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国药控股(01099.HK)2025年中期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08:01: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国药控股(01099.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5年上半年,面对快速变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本集团在董事会和管理层坚实领导下,在加强合规管理及合理管控风险的同时,聚焦业务的稳定复苏,持续改善各项经营指标,着力打造新环境下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6,043.0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5%;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5,337.25百万元及3,465.69百万元,同比下降分别为9.53%及6.43%。
      上半年,顺应新的行业环境和政策监管要求,本集团积极挖掘渠道协同和衍生服务的业务增长动能,进一步树立价值驱动理念,加强盈利能力和现金回款等核心业务指标考核,各主要板块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呈现差异化表现。其中,医药分销板块基本维持稳定发展,板块收入占比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达到73.62%;器械分销收入规模有所下降,板块收入占比同比略升0.08个百分点,达到19.22%;医药零售板块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板块收入占比同比增长0.36个百分点,为5.78%。
      报告期内,本集团费用管控成效凸显,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一体化管控举措和业务成本的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持续下降,分别为2.74%、1.28%和0.35%,三项费用率合计优化0.2个百分点,为收窄利润下降提供有力支撑。
      医药分销:顺应趋势稳健发展研判需求调整结构
      报告期内,集采和国谈政策的稳步推进,覆盖品种持续扩面,行业同比增速依然有所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药品流通市场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约7,710亿元(含税),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下降2.0%。同时,2025年1月起执行的新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平均降幅达到63%,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于2025年7月启动,纳入55个品种,涵盖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等治疗大类。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持续扩面深入,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有序提升。
      截至2025年6月末,本集团医药分销板块录得营业收入人民币218,527.36百万元,同比下降3.52%,较2024年下半年环比增长约0.3%,与药品流通行业整体保持相同的发展态势,在华东、华北等重点业务区域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报告期内,药品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2.58%,较上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主要因为行业整体环境导致板块业务收入和盈利水平同比有所下降。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精准把握终端市场用药趋势,对品类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积极提升集采药品、国谈药品的市场份额,强化与上游供应商沟通协作,提升品种获取能力。受益于本集团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优势和快速回应市场需求的积极举措,报告期内,本集团各公司持续关注并加速国谈品种的引入,国谈品种销售额保持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及毛利额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有效支撑板块业务稳定发展。此外,在渠道结构上,本集团一方面积极推进等级医院核心市场品种的增长,另一方面紧抓基层医疗市场刚需,带动整体份额的增长,两类渠道市场均取得不错的增长表现。
      器械分销:合规治理夯实根基服务带动份额增长
      报告期内,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全面深化,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已实现全国省级全覆盖,供应链服务的毛利率水平持续有所下降。医疗领域专项治理的常态化推进,严管购销环节,规范服务行为,使合规服务的重要性持续显现,进一步净化了行业生态环境。在各项政策的叠加影响下,医院终端对器械类产品需求发生结构性调整,高性价比的集采中选耗材、临床价值高的创新型器械进一步受到青睐,高价非中选品种加速清退。
      2025年上半年,在新的合规监管环境下,医院「以旧换新」的设备招投标需求仍未完全释放,同时本集团加强器械业务的风险管控和合规治理,对长账期高回款风险业务以及低附加值且资金占用量大的流通业务主动加强业务监管,控制该部分业务收入占比。主动业务管治策略叠加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价格下调因素影响了器械分销板块的当期收入,报告期内,本集团器械分销板块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7,052.73百万元,同比下降2.46%。其中,医疗设备及IVD销售下降明显,但医用耗材的销售获得稳定增长,展示了本集团以高粘性终端服务带动板块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器械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1.92%,较上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收入增速的放缓以及毛利率水平的下降。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通过优化渠道结构,将资源加快投入于可创造长期价值的业务及服务,加速推动器械业务模式转型,积极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新环境下,本集团对供应商和医院端服务需求加速承接,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主动引领供应链体系的专业化服务转型。本集团持续聚焦业务协同能力强的器械类智慧供应链项目,依托强大的医院端渗透能力,以专业的服务带动耗材等器械产品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本集团SPD项目净增加7个,单体医院集中配送项目净增加18个,医联体╱医共体集中配送项目净增加1个。2025年上半年,由SPD及集中配送项目带动的器械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3%,新增的智慧供应链项目协同功效逐步显现。此外,本集团凭借在智慧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创新能力,持续赋能医院端业务开展。报告期内,本集团聚焦于医工服务及SPD服务领域,新增服务类软件着作权35项。
      医药零售:板块发展逆势上扬零售治理成效显着
      2025年上半年,在医保个账改革政策推进、消费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医药零售行业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和挑战。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5年1-5月行业规模整体同比呈现下降态势。门店网络布局的优化,管治效率的提升,正成为零售行业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驱动力。同时,电子处方流转政策体系全面深化,2025年1月1日起,「双通道」药品全面施行电子处方流转,加速了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在全国的覆盖,推动处方流转向规范化、数字化、安全化方向转型。
