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麦克奥迪(30034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5 13:18: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麦克奥迪(30034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科技集成服务商。公司现有三个核心主营业务:“智能电气”、“数智医疗”、“智慧光学”。

    智能电气专注环氧绝缘件30余年,稳居全球细分行业前列。

    长期专注于环氧绝缘件的研发与制造,电压等级涵盖10kV至1,100kV,是全球为数不多具备中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全电压等级的制造商,产品主要包括三相/单相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密封端子、固封极柱、套管、支柱绝缘子等,同时业务拓展至磁悬浮和电气化铁路用绝缘器件领域。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公司成为ABB、施耐德、西门子、思源电气等国内外一流输配电设备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在产销规模、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稳居行业前列。

    报告期内,智能电气紧紧围绕产能瓶颈这一制约发展的关键,统筹推进各产线扩能改造工程,中压车间产能同比提升12%,高压车间6月产能达成率高达87.2%;下半年将继续聚焦智能化技改积极推动产能提升,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创新合作,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把握产业升级发展历史机遇,积极响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重点布局超高压、核电配套及铁路磁悬浮等新兴领域,紧随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适时整合上下游资源完善产业布局。未来,公司将以高端化、智能化为核心方向,深化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完善海外布局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服务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全球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关键支撑。公司会继续抓住机遇加速产能提升,推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聚焦“双碳”目标与绿色环保技术,加大智能化绝缘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探索电气设备智能化与低碳化创新路径。

    数智医疗聚焦数字病理全价值链,打造数智医疗集成服务商。

    构建了覆盖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一体化生态,核心业务依托国家卫健委中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和质控平台,围绕数字化病理扫描与应用系统展开,通过高精度成像实现病理组织切片的数字化存储与远程传输,并依托相关的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病理诊断效率。综合性远程病理服务平台叠加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构成“线上诊断+线下服务”的网络,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疑难会诊、质控管理、教育培训及智慧病理全流程服务,打造以“远程病理诊断+人工智能辅助”为特色的数智医疗服务商。

    报告期内,数智医疗与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省肿瘤医院等高校、医疗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病理切片诊断数据集”登记,获得了北京市首张病理切片影像资产登记凭证;下半年将以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为核心,联合合作伙伴,整合其成熟产品与技术方案,构建“技术+服务+生态”三维驱动模式,覆盖区域医疗协同;与合作方共同发布相关垂直大模型,构建远程会诊生态,赋能区域诊断中心,推动区域中心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超百万例远程诊断,有效提升基层病理诊断能力。技术层面,公司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优化算法模型以覆盖肿瘤、感染性疾病等多样化病理场景,同时构建安全合规的数据共享体系,保障患者隐私与跨境资源互通。产品层面,分为硬件产品、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产品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医疗产品主要为医疗显微镜和数字切片扫描与应用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医疗产品主要为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结核杆菌自动筛查系统、疟原虫自动诊断系统及免疫组化分析系统。发挥全球病理资源共享平台作用,推动国内外医疗资源协同,助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未来,公司将利用自身的数据沉淀优势深化多模态病理数据分析,利用远程病理辅助诊断平台及AI处理系统推动中国数字病理科建设,实现将医疗病理诊断服务贯穿到肿瘤防筛诊治康全过程,同时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巩固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智慧光学深耕光学领域30余年,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技术沉淀加速创新。

    长期专注于光学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及显微图像集成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涵盖智能教学、工业检测、科研医疗、科仪定制等领域,依托品牌优势以“设备+服务”模式提供智能光学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凭借三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公司客户网络已覆盖中国大陆、西班牙、日本、德国等10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光学显微镜领域的领军企业及全球知名品牌。

