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谊集团(60062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能源化工、绿色轮胎、先进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服务五大核心业务,并已基本形成“制造+服务”双核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体系。其中,能源化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甲醇、醋酸、醋酸乙酯、合成气等基础化学品和清洁能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建筑、纺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是国内领先的洁净煤综合利用公司;绿色轮胎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载重胎、乘用胎、工程胎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卡车、客车、乘用车以及采矿和农业车辆等领域,并为众多汽车制造厂提供原厂配套;先进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含氟聚合物、制冷剂、发泡剂、丙烯酸及酯、丙烯酸催化剂、高吸水性树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锂电、光伏、显示面板、电子电气、涂料、胶黏剂、合成橡胶、水处理以及卫生用品等领域;精细化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涂料、颜料、油墨、日用化学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高铁、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建筑、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化工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化工贸易、化工投资、信息技术等,为化工制造提供相应的配套贸易、投资、信息化服务等。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较大阻力,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关税壁垒显著提升,区域增长分化更为明显。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在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支持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出口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实现积极发展,但消费需求不足等挑战仍持续存在。化工行业整体供需偏宽松,处于低位区间但具有较强韧性,部分产品价格修复带动盈利水平呈现回暖态势。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增强上下游协同发展,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数字化赋能和创新突破,推动低碳绿色转型。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围绕党委和董事会工作部署,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干字当头,围绕年初制定的“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的目标,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克服种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年度重点工作,基本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夯实基础。
安全环保总体受控,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不断夯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照方案、踏准节点,有序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安全监督,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每季度开展覆盖所有二级公司、重点三级工厂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推进承包商“同质化”管理,试点开展承包商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加大环保监督监测、帮扶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固废核查,推进危险废物减量;优化碳排放管理体系,落实节能减碳措施;坚持绿色发展,深化绿色工厂建设。不断完善华谊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上海化工区合成气项目已投入运行,绿色甲醇项目完成桩基施工,SAP项目完成中交检查;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二期项目稳定运行,三期一阶段项目陆续进入安装施工阶段;三爱富邵武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推进数字化赋能,启动“智慧华谊2.0”规划编制,开展集团数据治理,制定数据标准;在集团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时效利润模型、智能机器人巡检、设备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应用,为集团数字化发展夯实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外部风险,强化财务管控及法律风险防范,不断提升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专利分析与布局。强化授信管理,防范票据风险,加强应收账款高效回笼,强化审计及业务合规能力建设。重点防范主业、投资、资金、金融、境外等领域重大风险。
机制创新持续深化,落实职业经理人改革及核心骨干中长期激励计划,完成A股限制性股票(二期)解锁工作;推动机制创新和激励兑现;完善市场化选聘机制,开展集团下属合资企业管理岗位竞聘工作;推进集团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机电仪、数字化人才队伍,国际化人才队伍专项落地实施。
开展重大战略研究,推进集团“十五五”规划工作,开展“技术创新”等6个专项规划及“高质量党建”等2个规划专篇编制;并推进相关软课题编制,加强软课题研究成果落地,为“十五五”业务发展规划提供支撑。围绕重大政策、未来产业发展、海外业务和基地选址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持续推进集团产业结构优化。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行业内先进的研发软硬件创新条件,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检测实验室,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构筑了工业催化、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过程开发、分析检测等技术研究平台,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成果产业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进研发资源一体化共享、集聚,提升研发效率;构建门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卓越研发能力;开展重点项目研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二)核心产品行业领先
公司相关核心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系列优势产品,具备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公司主要产品如甲醇、醋酸、丙烯酸及酯、全钢胎等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其中甲醇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商之一,醋酸、丙烯酸及酯位列行业前三,全钢胎位居行业前列,PVDF、氟橡胶等含氟聚合物及HFO1234yf等第四代制冷剂居行业前列。
(三)核心产品品牌影响力
公司拥有一系列中国名牌、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上海名牌等著名商标。其中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品牌产品有双钱牌轮胎、眼睛牌油漆、光明牌油漆、飞虎牌涂料、一品牌颜料、白象牌电池、牡丹牌油墨、蜂花牌香皂及回力牌运动鞋;公司通过加强产品品牌的市场宣传力度,增强市场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四)全国业务布局和海外发展能力
公司已初步形成全国发展的业务格局,拥有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综合性强的化工生产基地,分布于上海、安徽、江苏、重庆、新疆、浙江、内蒙古、福建等地区,上海新材料公司入选2025年上海市“工赋链主”第一批次认定企业;广西钦州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并陆续建成投产;泰国建成大型智能化轮胎生产工厂;福建邵武打造一体化氟化工产业链。通过国内基地合理布局和海外基地建设,有效贴近市场,实施产地销的模式,拓展海外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产品服务,提升了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一体化发展能力
公司依托上下游产品覆盖面广的优势,持续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发展一体化循环经济,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运营中的物流、仓储成本,增强生产运营、物流、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一体化运营和管控,推进集中采购、集中销售,产品上下游互供,抵御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提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的议价能力和生产运营的整体稳定性,推进同一业务板块各生产基地之间和同一基地内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生产调度、公用工程协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发挥“制造+服务”双核驱动模式,打造集团服务共享中心,整合专业资源,提供高效服务,促进产业整体升级。
(六)合作发展能力
公司是中国本土化工行业为数不多的与全球知名化工企业进行多方位合作及成立合资公司的企业,并已经成为全球著名化工类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之一。目前与巴斯夫、阿科玛、林德、卡博特、索尔维、科慕等跨国公司合作设立了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同时与宝武、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中集集团等多个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七)经营管理能力
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专业领域内拥有较强的知识和管理技能。公司的管理团队在精益生产运营方面,持续增强管理水平,并由生产管理向“生产+经营”管理转变,不断提升装置的运行质量,促进工艺优化,推动主要产品单位物耗、能耗明显下降;在数字化方面,深入推进数字赋能,创建多个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以及中国流程化工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增强制造链供应链在资金、物流、供应和生产方面的协同,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八)HSE管控能力
安全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已经形成完善的HSE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并积极打造能效标杆企业、绿色工厂,加快低碳绿色转型。在环保方面,通过环境风险预防,持续提升工艺技术,从源头节能降耗减排,推进综合治理,对沿江、沿河企业“三废”排放实施全过程监控。公司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措施,始终保持HSE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公司稳定发展,同时通过设立企业开放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推进企业和社区和谐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