      报告期内,本集团医药零售板块逆势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162.12百万元,同比增加3.65%。2025年上半年,医药零售行业各大上市连锁药店整体延续闭店策略,放缓扩张步伐。国大药房受到市场环境、竞争格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上半年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但国大药房存量店舖增速优于市场表现。截至2025年6月底,国大药房门店数量为8,591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978家,报告期内,亏损店舖的数量及占比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同时,专业药房受益于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增速仍在两位数以上。截至2025年6月底,专业药房门店数量为1,516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128家,同店增长率保持了双位数的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受益于零售板块的收入增长、网络优化策略及显着的费用压降成果,本集团医药零售业务经营溢利率为2.68%,较上年同期增长1.13个百分点。尤其是国大药房聚焦门店经营质量提升,果断优化网络布局,并通过完善商采体系和业务结构,加快自有品牌建设,提升统采比例等有利举措,主动推进转型。国大药房在报告期内持续保持盈利的良好态势,净利润同比增长215.81%,充分验证了新环境下本集团的业务转型理念。
      运营管控和服务转型:一体建设强化管控服务转型助力增长
      在医保改革、集采深化、监管加强等政策驱动下,本集团聚焦核心业务,研判政策变化趋势,持续推进营运效率的提升和业务的创新转型,深入一体化建设。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在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业务条线领域一体化垂直管控,推进集中采购一体化、物流一体化、财务一体化体系建设,加强业务穿透式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运营管控方面,为提升营运效率,平滑毛利率下行压力,本集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稳健发展。报告期内,本集团对应收账款进行专项管理,落实应收账款全面对账确权等风控举措。同时,本集团抓住医保直接结算政策机遇,向各子公司明确重点工作安排,加强回款管理,提升市场份额。截至2025年6月底,本集团半数以上主要二级子公司应收增速低于同期销售增幅。受益于精益化的费用压降举措,本集团各项费用率指标持续优化,其中,销管费用率下降0.19个百分点;不含保理的财务费用率下降0.01个百分点,整体费用率下降0.2个百分点,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率。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较同期少流出人民币6,882.58百万元,应收账款管控措施实效显现。
      服务转型方面,本集团坚持拓展渗透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业务,依托三大主营业务板块,锻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开展营销服务、三方物流、SPD服务等服务类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服务性收入持续增长,不断为本集团带来业绩贡献。此外,本集团依托强大的分销网络,不断挖潜服务增长动能的同时,强化主营业务板块之间、主营业务和服务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服务带动三大业务板块的份额提升,充分挖掘和发挥本集团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

业务展望:

展望2025年下半年,本集团将主动顺应行业政策的深入实施及终端市场的需求变革,聚焦核心业务,坚持合规经营,夯实一体化管控举措,锻造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能力。
      药械分销板块,下半年,本集团将推进差异化分区域的业务发展战略。一方面,本集团将聚焦核心市场,全力扩大核心客户的市场覆盖与合作深度,保持资源持续有效的投入,同时,根据市场竞争格局态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并持续关注终端用药的品类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本集团将顺应市场需求,积极提升目的地区域市场和关键客户的供应链衍生服务能力,形成高效联动的业务生态。此外,本集团将加快推进业务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加大创新药械、国谈产品及临床高价值产品的引进力度,主动深化与战略性客户的合作维度与广度,提升高附加值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推动板块业务向高质量方向转型,积极巩固本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
      医药零售板块,本集团将持续深化专业药房和国大药房两大体系的「双品牌」战略,围绕专业化服务与合规高效运营,优化线下门店与线上渠道的协同融合,推动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其中,专业药房体系,将重点承接医院门诊处方流转,努力挖掘业务增量。同时,专业药房体系将持续深耕个性化、专业化药事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性收入来源,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支援,锻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国大药房将持续聚焦经营质量提升,加强采购一体化及集团内工商协同能力,优化品类结构,持续增加高动销品种和爆款品种的比例,拓展多元化经营模式。未来,本集团医药零售板块将以专业化、合规化、数字化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运营管控和服务转型方面,本集团将继续深入一体化穿透式管控,以数字化为重要抓手,依托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全流程穿透式管理,强化风险的集中监控与统筹管理能力,为业务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本集团将聚焦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益,通过持续优化成本管控,加强应收账款系统性治理,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提升整体经营效益。
      依托新形势下的监管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本集团将积极推进服务转型与创新,着力开拓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不断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本集团将持续抓住创新药营销等服务机遇,提升三方物流的运营效率,优化SPD服务模式,以服务带动主营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为本集团长远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本集团将积极把握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变革的机遇期,顺应政策趋势,聚焦核心业务,严守风险底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各项核心经营目标,为社会和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还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引领医药流通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药控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