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惠通科技(30160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以设计和研发为基础,以自身专利及专有技术优势为支撑,拓展装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等相关业务,逐步形成涵盖设计咨询、主设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全过程工程技术服务模式。公司设备制造业务主要为聚酯、生物降解材料、尼龙及双氧水生产线提供核心设备,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业务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
尼龙领域:尼龙66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尼龙66和尼龙56产能扩张驱动力来自于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目前处于产能扩张期,由于前期市场规模不大,发展基数较低,且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动力强劲,预计本轮产能扩张持续时间较长。
生物降解材料领域:目前处于产能快速扩张后的调整阶段,经历政策驱动下的扩产后,行业进入技术优化与产能整合期,行业周期主要受政策性主导的影响。短期产能过剩引发价格竞争,不过从长远来看,在政策持续加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拥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加速推进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开辟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
双氧水领域:双氧水行业当前处于局部产能过剩与高端化转型并行期,将呈现多维度的发展态势,未来行业破局的关键在于推进技术革新。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战略政策支持,高纯度电子级产品需求保持高增长态势。工业级双氧水方面,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被国家应急管理部列为淘汰工艺,新(扩)建项目禁用,现有项目须在2029年前完成技术改造,近期势必迎来酸碱固定床改造的浪潮;同时,应急管理部要求新(扩)建项目应采用流化床工艺,政策驱动和绿色化趋势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聚酯领域:聚酯行业当前处于产能过剩与绿色转型并行阶段,受“双碳”政策驱动,行业向再生聚酯、生物基聚酯等高端化、低碳化方向加速转型。在政策红利(绿色+产业升级)与战略创新(高端+循环+全球化)双轮驱动下,聚酯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以技术壁垒和低碳优势重塑全球竞争力。
(二)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服务于高性能尼龙(PA66)、生物基尼龙(PA56)、生物降解材料(PBAT/PBS)、聚酯(PET)和双氧水(H2O2)等产品生产企业,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具备从设计、主设备制造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主要为尼龙、生物降解材料、聚酯等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客户提供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服务。
(2)设计咨询
公司设计咨询服务内容主要为:根据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聚酯等行业生产线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客户对拟建工程的要求转化为工程设计文件,包括产品技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施工图设计等。
公司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掌握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专有技术,在工艺优化、节能降耗、节约投资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设计经验,可为客户提供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聚酯及其他聚合物工程设计服务。
(3)工程总承包
公司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为“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该模式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能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生产/服务模式
(1)设备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制造部门根据设计部提供的设计图纸,结合工程部的项目进度,制定具体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下料成型、精加工、焊接、组装、试验、检验入库等工序。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部分锻件加工、热处理、封头加工、部分筒体加工等非核心生产工序由公司长期合作外协厂商完成;部分焊接、装配、表面处理等非核心工作交由劳务外包供应商完成。
(2)设计咨询服务模式
公司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技术方案和工程施工图设计,通过交付合同约定的设计文件或技术文件来获取收入。公司工程设计咨询业务流程包括:业务承接、初步技术方案确定、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设计出图。
(3)工程总包(EPC)服务模式
公司工程总承包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采购、现场安装、现场调试与运行、工程验收、售后技术支持服务七个阶段。
2.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公司的采购活动也是围绕订单需求展开。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公司设计部按设计进度确定各类设备和材料的需求计划并提供《采购清单》,经逐级审批后送至采购部;相关采购人员根据采购内容的不同,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询价,最后综合报价、品控能力、交付能力确定最终供应商;与供应商拟定采购合同,经逐级审批后签订采购合同。
3.销售模式
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优质的工程业绩,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主要采取“技术营销”和“品牌营销”相结合的策略。
公司通过对市场中相关细分行业企业的信息收集,“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进行业务分工,跟踪各地区、各行业的项目建设信息,结合项目所处行业的性质和工艺特点,对业主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营销”。通过技术营销帮助客户解决技术难题,延伸其产业链条,在发现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
此外,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和品牌效应,并通过行业协会、学术会议、展会、网络平台等形式宣传交流公司业务、技术和业绩,一些客户也会主动向公司发出竞标邀请或业务需求信息,公司根据获得的项目信息,通过内部的分析和研究,作出是否参与市场竞争的决策,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参与项目的承接。
4.盈利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EPC)三类,分别对应三种盈利模式。
设备制造业务的盈利模式:基于在设备制造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通过向客户交付自产的专利专有设备及其他非标设备获取收益;
设计咨询业务的盈利模式:基于对下游业务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通过向客户提供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获取收益;
工程总承包(EPC)业务的盈利模式:依靠出色的工程设计能力、核心设备制造能力以及系统的工程建设能力,向客户提供工程设计、主设备制造、配套设备采购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综合技术服务,通过交付完整的生产线获取收益。
(五)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尼龙66技术服务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尼龙66熔体直纺短纤技术已得到成功应用,长丝级切片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成功掌握了先进的蒽醌法双氧水流化床钯触媒催化加氢工艺技术,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公司推出的流化床工艺双氧水装置的最大单线产能达到年产100万吨(27.50%计),这一产能规模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生产装置,其PBAT/PBS生物降解材料生产线的设计年产能超过30万吨,这一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经过二十多年行业积淀,公司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工艺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和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人员,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及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和行业驱动因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能优化,核心在于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十四五”期间,石化行业面临产能优化与节能减排、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形势,倒逼行业向清洁化、规模化转型,催生装置升级与产业整合需求,释放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增量空间。
