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7日收盘,鸿远电子(603267)报收于58.62元,下跌3.82%,换手率3.21%,成交量7.41万手,成交额4.46亿元。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66.8万元,占总成交额12.26%;游资资金净流入2125.02万元,占总成交额4.76%;散户资金净流入3341.78万元,占总成交额7.49%。
答:代理业务收入下滑主要归因于公司主动应对市场竞争加剧而采取的策略调整。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定价体系、调整产品组合及客户梯队,战略性收缩部分低效益客户合作规模,同时加速高潜力行业客户的开发与储备。公司将持续深耕代理业务市场,完善和优化区域客户服务,提升客户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并积极推进与国产品牌的创新合作模式,代投联动,深度绑定,为代理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答:公司高度重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已专门组建由公司高层、市场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相关业务。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客户走访以深化合作对接。目前行业内相关产品的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基于此,公司期望从标准制定的早期阶段就参与其中,以此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产业务前五名客户实现收入49,921.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1%,占本期自产业务收入比例为75.14%。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5.3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7.5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16.5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8.07%、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7.61%。
答:1.成都地区主要布局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业务和微波模块业务。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业务由子公司鸿立芯作为运营主体。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兵器、航空、船舶、航天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收入取得较快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57.61%。微波模块业务由子公司鸿启兴和成都蓉微作为运营主体。产品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商业航天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微波模块业务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级别。
2.合肥地区布局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业务由子公司鸿安信作为运营主体。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导弹、无人机等高可靠领域,以及商业航天、汽车电子、激光雷达、医疗电子、数据中心、光通讯、安防监控等民用领域。2025年上半年,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业务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级别。
答:公司自布局滤波器业务以来,前期储备的多个项目逐步进入放量阶段,通过组建专属销售团队深耕市场、积极推进客户合作,推动滤波器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滤波器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47.28%。
同时,公司电磁兼容实验室已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S)现场审核,待取得认可证书后将正式具备第三方检测资质,可对外承接电磁兼容测试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可靠的电磁兼容服务,助力公司收入多元化发展。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可靠电容器平均单价相较2024年全年下降约14.7%,但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则趋于平稳。此外,从季度表现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高可靠电容器平均单价未出现明显波动,目前基本处于阶段性稳定态势。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主要包括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方面,其规模增加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龄变长,导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比例提高;另一方面是2025年新增的应收账款按行业惯例尚未进入集中回款阶段,使得应收账款总额增加。上述因素共同推升了当期信用减值损失金额。预计通常在第四季度集中回款后,上半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有望部分冲回。
资产减值方面,新增计提主要来自存货跌价准备。公司基于对市场未来需求以及产品库龄等因素的综合判断,预计部分规格型号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已低于账面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对该部分存货计提了相应的跌价准备。
答:公司产能优先保障高可靠领域客户需求,当前产能可以支撑该领域客户的产品采购需求。
答:子公司鸿远苏州构建一码一平台信息化系统,打造平台化柔性交付中心,缩短交付周期,最快可缩短至一周左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