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航天晨光(60050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长期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企业定位,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主责主业,以航天技术优势为依托,形成涵盖智能制造、核工装备、航天防务配套、后勤保障装备、柔性管件、压力容器、环保装备、艺术工程等业务的产业结构。
智能制造产业主要提供金属制品加工领域、轻工产品领域等细分行业的智能产线建设与改造服务,是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先服务机构,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单位,拥有“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核工装备产业主要包含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和核非标成套装备等三个发展领域,拥有核电金属软管、核电膨胀节、核废料处置全流程设备以及核工热室、手套箱等系列化产品。航天防务配套产业主要立足自身钣金焊接能力优势,以特殊材料焊接、成型、热处理、精密检测等为核心,形成系统高效的配套生产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后勤保障装备产业主要包括各类后勤油料保障装备、后勤工程装备、后勤生活装备、后勤综合装备及后勤器材产品等,长期为国防建设需要提供各类保障装备产品,是我国后勤油料保障装备的主要供应商。柔性管件产业主要包含各类补偿器及金属软管产品,是国内柔性管件龙头企业,建有江苏省薄壁多层柔性压力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热网、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长期为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提供可靠保障。环保装备产业主要包含压缩式垃圾车、扫路车、洒水车、吸粪车、吸污车等各系列环卫专用车辆,在长三角、北京等优势地区市场,压缩式垃圾车等优势产品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压力容器产业主要包括各类中、高压气瓶、低温容器、换热器、长输管线设备等产品,在液氢储罐、LNG冷能利用换热器、多层包扎储罐等领域拥有较强技术优势。艺术工程产业主要致力于大型艺术工程建设、雕塑及艺术品的数字化制造、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产品以大型金属雕塑为主,是国内大型金属艺术制像行业的领军企业,承制的香港天坛大佛等一批艺术工程产品蜚声海内外,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重大中央礼品项目。
2025年6月,公司七届四十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产业整合和组织机构调整方案,拟对现有产业按照专用车改装、柔性管件、压力容器、特种装备、艺术工程五类开展整合,目前产业整合工作正在推进中。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立足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聚焦发展动能转换、全面成本管控、亏损企业清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并同步推进系统性改革,在调结构、降成本、促转型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1.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机构整合。
直面发展动能不足、业务多元分散、资源配置低效的经营困局,围绕产业结构和组织机构变革谋划实施全面改革调整,将8类业务板块聚焦至5类、11家经营单位整合为7家、14个本部部门合并为7个,当前正有序开展组织融合、人员分流、权责界面梳理等各项重塑性工作。
2.部分民用产业市场订货势头良好。
上半年,公司压力容器、柔性管件、核工装备、环保装备等领域订货势头较好。压力容器领域累计新签合同3.48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53.58%,实现中科院青岛基地、国家管网长输管线配套、陕煤榆林化学等多笔5,000万元以上项目订单签订。柔性管件领域金属软管类产品累计新签合同1.27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50.84%,同比增长9.51%。核工装备领域中标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包容体等多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订单。环保装备领域订货同比增长17%,与北京市海淀区市政服务集团签订近亿元环卫车辆框架采购订单。
3.系统推进全面成本压降。
树牢“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强化算账经营、人工成本压降和供应链降本。上半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合计同比下降3,277万元,降幅14.93%;供应链降本方面,从严控制外协业务审批推动外协回流,上半年实现内部协作业务1,068万元;持续加大供方采购谈判力度,通过批量产品谈判降价等方式实现降本265万元。
4.紧前推动“两非”处置剥离。
“两非”企业剥离坚持差异化处置策略,晨光森田相继完成人员安置、审计评估、清算方案制定等工作,预计年底完成清算主体工作;香港公司完成清算注销决策,拟于下半年提交撤销注册申请。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