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国汽研(60196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16:21: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汽研(60196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营业务为汽车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业务。

    1.汽车技术服务业务: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开展汽车及相关产品

    技术研发、测试评价、产品认证、软件工具、试验装备及技术咨询等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行业发展规划、法规标准研究、行业管理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客户新产品开发及改进、测试装备能力建设提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咨询和软硬件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满足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法规标准要求新产品公告申报、CCC、进口车、汽车环保产品认定和排放、燃料消耗量等检测、认证服务,提供基于政府服务及特有行业数据源的政府智囊、指数、软件数据、品牌推广等多元数据服务。

    2.装备制造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工程、物流专用车、环卫专用车及装备,燃气汽车、氢能汽车系统及零部件,轨道车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二)行业情况

    1.汽车技术服务板块

    汽车技术服务作为汽车工业的伴生行业,其行业发展与汽车工业趋势高度相关。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增长韧性,汽车工业总体延续良好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在上半年度双超1500万辆,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市场需求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三电系统、智驾系统等测试以及充电设施运维等技术服务需求的增长。同时,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汽车出口需求增长驱动海外尤其是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测试认证需求持续增长。

    政策法规方面,2025年2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强化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及OTA升级的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并建立产品召回协同机制,进一步规范汽车生产企业OTA升级活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促进新技术规范应用,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2025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新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适用范围扩展至N1类载货汽车,同时还首次将仿真试验纳入验证体系。2025年6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拟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而提高行业对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技术水平,引导生产企业产品迭代升级和完善相关产品功能。上述政策法规的实施带动强检市场扩容的同时,也将带来相关研发测试需求的增长。

    技术创新方面,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轨并进,加速行业技术迭代。汽车动力电池与充电技术持续升级,全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智能驾驶技术向入门级产品下沉,功能普及与场景复杂度同步提升;叠加车用芯片国产化、AI交互辅助、智能座舱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多维度驱动相关测试验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2.装备制造板块

    专用车业务: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背景下呈现结构性增长与新能源分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新能源商用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

    35.8万辆,同比增长56.9%。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以及基建工程复苏释放了部分市场需求,公共安全体系的加速建设带动应急救援类车辆需求增长,纯电动商用车续航能力提升以及智能化应用持续落地,使得新能源商用车在港口、矿山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下的渗透率进一步上升。燃气系统业务:在“双碳”战略推动下,燃气汽车行业迎来发展期。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明确将天然气定位为交通领域低碳过渡能源,燃气汽车经济性优势凸显,但燃气汽车行业同时也面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氢能产业方面,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但氢燃料电池仍处商业化规模应用早期,成本控制及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轨道交通业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回落,新增运营里程处于低位。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计新增运营线路6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20.7公里,同比恢复性增长13.7%,累计运营里程达11,127.6公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大规模建设不再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更好发挥现有规模优势,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将成为未来主要趋势。

    (三)行业地位中国汽研是我国汽车行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是我国汽车测试评价及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服务的主要供应商,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等国家级平台,致力于为我国汽车行业科技创新和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持和发挥引领作用,在我国汽车技术服务领域拥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三攻坚一提升”关键战役,持续打造公司影响力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30亿元。

    (一)经营发展稳定有序运行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锚定重点目标,开创“区域化统筹、协同化服务”模式,重塑营销体系,专项攻坚高效推进。公司以高层互访为牵引,持续巩固核心客户关系,完成集团大客户100%走访覆盖,专班机制稳步显效。区域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区域+事业部高效协同体系,实现市场资源集约化配置与运营效率跃升。

    检测工程事业部谋定市场发展,持续提升客户价值,提前介入技术服务,深化实施“一企一策”,持续夯实法规业务基本盘,同时强化资质拓展,在产业链“价格内卷”的变局中抓难点,突重点,保障业务健康发展。

    信息智能事业部抢抓信息智能领域战略机遇期,总体业务及新签订单显著提升,在智驾新规趋严的背景下,聚焦造车新势力和科技企业,实现多元化、定制化服务突破,深化区域战略布局,同步支撑部委、地方项目研究,持续提升公司影响力。

    能源动力事业部围绕电、氢、储三大核心领域,聚焦测评、装备以及关键零部件,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能效分级、气电增程等增量业务市场开拓工作初见成效,高品质动力电池性能分级认证、全球充电兼容服务、氢能产业化业务等创新产品稳步推进。

    零部件事业部成立后持续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搭建专业化市场营销团队,明确重点主机厂专项工作机制,创新农机、特种车等业务领域跨界合作;成功举办202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扩大行业品牌影响力。

    海外事业部成立后进一步加速公司海外网络布局推进,与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匈牙利、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汽车海外出口质量服务平台,解决出海认证流程长、法规壁垒高等痛点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后市场事业部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检测需求,“安心检&安心拍”系统全国上线;完成便携式容量检测设备、电池仿真教学设备样机开发,并开展试点测试验证,同步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初步形成了覆盖检测、教学、运维的全链条产品矩阵。

    装备事业部聚焦汽车领域头部企业,客户黏性增强;通过行业活动、标准工作等举措带动低空业务发展,市场开拓凸显成效;凯瑞机器人公司获批筹建重庆市无人机系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二)精益管理提升核心价值公司持续完善信息化建设,围绕综合办公、业务执行、审计风控等场景开发管理智能化应用,同时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实体化运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强化降本增效,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管理机制,通过优化试验排期和设备管理,减少关键设备挤兑问题,并对部分设备的改造升级进行国产化替代;公司聚焦人才能力打造,开展专项培训,完成组织架构优化调整,队伍效能稳步提升。

    (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势能公司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牵头申报的车网多能低碳融合V2G示范项目获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成功研制交付氢能装备(电堆测试台)。公司科技奖励实现新突破,成功获得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资格、10项省部级行业科技奖励;发布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单位;获批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产业创新综合体”。

    (四)品牌赋能提升行业影响智库价值方面,公司积极服务国家部委,独家获批《沙盒监管深度测试机构评价管理》研究委托函、动力电池事故调查与缺陷分析系统承建,成功推动2项新能源汽车国标立项并牵头研制;支撑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标准指数方面,公司牵头制定并成功立项ITU、IEEE国际标准各1项,牵头制定并发布实施纯电动汽车火灾分析等国家标准2项,主导成立全域安全协会(IADS)行驶安全技术委员会并推动3项团标立项,联合EuroNCAP举办指数国际交流会。品牌传播方面,深化央媒和地方媒体战略合作,策划多场行业焦点专题报道,成功举办“极智长测”首站活动,并正式启动“极热夏测”项目。

    (五)能力建设推动布局完善报告期内,公司以能建为抓手,强化战略支撑,提升属地化技术服务能力,华东总部基地正式开园并召开华东能力发布会,围绕战略布局、生态构建、技术攻关等维度集中呈现核心成果,区域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收购的南方试验场公司正式完成交割,并有序推进建设期收尾工作,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试验场资源。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项目投后管理工作,实现平稳过渡与融合,同步按规划加速资源整合进程,助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汽研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