    报告期内,重点推动基于PX55大倒置显微镜的转盘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平台、三维相机等协作开发,拓展机器视觉及3D打印产品应用领域;下半年将积极与战略客户合作,加快工业三维产品的研发,实现新应用领域的突破;在海外市场方面,加强“一带一路”市场开拓,积极推进海外项目;进一步强化与核心客户的深度绑定关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司正围绕“拓赛道、兴工业、追科研、稳智教”战略,以显微光学为核心,持续突破超视场、超景深、高分辨率高速成像等关键技术,开发多光谱、多模式显微系统,打造“更宽、更清、更快”的智能检测设备。通过集成创新融合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智能之眼(成像)+智能之手(自动化)+智能之脑(AI)”的闭环系统,推动微观领域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升级。重点发力工业精密检测领域,融入国内持续提升的智能制造红利;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推进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稳定欧美市场优势的同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保持教学领域优势的同时,在工业、科研及医疗领域持续打开新增长空间,巩固其全球智能光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合并后实现营业总收入69,111.83万元,较上年同期波动5.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77.48万元,较上年同期波动18.46%;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774元,较上年同期波动18.50%。

    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为:

    1、宏观环境影响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地缘冲突持续、大国博弈深化、高利率环境延续三大背景下,呈现“弱增长、高分化、多风险”的特征。发达经济体受通胀粘性与政策紧缩拖累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凭借供应链转移与区域合作展现韧性,但债务、粮食、能源等结构性风险交织,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更趋复杂。地缘冲突外溢:俄乌冲突、中东紧张局势推高能源与粮食价格,红海航运受阻(曼德海峡安全风险)导致全球贸易成本上升12%(世界银行数据);货币政策紧缩滞后效应:美联储、欧央行等主要央行维持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5.25%-5.5%,欧央行再融资利率4.5%),抑制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供应链重构成本:中美“科技脱钩”“近岸外包”导致产业链区域化,企业转移成本(如墨西哥、东南亚工厂建设)短期内推高生产成本。同时,技术革命(AI、新能源、半导体)、政策引导(产业补贴、区域合作)与市场力量(供应链重构、消费升级)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构性红利”:发达经济体凭借科技优势守住高端领域,新兴市场依靠成本、资源与内需潜力承接增长接力棒,区域化合作(如“一带一路”、RCEP)则为贸易增长提供新空间。尽管全球增速放缓,但这些“局部亮点”正推动经济向更多元、更具韧性的结构转型,为下半年及长期增长奠定基础。企业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提前布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应对。在技术升级、全球化协同与政策响应中寻找平衡,以韧性经营应对不确定性。

    2、公司所属行业情况变化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电气行业在能源转型加速、工业自动化升级与区域基建需求释放的多重驱动下,呈现“总量增长与结构分化并存”的态势,其中新能源电气设备、智能电网与工业控制领域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而传统低压电器市场则面临技术迭代压力。光学行业在生命科学研究深化、半导体制程升级与新能源材料研发的多重需求拉动下,呈现“高端化加速、应用场景扩容、国产化突破”的特征。超分辨显微镜、半导体检测显微镜、AI辅助成像系统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传统光学显微镜市场则以存量替换为主。病理行业在癌症早筛需求激增、精准医疗深化及数字病理技术普及的多重推动下,呈现“市场规模扩容、技术迭代加速、服务模式创新”的特征。数字病理设备(含AI辅助诊断系统)、分子病理检测、第三方病理服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传统光学病理(纯人工镜检)占比持续收缩。公司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密围绕公司既定战略方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31项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技术沉淀并持续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数智医疗:依托平台汇集国内外病理诊疗资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的国家卫健委“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是目前全国运行最有效的远程会诊平台之一,是一个具备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教育培训、远程病理诊断质控功能的国家级平台,覆盖全国逾2,700家各级医院。数智病理的“入口级硬件”,麦克奥迪数字切片扫描仪以“速度快、分辨率高、性价比优”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基层与二级医院的首选设备。联合国内AI企业共同开发“病理AI辅助诊断系统”,希望通过辅助系统逐步解决基层医院病理医生资源不足、诊断经验有限的痛点。通过“数字病理设备+AI算法+云平台+第三方服务”的全链条整合,构建数智病理闭环,提升行业整体效率。未来,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与基层市场的深度渗透,公司通过技术推动成为全球数智病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推动病理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17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

