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天原股份(00238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仍处于持续下行阶段,企业经营压力巨大。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公司坚持实施精细管理、“极限制造”工程、聚焦“九大专项费用”管控、优化营销策略管理踩准市场节奏、盘活存量资产、根据税率变化调整生产经营等措施手段,通过苦练内功、内部挖潜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充分展现了公司在逆境中的韧性与活力。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6.6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63.85万元,同比增长48.65%。
2025年作为公司“两年强基,三年拓展”的第二个强基年,持续推进开展两大强基工作:构建产业盈利模式上的强基、在经营能力上的强基。公司钛白粉实施“双1000”计划,推进产品通过差异化、高附加值化。立足“氯—钛—磷—铁—锂”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通过在全球锂矿、钛矿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布局采购或代工业务,推进“双矿出海”战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上游延伸,进一步提高锂矿、钛矿双矿资源资源保障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开展PVC差异化产品、特种化树脂,将化工合成和物理改性加工相结合以实现突破,提高聚氯乙烯附加价值。2025年持续开展“双率提升课题”、“效益提升第一课题”,以“提升磷酸铁锂盈利模式”为技术创新第一课题,通过降成本,加大产品研发,围绕客户需求导向,改善提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经营环境。
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二车间产线建设完成,逐步开始试生产以及客户二车间产品导入验证工作,正加大下游客户开拓。天程锂电一期项目正在推进建设中。马边磷矿项目进入试生产,进展良好。昌能煤矿项目正在开展鉴定工作,争取尽快完成鉴定结果。公司积极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等国际市场变化给公司境外资产带来的影响,公司下属的越南天祥公司未来也将进一步关注市场变化,根据订单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及搞好管理工作。投资建设6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将硫酸项目与钛白粉产业融合,实现钛白粉生产碳的“零消耗”,同时硫酸项目也适配宜宾及周边地区新能源上游原料企业需要,可促进锂电产业发展;投资建设60MW/120MWh用户侧储能系统,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持续推进“两年强基,三年拓展”的五年发展计划,按照绿色化、数字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和通过化学创新来重构元素价值的“四个新天原”战略定位,创新做好各项工作。
(一)深化优化战略布局的优势
公司坚定在“一体两翼”总体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资源、产品、产业等主动融入宜宾产业链配套,全面融入宜宾发展大局,公司产业与宜宾市战略发展的产业相互融入、相互促进,形成了发展的合力。公司在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深化和结构优化,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氯-钛-磷-铁-锂”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公司持续进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优化和提升,继续突出发展具有天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公司基础化工原料基础上,围绕宜宾产业链的配套,开发锂电烧碱及晶硅光伏专用烧碱,加快推进公司氯气与地方产业的配套发展。围绕“双碳政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发展之路,坚持环保优先,全面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牢固树立公司的领先优势,“资源能源+氯碱化工+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更加完善。
(三)技术创新支撑战略发展优势
2025年公司将“提高磷酸铁锂盈利模式”作为技术创新第一课题,从工艺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创新、产品品质提升、生产制造数字化建设等4个方向的突破推动提升磷酸铁锂产业链系统盈利模式,把客户要求转换为公司创新研发的动力,全面提升产品及企业竞争力。多措并举引进紧缺性人才,通过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合作,进一步提升科研效果。
(四)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四大关键抓点落实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公司在生产、管理、研发和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深抓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以提升生产率与本质安全为目标的“三化工程”和“智能工厂”建设,持续强化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升级,形成适用于相关行业的深度应用技术,以持续提升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支撑企业战略发展,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企业,不断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