随着尼龙56/66上游原材料国产化瓶颈被突破,以及己内酰胺、HPPO法环氧丙烷产能陆续释放,高性能尼龙及工业双氧水需求大幅增长,有助于推动高端尼龙产业以及双氧水产业长效健康发展。
2.公司自身驱动因素
(1)市场需求驱动
公司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涵盖尼龙、生物降解材料、聚酯及双氧水等细分领域,公司所处行业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下游细分市场的发展状况。公司紧跟产业政策变化,顺应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生物降解材料、尼龙、双氧水等多个细分领域,在相关下游领域产能扩张、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的推动下,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多年的技术和工程业绩积累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
(2)核心技术创新驱动
公司所属行业具有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特点,相关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需要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大量的实践运用积累。公司自创立伊始一直致力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经过多年发展,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构建了坚实的基础,技术研发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颁发的技术创新类奖项二十余项,在行业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研项目涉及聚乳酸生产装置、高产能及高浓度双氧水流化床等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持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保持创新发展动力。
(3)管理驱动
公司持续强化生产管控和内部管理,全力以赴确保经营目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先进技术、丰富的工程化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断开拓新市场,在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和双氧水工程技术服务及核心设备制造领域实现了错位竞争。公司通过制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办法》等内部制度,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对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采取多种措施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晋升的机会,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技术创新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研发和知识产权优势、资质和行业标准优势等核心竞争优势。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经过20余年孜孜不断的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继在聚酯、尼龙、双氧水、生物降解材料工程领域创造出多项业内领先的核心设备制造及工程化方面的专利及专有技术,获得了诸多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奖项,成长为国内化学工程领域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服务公司。
2024年8月,公司入选工信部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录,成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升级中优先支持的民营企业标杆。依托尼龙工程化、生物降解材料聚合、聚酯工艺及双氧水流化床四大领域全自主研发体系,公司构建多维度技术壁垒,核心专利覆盖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全资子公司惠通生物“年产10.5万吨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项目——年产3.5万吨(一期)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项目”因节能降碳显著入选“节能减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塑料污染治理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支持项目,公司申请的节能减碳专项2024年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5,000万元获批,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累计取得该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此项目可实现节能4.2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5.25万吨/年。
(二)客户资源优势
作为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工艺及出色的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能力,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及知名度,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均在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行业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下游产品及客户熟悉程度较高,能够基于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断开拓新市场,在尼龙66、PBAT和双氧水工程技术服务及核心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了错位竞争的空间和局面,占据了较高的市场地位,与扬农化工、平煤神马、凯赛生物、中国天辰、长鸿高科、万华化学、兖矿集团、山西华阳、湖北宜化等行业领先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公司的下游客户群体结构清晰且具备显著优势,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该等企业旗下的子公司构成。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在各自行业内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深厚的资源积累、广泛的市场网络以及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三)研发和知识产权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制度体系,拥有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70人、工程技术人员102人,专业从事聚酯、尼龙等聚合类化工产品新装置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此外,公司注重研发人才的梯队建设,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把握行业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理论知识,同时公司持续进行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能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致力于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机构和团队,并设有独立的技术研发部门,并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该中心为公司的产品创新、设计和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撑,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在长效的科研制度激励下,公司取得了大量专利技术成果,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境内45项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这些专利在公司的主要产品及业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资质和行业标准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依靠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二十多项荣誉,同时,公司还持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等多项专业资质,具备从设计、制造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服务能力,满足高端化工工程需求,为业务开展筑牢坚实根基。除此之外,公司以起草单位的身份,深度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
2025年4月,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重点企业高级职称评审单位,作为首批获此资质的企业,公司自此可自主开展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这将极大缩短员工职称晋升路径,强化对核心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与归属感。同时,为公司参与省级重大项目研发、行业标准制定奠定了人才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