    智慧光学:创设至今一直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发展模式。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德国、加拿大研发机构合作。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于1999年首创“数码内置式显微镜”,将传统显微镜升级为数字化图像处理平台;于2001年首创“数码显微互动教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现代化新概念教学提供新手段。在智教产品的基础上,公司近年积极在工业领域研发和试制相关产品,比如:EasyZoom超景深数码显微镜、PA53研究级显微镜系列、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智能清洁度分析仪和全自动全尺寸晶圆传送装置等。利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包括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德国亚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独立研究机构FraunhoferGesellschaft等加速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光学硬件是智慧光学的“基石”,通过自主研发高端光学镜头、定制化图像传感器及精密光机系统,打破国际品牌的垄断,性能指标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截至报告期末,获得94项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104项软件著作权。

    智能电气:通过反复探索、钻研积累形成一套由专利技术、创新应用、工艺诀窍组成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涵盖了产品设计、仿真模拟、材料配方、嵌件设计/处理、模具设计、浇注、固化、脱模等系列生产环节,确立了公司在环氧绝缘件行业的国际技术领先地位。截至报告期末,获得14项发明专利和94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并掌握多项关键生产环节的非专利技术。

    2、品牌优势

    品牌培育是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基础。

    在数字医疗领域,历经十余年深耕,公司已积累超1,260万例DNA倍体宫颈筛查标本、40多万例其他组织DNA倍体标本及100万张典型病例数字病理切片,成为国内最大的病理数据库之一。这些数据不仅能为AI辅助诊断产品的开发提供海量训练基础,还能支撑公司利用数据推动病理科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标准化转型;同时,智慧光学可协同开发硬件设备与AI软件,优化远程数字病理会诊系统的服务效率,未来进一步构建覆盖远程诊断、质控、教育培训的全链条智慧病理服务体系,解决中国病理行业“医生短缺、诊断效率低、漏误诊率高”的痛点,打造病理医生的“AI助手”。

    在光学领域,作为核心参与者与行业领军企业,深耕显微镜研发与制造30余年,以“光学技术自主化、产品场景全覆盖、数字智能深度融合”为核心优势,构建起从“基础教学”到“高端科研”、从“生物医疗”到“工业检测”的全领域显微镜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外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工业企业的首选品牌。旗下子品牌NATIONAL、SWIFT、CLASSICA亦凭借卓越品质获得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高质量科技产品”、欧盟推荐认证及福建省“国际知名品牌”等荣誉。

    在电气领域,在环氧绝缘细分领域树立“隐形冠军”地位,其环氧绝缘件产品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赢得ABB、施耐德、西门子、日立能源等国际巨头认同。品牌优势与技术实力的双重赋能,使其作为国内环氧绝缘件行业标杆企业,构建起“技术领先、品质可靠”的品牌护城河,为全球化奠定坚实基础。

    3、人才优势

    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公司拥有一支全球化、跨学科的研发团队,涵盖光学、机械、材料、工业设计、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这支团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具有敏锐的前瞻性洞察力,为产品创新和迭代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公司配备了职业化、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成员具备深厚的行业知识与卓越的管理能力,确保企业战略的高效执行与长期稳定发展。在市场营销端,公司构建了覆盖国内各省区市及欧洲、北美、香港等地的销售网络,团队主管均深耕行业多年,深谙客户需求与市场动态,能够精准把握商机并为海内外市场拓展提供强力保障。人才结构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布局形成协同效应:研发团队的技术深度、管理团队的战略定力与服务团队的市场敏锐度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产品品质提升与技术创新突破,为全球业务布局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4、体制优势

    混合所有体制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公司作为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充分用好北京亦庄控股的优势。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现代化管理体系,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治理体系以董事会为核心,建立了涵盖议事制度、授权清单、工作规程及约束机制的规范化框架,确保决策科学化与权责明晰化。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管理模式升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级,构建了“主业突出、管控精干”的高效发展模式,有效降低运营冗余。在风险防控方面,公司持续健全内控体系,强化合规管理能力,将混合所有制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保障了企业战略执行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麦克奥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