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日辰股份(60375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面向连锁餐饮、食品加工和品牌零售企业,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酱汁类调味料、粉体类调味料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剂三大类,千余个品种。同时,公司拥有“味之物语”品牌,通过在线下商超、线上电商等零售终端市场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便捷”的饮食之选。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对嘉兴艾贝棒食品有限公司的收购,该公司主营冷冻面包面团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业务范围拓展至烘焙类冷冻面团领域。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由采购部根据请购单实施采购,请购单是通过SAP云ERP系统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研发部及其他物料需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向采购部提出采购需求申请。采购部向合格供应商对比询价、下发采购订单,进行物资追踪。采购产品到货后,由采购部、品保部、仓储部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建立了柔性化生产管理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公司销售部下达订单后,生产部根据订单交期要求及各生产线的产能安排生产计划,下发给各工厂,各工厂根据生产计划单组织生产。公司品保部对入库原料、生产过程及产成品进行全过程抽样检测,检验合格后成品入库。
3、销售模式
(1)直销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客户主要为连锁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新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等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产品研发、柔性制造等供应链服务优势,为众多知名品牌企业提供ODM/OEM产品定制及服务。
(2)经销模式
公司经销渠道主要面向商超及流通市场、小型餐饮企业客户等,借助经销商的辐射网络和影响力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向经销商的销售均为卖断式销售。
(三)主营产品
1、酱汁类调味料
(1)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的定制化产品
公司根据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研发生产定制化酱汁类调味料,主要包括腌制酱(液)、涂抹酱、拌面酱、炒制酱(液)、煮制液、凉菜汁、沙拉汁、风味汤、烤鱼料、火锅料(汤底、蘸料)等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的腌制类、烧烤类、炒制类、凉拌类、蒸煮类产品等。下图为公司部分产品在下游应用端的效果展示:
(2)面向家庭烹饪的标准化系列产品
公司研发生产的面向家庭烹饪需求的标准化产品,目前主要有火锅调味料、中式小炒料、烤肉酱、拉面汤调料、小龙虾调料、鱼调料、轻食系列调料等多个系列产品。
2、粉体类调味料
(1)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的定制化产品
公司根据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研发生产定制化粉体类调味料,主要包括裹粉裹浆、腌制类调味粉、复合汤粉、预拌粉等,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的油炸类、腌制类、烧烤类、煮制类和烘焙类产品等。下图为公司部分产品在下游应用端的效果展示:
(2)面向餐饮企业和家庭烹饪的标准化系列产品
公司研发生产的面向餐饮企业和家庭烹饪需求的标准化产品,主要包含烧烤系列产品、香炸系列产品、浓汤系列产品。其中烧烤系列产品有腌料、撒料、蘸料,腌料如黑胡椒腌料、奥尔良腌料、蒜味腌料、烟熏味腌料等;撒料如香辣撒料、孜然味撒料、芥末味撒料、番茄味撒料等;蘸料如孜然蘸料、香辣蘸料等。香炸系列产品有腌料、裹粉,腌料如香草腌料、柠檬腌料、孜然腌料等;裹粉如天妇罗粉、黄金炸粉、香酥炸粉、香炸虾饼粉等。浓汤系列产品有原汤粉、酸辣汤粉、三鲜汤粉、牛腩汤粉等。
3、烘焙类食品
公司新收购的艾贝棒主要为烘焙类企业客户提供冷冻面团产品;冷冻面团通过急速冷冻工艺保存其质感和口感,并经由-18°C以下的冷链设施贮存、运输直达客户,再经过客户解冻及烘烤等简单工序加工成披萨、面包等产品。下图为该公司部分产品在下游应用端的效果展示:
4、食品添加剂
产品包括复配酸度调节剂、复配水分保持剂、焦糖色等,应用于各类加工食品添加。
(四)行业情况
1、所属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细分行业为食品制造业(C14)中的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C146);公司新增烘焙类食品业务属于方便食品制造行业(C143)。
复合调味品是以基础调味品为原料,将各种基础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工业化生产,国外早于国内,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率先推出了“超鲜味精”,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品工业化生产的开始。1978年,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研发生产了“麻婆豆腐调料”等中式菜肴专用调料。随着日本消费者认知的改变,调味品的专用性也不断提升,复合调味品因种类多、用量大、附加值高,消费占比超过了90%。我国上世纪70年代实现了复合调味品的工业化生产;2007年国家颁布了调味品标准,明确了复合调味品的定义。目前,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仍处在前期快速成长阶段,市场渗透率正快速提升,是调味品行业中规模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复合调味品的渗透率目前仍处于低位,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速冻米面制品是以小麦粉、大米、杂粮等谷物为主要原料,或同时配以肉、禽、蛋、水产品、蔬菜、果料、糖、油、调味品等单一或多种配料为馅料,经加工成型(或熟制)、速冻而成的食品。近年来,随着我国餐饮行业持续稳健发展,餐饮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速冻米面制品凭借标准化生产及品质稳定的特性,契合了餐饮企业对高效出餐、严格品控与成本优化的核心诉求。相较于传统加工方式,低温速冻技术的应用让这类产品在健康与营养维度上实现了突破,在保留食材原始风味与营养活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长久的品质保鲜,不仅满足了当代消费者对饮食健康的升级需求,也为餐饮企业提供了兼具效率与品质的食材选择。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倾向于集中采购速冻半成品食材,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出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因此B端餐饮市场成为驱动速冻米面制品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引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2、行业发展趋势
(1)复合调味品
