246万吨;水泥及熟料综合毛利率20.71%,同比增长10.35个百分点。

    混凝土业务落实“谋发展、抢销量、重创新、控风险、灭逾期、降成本”工作主线,加速产业布局落地,河北、陕西、吉林、天津、重庆新收购、租赁和委托加工10个站点,新增产能923万方。实现销量72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5.1%,混凝土毛利率9.24%。

    新材料业务完善集成营销机制,丰富“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并在石化、新基建等高附加值细分领域应用落地,积极探索国外市场,拓宽海外出口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加6.1%,毛利率15%,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二)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同比下降51.4%;实现利润-7.4亿元,同比增亏6.6亿元。

    地产开发业务坚持“稳利润、抓现金、调结构”,隅·西颂、花溪云锦、望京云尚等项目开盘热销,落实“一城一策”“一项目一策”销售去化方针,实现销售面积32.82万平米,同比增长12%。报告期内实现业务收入36.6亿元,同比下降58.5%;实现结转面积2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累计合同签约额68.2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现金回款64.93亿元,同比增长13%。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口径土地储备面积563万平方米。

    2025年上半年,公司竞得1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地产经营业务坚持稳商促租,加速空置面积去化;酒店度假经营质量持续向好,科技文创园区经营效益不断提高。成功中标国家信创园一期物业服务项目,新增管理面积63.5万平米,香港大学北京中心成功入驻钰珵大厦。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高档写字楼、商业、产业园区等投资物业总面积为265.4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77%(不含在建项目及装修改造项目);其中在北京核心区域持有的乙级以上高档投资性物业总面积72.5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85%,综合平均出租单价8.5元/平方米/天。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努力为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践行“造好材料、建好房子、筑美好生活”核心使命,彰显首都国企价值。公司坚守“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制造、贸易及服务,房地产业”两大核心主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大建材”和“大房地产”业务,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商贸服务业。以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相结合,围绕产业链协同做好内外部资源有效整合,C端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打造生态主导型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促进产业全面协同发展。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依托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了各业务的高效协同与价值互哺,通过强化产业链韧性,有效化解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构筑起可持续的竞争壁垒。公司加快同类业务横向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做实做细“链长制”工作机制,以外部市场资源整合促进外延式扩展,构建基于核心产业链的金隅产业生态,大力培育产业发展集群,加快打造以“好材料—好房子—好服务”为独特标识的金隅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数智化赋能智慧金隅,加快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形成设计、制造、贸易、施工、运维、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彰显出金隅独特的全产业链价值优势和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公司结合市场形势,加大民用产业开拓力度,抢抓流量入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天坛整装为代表的一站式全屋整装服务获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二)科技创新引擎优势

    制订并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意见》,聚焦“升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目标,分层分步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清单化推进《科技创新攻关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增强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成功召开全国重点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确立第一批全重“自立”研究课题;高质量通过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中期评估;加快唤醒“沉睡”科技成果,梳理形成四大类75项“唤醒清单”并强化督导。申请专利257项,其中发明专利90项;所属企业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获软件著作权14项;新增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三)绿色可持续发展优势

    坚持战略引领,制定印发集团《2025年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强化碳排放权管理,水泥企业实现“双碳”信息化管理平台全覆盖;投资物业集团首次采用“碳资产委托+回购”的碳配额托管新模式,确保碳配额稳定增值。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冀东水泥燃料替代率达到11.71%,单位能耗达到标杆水平的熟料产能占比达到57.56%;新投运9个光伏发电项目、新增装机容量60.66MW,27个已并网光伏项目完成“建档立卡”。金隅兴发科技园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首届新时代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四)产融结合优势

    推动产融结合,服务主业发展。提升与重点金融机构的全面战略合作,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控降公司融资规模,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确保公司授信充足,有效控降资金使用成本。公司累计加权融资成本2.84%。成功发行债券116.57亿元,其中成功发行平安-金隅山樾嘉园公租房CMBS项目,创北京市属国企公租房CMBS最高规模纪录。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发挥专业职能,服务公司整体资金运营效率提高、融资渠道扩宽、资金风险防范,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提高整体的融资效能,为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夯实金融基础。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争取各项财税优惠超3亿元。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继续保持AAA级,融资渠道顺畅支持主业发展,优化资本结构。

    (五)文化及品牌底蕴优势

    公司大力弘扬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干事文化、“八个特别”的人文精神、“共融、共享、共赢、共荣”的发展理念和“三重一争”的金隅精神为核心的优秀金隅文化,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传承文化及品牌价值底蕴。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指示精神,推动集团C端品牌战略全面落地,促进品牌升级,彰显“金隅”品牌力量。“金隅”品牌连续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在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位列第64位,价值1369.51亿元。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刘更生、辽阳冀东水泥有限公司冯跃辉获全国劳动模范殊荣,王明昌等13名金隅员工分别荣获省(部)级以上劳模和五一劳动奖殊荣,大红门(北京)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4个集体荣获省(部)级以上工人先锋号和先进集体殊荣。劳模评选数量和质量实现新突破。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开创金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智力支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隅集团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