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郑州煤电(60012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19:13: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郑州煤电(60012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1.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业政策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明确将从加强能源安全保供监管、能源绿色发展监管、能源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电力市场建设与监管、电力安全监管、民生领域用能监管等8个方面,扎实做好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能源工作将围绕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等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共21项年度重点任务,涵盖能源保障、绿色低碳、改革创新、科技自立、民生服务、监管效能、国际合作及规划编制等方面。

    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深调峰、快调节、强支撑、宽负荷、高韧性、低排放”为主线,从煤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在智能运行方面应重点聚焦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决策等3个评价指标。

    4月29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办法》,旨在有效提升煤矿瓦斯防治能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5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对围绕完善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制度、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范围、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制度、加强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基础能力建设等作出全面部署。

    6月4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推动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出,加强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情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市场在供需宽松、新能源替代加速及政策调控趋严的多重压力下,呈现价格持续下行、库存高企、区域竞争加剧的格局。

    (1)煤炭供应情况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持续处于高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0亿吨,同比增长5.40%;今年以来煤炭进口量持续增长势头受到一定遏制,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6月份,进口煤炭2.22亿吨,同比下降11.13%,主要由于国内产量增加及新能源替代效应增强。详见下列图1、图2所示。

    (2)煤炭需求情况分析

    2025年上半年,工业消耗量持续低迷,叠加能源结构转型,清洁能源发电增长势头强劲,火电占比不断被挤压,电力用煤需求持续减少。1-6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扣除天数原因,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1.3%。非电方面,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12个月负增长,钢材价格不断走低,已处近三年来低位水平,加之水泥、化工等行业需求不振,煤炭消费量整体受限。

    (3)煤炭价格分析

    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行,截至6月底,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619元/吨,较年初下降15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47元/吨,降幅28.5%;环渤海港口50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546元/吨,较年初下降125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19元/吨,降幅28.6%。

    3.2025年下半年煤炭市场展望

    预计下半年煤炭市场将延续“供强需弱”格局:供应侧国内原煤产量保持小幅增长,进口煤虽持续减量但难抵国产增量,总供给维持充裕;需求侧迎峰度夏及传统旺季仅带来季节性的短时弱反弹,但高库存、新能源替代加速以及非电行业疲软三大矛盾,严重制约需求反弹的空间。在此背景下,煤价预计持续承压,尽管迎峰度夏及冬季备货阶段可能带动煤价阶段性反弹,但反弹空间和持续性均较为有限。

    (二)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炭开采、洗选加工与销售,同时兼营煤炭相关物资和设备的采购与销售等贸易业务。所属矿厂主要分布在郑州所辖的新郑市、新密市和登封市。煤种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及贫瘦煤,可作为优质的工业动力煤,洗选加工后可作为优质的高炉喷吹煤及炼焦配煤,用于化工及钢铁冶炼等行业。公司的煤炭产品主要采用直销模式,收入主要来源于煤炭销售。

    生产模式:公司采用流程式生产模式。采煤工作面各生产工序严格按照循环作业图表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循环作业,其他辅助工序与之配合,矿井形成连续型生产。部分矿井煤炭生产后送至洗煤厂进行洗选加工。

    采购模式:公司下属煤矿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设备和大宗商品,由供销公司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除火工用品每年由公司将需求计划报请国家指定部门统一调配、采购外,其他物资均由公司自行从市场采购。

    销售模式:煤炭产品由煤炭运销公司统一销售,实行统一签订合同、统一计划、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公司精耕细作郑州市场、巩固重点煤炭市场,逐渐形成了以大客户营销战略为核心,尊重矿工劳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客户需求的营销文化。

    盈利模式:公司主要通过原煤、洗精煤生产和销售,实现盈利并保持长期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郑州实践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规范公司治理,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提质增效、数智化发展等工作,克服煤炭市场下滑、地质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积极组织生产接替,持续推进内部改革,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数智化转型发展,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个、智能化子系统2个;公司自主开发的“煤炭行业综合数据智库”“煤炭行业供应商核心数据集”两款数据产品获得“数据产品登记证书”,成为河南省煤炭行业首批正式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登记挂牌的数据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煤炭产量368万吨,营业收入18.38亿元,利润总额-1.01亿元。

    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内外部形势研判,顺应市场形势变化,强基固本,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优化组织,提升生产效益效率;严格管控,提升经营管理质效;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统筹谋划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力争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大的变化。

    一是产品优势。公司原煤产品以贫煤、贫瘦煤、无烟煤为主,原煤硫含量均低于0.5%,最低仅为0.27%,平均硫份0.35%,是低磷、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2025年新增洗精煤产品是优质的钢厂高炉喷吹煤、炼焦配煤。

    二是技术优势。公司拥有“三软”不稳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瓦斯治理、矿井水害防治和难选构造煤洗选加工等核心技术,其中豫西“三软”不稳定煤层低位放顶煤技术、松软厚煤层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滑动构造松软煤层巷道锚网支护机理及关键技术和煤矿水体下厚煤层开采致灾机制与源头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0余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荣获省部级一、二等奖;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研究项目取得成功;子公司研制的高端钻头填补了公司制造领域的技术空白;郑州曙光基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煤炭行业大数据平台等。

    三是区位优势。公司地处河南省政治、经济、物流中心的核心地带郑州,先天的交通便利与区位优势,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更利于公司优化煤炭、电力、物流、建筑施工等产业资源配置,为公司谋求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空间。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郑州煤电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