①餐饮行业的发展带动调味品行业需求增长。餐饮业是调味品主要消费渠道,近年来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率提升、外卖需求增长、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影响,餐饮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长。餐饮领域调味品消耗量约是家庭烹饪的1.6倍,其可持续发展为调味品行业提供较大增量空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连锁化进程也在持续加速。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全国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22%,并预计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24%左右。随着我国餐饮连锁化率的持续提升,餐饮企业对口味标准化、新产品研发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央厨房+门店”的标准化连锁经营模式的出现和推广,为具备先进研发能力、产品定制能力的复合调味品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②复合调味品企业产品创新速度加快,向功能化、便捷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消费者饮食观念逐渐从“吃饱”向“吃好”演变,人们在关注价格的同时,对产品的口味、质量与品牌日益重视。消费者不再满足单一口味类型的调味品,对调味品专用化、细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调味品企业应顺应趋势,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配方、选材,甚至包装方面持续创新,提供菜品研发、成本控制等精细化服务,从复合调味品的供应商变为餐饮解决方案的提供者。③一站式标准化出餐模式推动复合调味品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消费者对效率与品质的双重需求驱动下,一站式标准化出餐模式日益成为餐饮连锁品牌经营的关键。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借助高品质复合调味品,通过即烹方式实现菜品的标准化与稳定性。由于复合调味品存在产品迭代快、生命周期较短的特点,差异化竞争是企业突围的关键。对于在产品研发、柔性生产、品控管理等方面能够精准把握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复合调味品企业,将更有竞争优势。④复合调味品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借多元合作拓展市场与场景。复合调味品行业经营较为分散,但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影响力、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渠道优势,市场份额正逐步向其集中,未来行业整合趋势将愈发明显。头部企业凭借自身优势,积极与大型连锁超市展开深度合作,借助超市广泛的线下网点和庞大的客流量,将复合调味品更精准地触达家庭消费群体,丰富超市的调味品品类,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在积极牵手网红休闲零食连锁品牌,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对新奇口味、便捷搭配的需求,联合开发具有独特风味的复合调味产品,融入休闲零食消费场景,拓展产品的应用边界。
(2)烘焙类食品
①烘焙类食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为冷冻面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居民对烘焙类食品接受度提升,2023年国内烘焙零售市场超5,500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8,500亿元,而冷冻烘焙作为快速增长子赛道,其核心原料冷冻面团业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在当下理性消费市场下,消费者对烘焙类食品的健康性、便捷性要求推动冷冻面团技术加速创新,低温速冻工艺优化保留食材营养与风味,耐冻酵母、功能性添加剂的应用提升面团稳定性,满足B端餐饮对标准化品质的需求;同时,“烘焙+”场景的多元化(如茶饮店、便利店、家庭烘焙),促使冷冻面团向多品类、定制化方向发展,从传统面包拓展至网红糕点、中西融合点心等,成为连接烘焙产业链各环节的关键载体。
②餐饮企业的增效诉求与烘焙行业的整合加速了冷冻面团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冷冻面团通过简化门店加工流程、减少人工与设备投入,协助餐饮企业实现高效标准化出餐,尤其在餐饮业连锁化率提升的背景下,头部餐饮品牌对稳定供应链的需求推动冷冻面团企业强化研发与产能建设。同时,烘焙行业集中度提升带动冷冻面团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具备技术优势、渠道资源的企业通过与餐饮品牌深度合作,拓展产品应用边界,推动冷冻面团从单纯原料供应向“技术+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升级,加速行业标准化与产业化进程。
3、行业上下游情况
在复合调味品领域,上游行业主要为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制造业。公司产品生产涉及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白砂糖、食盐、酱油、淀粉、食用油等多种基础调味料及食材。原材料的供应较为稳定、充足,不存在严重依赖于特定供应商的情况,生产所需的其他原辅材料亦可在国内外得到充足供应。
下游行业主要为餐饮行业、食品加工业和家庭消费。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日常经营成本较高,复合调味品的使用能够实现菜品口味标准化并降低人工成本和厨房租金成本,提升门店经营质效。对于食品加工企业而言,借助复合调味品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效率和成本管控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可提升其调理制品、菜品的口味,实现降本增效的经营效果,合理的产业链分工有助于食品加工企业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效率。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使用半成品预制食材,以及炒菜酱、拉面汤等复合调味品,不仅可以简化原本复杂的烹饪流程,还能够满足自身对于饮食美味、便捷、健康、乐趣的要求。复合调味品对下游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餐饮行业的经营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样,下游市场对复合调味品安全、美味、创新的要求也促使本行业需要根据消费者口味偏好研发新的复合调味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4、行业格局
受我国各地饮食口味和饮食习惯不同、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进程的影响,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目前仍处于“小而散”的竞争格局。尽管行业中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企业,但在产品类型、销售渠道、区域布局等方面仍是“差异化”的竞争状态。各区域地方品牌在购买者中形成的消费黏性增加了其他品牌的进入壁垒,导致了复合调味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对于在产品研发、柔性生产、品控管理等方面能够精准把握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企业,将更有竞争优势。
从公司的目标市场来看,目前主要面向:①调理食品的出口和内销市场;②国内餐饮尤其是连锁餐饮市场;③国内零售终端消费市场。
5、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较早专业从事复合调味品企业之一,具备先发优势。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早期主要客户为对日本出口型的鸡肉调理食品加工企业,为其提供酱汁、粉体等复合调味品及产品解决方案。2012年以来,公司较早地发掘和瞄准了国内餐饮业市场,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复合调味品定制业务。
