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贝肯能源(00282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8 16:3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贝肯能源(00282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宏观经济环境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迎难而上,总体运行平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2、能源行业整体形势

    报告期内,我国能源行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展现出强劲韧性,供需双侧协同发力,结构转型与安全保障能力同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反映经济复苏动能持续增强。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同时,为应对全球能源格局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世界各主要国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能源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

    3、油气市场形势

    (1)国际方面:国际原油市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OPEC+超预期增产及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继续回落。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70.81美元/桶,较2024年全年均价下降11.33%。

    (2)国内方面: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与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提升,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稳步增长,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油气领域稳产增产态势良好,供应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08亿吨,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308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8%。

    4、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

    报告期内,我国能源行业(包括油气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低碳化变革呈现持续深化、全面渗透的发展态势。行业内企业积极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入生产、运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不断提速,从底层操作系统到核心控制软件,能源领域核心系统的自主可控率实现了突破性提升,有效降低了对外技术依赖风险。在此过程中,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AI技术支出在研发总投入中的占比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以数据为核心驱动的科学决策体系逐步完善。

    此外,数字化转型与低碳化发展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通过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实时监测能源生产与消费全流程的碳排放量;通过动态优化配置、调整生产参数,实现碳足迹的精准追踪与高效管理,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国内领先的油气资源开发综合服务商,公司紧密顺应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大趋势,精准洞察能源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脉络与变革方向,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油气业务的深度融合路径,力求打造更高效、更环保、更具可持续性的能源开发模式,为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升级注入强劲新动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油气工程技术服务

    1、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油气资源开发综合服务商,能够为客户提供钻井总承包、压裂、化工产品销售及配套的检测、维修等一揽子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如下:

    (1)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总包

    公司具备提供从地质建模、钻井设计与工程施工、钻井液技术服务、定导向设计与服务、固井技术服务、压裂技术服务、排采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技术服务的能力,以及基于油气场景的新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与客户采取“一体化工程风险大包”、“基于产量保证的可变工程费用”、“带资作业产量分成”等多种合作模式,在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的合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特色化的油气田化学品和技术服务

    公司具备研发、生产、试验检测、销售钻井助剂和固井添加剂以及提供一体化现场技术服务的全流程技术服务能力,主要提供钻井助剂和固井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和OSH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中石油HSE体系认证等,配备有设施完善的化验室、试验检测仪器,产品质量检验测试执行API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公司已有12种产品获得了中石油的质量认可证书和相应的供应商准入资质,以及CNAS油化剂检测中心实验室认证。

    (3)专业化的检测、维修和钻具租赁业务

    公司围绕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总包业务,在井控装置、钻具和旋转防喷器等领域形成了配套保障能力,同时也具备向第三方提供检测、维修和钻具租赁的业务能力。

    2、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以总承包、日费制等方式承揽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同时提供油气田化工产品销售,井控装置和钻具等维修、检测和租赁服务。

    钻井工程业务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客户通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油服企业在油气田区块进行钻井作业。钻井工程开始前,油服企业要完成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钻井工程的实施过程通常涉及方案设计、钻前准备、分开次钻进至设计井深、验收及交井等一系列的过程。油服企业与客户间的合作方式通常为总承包模式和日费模式,其主要区别在于双方风险与收益分配的不同。钻井工程施工完毕后,公司递交完工报告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客户组织安全、环保、生产等多部门进行统一竣工验收,再进行交井验收,验收合格后按照合同约定办理完井工作量结算。

    压裂业务的开展与钻井工程类似,客户通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油服企业在油田区块进行压裂作业。压裂工程开始前,油服企业需要完成压裂液、支撑剂、压裂设备等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压裂业务的实施过程通常涉及方案设计、压裂前准备、压裂作业实施、验收及交井等一系列的过程。压裂工程施工完毕后,公司需要递交完工报告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客户会组织安全、环保、生产等多部门进行统一竣工验收,再进行交井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将按照合同约定的完井工作量进行结算。

    3、市场地位

    当前,在国内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公司形成了以北疆常规油气开发和东疆煤层气开发为主的新疆市场、以川渝页岩气、致密气开发为主的西南市场和以煤层气、致密气开发为主的山西市场的业务区域分布。顺应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趋势,以及主要客户调整油气比例,稳油增气,加大非常规气勘探开发力度,以降低油价敏感度的需求,公司持续加大对西南页岩气、致密气市场的投入,优化收入结构。

