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8日开润股份(300577)发布公告称本营国际黄锐、银河证券郝帅 艾菲拉 艾菲拉、国金证券杨雨钦、国金资管权珅、国盛证券侯子夜、国泰海通盛开 曹冬青、国信证券闫宇聪 丁诗洁 刘佳琪、华安基金张峦、华安证券余倩莹、华福证券李施璇、华西证券唐爽爽、华泰研究所张霜凝、辰禾投资吴超、彭扬基金袁天娇、聚合资本Sophia Zhang、开源证券吕明 朱本伦、摩登国际吴笛、平安基金李景瀚、平安证券王源、润晖投资刘娜、申万研究所求佳峰、尚诚资产黄向前、山西证券王冯 孙萌、太平洋证券郭彬、大家保险封小海、西部利得陈保国、天风证券龚理 孙海洋、万丰友方投资胡江宾、甬兴资管秦庆、招商证券唐圣炀、浙商证券詹陆雨 邹国强、长江证券柯睿 雷玉、中银国际王瑾、中信证券郑逸坤、兴业证券赵宇、大家资产胡筱 李德宝 于扬、国金基金董广达、东北证券刘家薇 苏浩洋、合晟资产徐华、通用技术投资朱玉、首创证券郭琦、东方财富证券金叶羽、金鹰基金汪达、东吴证券赵艺原、华夏基金林瑶、光大证券朱洁宇 孙未未、国泰基金谢佳怡、广发证券糜韩杰、太平基金雍晗、耕霁投资黄梦可于2025年8月28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介绍公司 2025 年半年度业绩情况
答: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2,733.63 万元,同比增长3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67.70 万元,同比下降24.77%,主要系去年同期取得上海嘉乐控制权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一次性投资收益增加了去年同期基数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8,068.38 万元,同比增长 13.98%。二、主要问题及
1、公司 2025 年上半年代工业务情况怎么样?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代工制造业务收入 209,756.73 万元,同比增长 37.22%,其中箱包制造业务实现收入 141,875.52 万元,同比增长13.03%,保持稳健增长;服装制造业务实现收入 67,881.21 万元,同比增长 148.25%,公司打造面料加成衣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持续有效实施。代工制造业务毛利率达到 24.67%,同比增长 0.96 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尤其随着管理的不断强化和整合,服装业务毛利率得以显著提升。
2、公司 2025 年上半年产能情况怎么样?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箱包总产能 2,207.33 万件,同比增长 3.55%,产能利用率为 93.39%,较去年同期提升 2.15 个百分点,其中境内产能占比 29.13%,产能利用率 95.10%,境外产能占比 70.87%,产能利用率92.69%。公司服装总产能 3,001.43 万件,产能利用率 50.73%,其中境内产能占比 20.04%,产能利用率 61.04%,境外产能占比 79.96%,产能利用率 48.14%。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精细化运营等多种方式,提升运营效率。
3、关税事项对公司的影响怎么样?
目前,开润的美国市场业务主要为箱包及服装的代工制造业务,根据目前最新的关税政策,印尼依然拥有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公司积极与 Nike、DIDS、优衣库、PUM、迪卡侬、VF集团等全球顶尖品牌客户保持高频次、深层次的战略沟通,就关税政策调整等重大议题共同探讨应对策略,确保了订单的稳定与高质量,实现了订单结构的持续优化。未来,公司将通过积极扩展全球产能布局,寻找关税相对洼地,同时提高经营效率,加强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保障公司的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4、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有什么变化?
公司根据《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相关规定,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提高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公司将取消监事会,监事会取消后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并根据最新的《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司章程》及相关的内控制度进行了修订。公司将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内控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障公司合规经营和稳健发展。
开润股份(300577)主营业务:休闲包袋、旅行箱、商务包袋、服饰及相关配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开润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27亿元,同比上升32.53%;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24.77%;扣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上升13.9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94亿元,同比上升29.5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42.7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734.51万元,同比上升21.12%;负债率52.03%,投资收益727.24万元,财务费用4461.75万元,毛利率24.6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8.0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