公司目前主要面向连锁餐饮、食品加工及品牌零售等大中型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在定制研发、柔性制造、质量管理和快速响应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拥有一大批国内优质连锁餐饮企业客户,长期以来一直是多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供应商。公司拥有“味之物语”自有品牌,通过在商超、电商等零售终端市场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快捷”的饮食之选。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迎难而上,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特点,为提振消费,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各级政府前期已经围绕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为餐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餐饮市场仍面临着消费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方面的挑战。
从销售端看,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依旧严峻,下游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且呈现结构变化。社会餐饮需求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社会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整体增速;且消费者对餐饮消费更加理性和谨慎,人均消费呈现下滑趋势,导致餐饮企业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深度服务原有客户、持续加大新产品和新客户的拓展,业务仍然实现增长。从成本端看,受国内外农业生产环境、市场供需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食品制造行业成本上涨的压力进一步缓解。2025年上半年,我国食品制造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3%,其中:淀粉类、糖类等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但部分香辛料类、大豆油等原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20%。其中:营业收入20,363.70万元,同比增长8.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3.48万元,同比增长2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03.33万元,同比增长27.73%。2025年3月,公司完成对嘉兴艾贝棒食品有限公司的收购。艾贝棒的冷冻面团业务为公司营业收入带来一定贡献,但冷冻面团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了0.11个百分点;剔除冷冻面团业务影响,原有复合调味品业务毛利率为39.82%,同比提升了1.66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全面深化提质增效,储备后续增长动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创新驱动深化产品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力度,公司新“元汁味黄番茄沙棘火锅底料”荣膺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元汁味沙棘爆爆珠冷泡汁”斩获FBIF年度创新调味品奖。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了以创新驱动的业绩成长,在销两千多款产品,其中近三年开发的新品销售占比超过50%;新增酱汁类复合调味品近四百款;粉体类复合调味品二百多款;同时,有序推进冷冻调理汤及烘焙类产品的研发及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连续第五年荣膺“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年度餐饮产业影响力企业”称号,进一步巩固了在餐饮供应链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斩获青岛市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未来,公司将不断加强差异化优势的积累和创新研发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研发创新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二)固本拓新加速多渠道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市场拓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在业务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存量渠道深耕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原有餐饮连锁及食品加工渠道的拓展力度,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通过有序的新品迭代强化客户粘性,2025年累计为原有客户开发近四百款定制化新产品;公司依托研发实力、柔性化生产及严苛品控体系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战略客户及国内外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合作,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在增量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新渠道与新客群,拓展品牌零售企业及大型商业超市合作领域,通过精准的需求匹配与服务升级,提升新客户开发质量与合作深度,有效提升了产品市场渗透率与品牌影响力。
(三)数智升级推进经营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数智化升级,持续优化泛微协同管理、MES、SAP云ERP、数据分析等系统,强化供应链精益管理,实现生产、供应、销售等全链条的高效协同与敏捷响应。报告期内,公司紧跟时代步伐,深化人才兴企战略,持续建设学习平台,大力推行“创新赋能项目”和“AI赋能业务项目”,持续提升组织效能与团队活力,赋能员工成长。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数字化引领下的调味品行业领先企业。
(四)人才筑基强化团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集聚工作,以此为抓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人才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一方面完善了部门绩效与员工个人表现相联动的考核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全面激发人才潜能与团队活力;另一方面,公司启动了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向26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授予228万份股票期权。此次激励方案在覆盖范围上更具代表性,进一步扩大了激励规模,方案设计兼顾合理性、可行性与激励效果,能够有效增强公司的内生增长动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回报为本厚植投资价值为深入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公司于2024年2月制定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暨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回报投资者。2024年5月,公司实施完成了本次回购计划,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420,000股,累计回购金额超3,000万元。
公司始终以扎实行动回馈投资者,2025年半年度计划实施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9,438,736.20元,该议案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会进行审议。公司上市以来已累计实施完成现金分红1.8亿元;利润分配政策持续稳定,每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均超过35%,切实让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红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