    西南市场:公司是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民营油服企业,服务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四川泸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业主方,在川渝页岩气市场的钻井、压裂工程技术指标创造了多项国内纪录。

    新疆市场:公司常年深耕北疆常规油气开发市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智慧石油(克拉玛依)投资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市富城油砂矿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的长期钻井服务供应商。在东疆煤层气开发市场,公司拓展了新疆亚新煤层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国盛汇东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优质新客户,在新疆市场实现了从“油”到“气”的转变。

    山西市场:在山西及周边地区煤层气、致密气市场,公司已经实现了对亚美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美中能源有限公司、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超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等优质客户的全覆盖。

    海外市场:公司将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重点聚焦北美、中东、北非和东南亚等区域,寻找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特别是毛利率相对较高、设备投资金额相对适中的油气田特色工程技术服务)的业务机会。

    公司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公司具备地质油藏研究及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能力,并且已将进入上游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确定为核心发展战略之一。

    1、区块权益投资

    公司积极向上游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拓展,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的境外控股公司BENKOIL,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与萨斯喀彻温省拥有10个租区,总面积达1,510.038公顷的油气权益。加拿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市场具有数据公开、服务完善、交易活跃等优势,投资金额相对可控,相对较低。BENKOIL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团队与丰富的行业经验,承担租区内原油资源的滚动勘探开发工作,包括前期的地质勘探、油井的开发与建设、原油的生产采集、后续的存储、运输与销售,将标准化运营贯穿于各业务环节,最终实现原油产品的销售收入。

    2、技术换权益

    未来公司还将在上游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内,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例如区块增产换权益等。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一体化的技术服务优势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油气资源开发综合服务商,是民营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够为客户提供钻井总承包、压裂、化工产品销售及配套的检测、维修等一揽子技术服务的油服企业。公司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强化了公司与客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相对于提供单一服务的竞争对手,更能发挥多种业务的协同效应,最终达到为客户降低开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原油产量的效果,在国内钻井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中具有优势地位。公司具有完备的QHSE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资质,拥有中石油集团颁发的钻井、固井、定向井、泥浆技术服务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资质。

    2、较为充足的产能优势

    公司拥有20-70型钻机21部,50000水马力全电驱动压裂车组一套,各型无线随钻和地质导向仪器近百套,各类固井泵、灰车40余台。公司具有承钻不同地区和不同地质条件下水平井、丛式井、斜直水平井、欠平衡井的钻压采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具备年完成进尺40万米的服务能力,能够从事常规油气、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地热等资源的一体化勘探开发。

    3、数字化生产及管理的优势

    自2020年起,公司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在生产运行领域,公司成功自主研发并应用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部署安全管理系统,全面落实“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应用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现场数据,为分析提效提供支持;依托项目管理系统,严格管控项目质量、工期与成本,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各类流程的优化与再造,并通过ERP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费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管理闭环,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基于构建的数据中台与AI系统,公司打通了生产与管理数据壁垒,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展望未来,公司将顺应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AI技术在生产运行及管理领域的研究与融合应用,持续为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4、能源转型相关应用场景及技术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油气行业独特的场景优势,聚焦油气离网应用,以动态负荷优化、多源协同控制等前沿核心技术为支撑,研发高效电碳耦合储能设备,并打造智能化微网解决方案体系。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油气场景能源管理的降本增效与节能减排,推动传统能源结构向“双碳”目标转型升级,为公司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顺应能源转型的绿色低碳趋势,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全力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低效资源的高效应用路径。在此过程中,公司投资参股新星惠尔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以荒煤气为原料,运用转化、变换、低温甲醇洗、PSA吸附分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将荒煤气中价值较高的合成气组分氢气、一氧化碳等进行分离提纯,再通过羰化加氢技术生产高端化工品,实现了荒煤气的资源化、高端化利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5、一定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致力于科技创新,以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与投入,公司已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体系,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设计1项。同时,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保持长期紧密的课题合作、人才委托培养、现场试验支撑等合作关系。公司拥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批准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新疆特殊钻井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油气田钻采技术工程实验室”、“自治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等6个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克拉玛依市、自治区科研项目13项,其中重大科技项目2项;获市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项。其中,《特殊工艺井及配套钻井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第七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优秀奖,《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多温度段MTC固井液及其配制方法》获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创业奖金奖,《钻井液用速溶型强包被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获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创业奖银奖。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贝肯能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