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1日收盘,正海磁材(300224)报收于17.94元,下跌3.34%,换手率7.24%,成交量60.24万手,成交额10.94亿元。
8月21日,正海磁材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17.3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2亿元。
2025年上半年,正海磁材实现营业总收入30.57亿元,同比增长20.42%;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24.3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比下降22.22%;实现资产总额86.64亿元,同比下降1.27%;实现净资产39.01亿元,同比下降1.28%。
2025年公司坚持追求有质量的收入和高质量的增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客户结构,致力于提升综合竞争力。第一季度,公司运营效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渐增强,整体发展态势稳步向好;第二季度,受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公司销售结构阶段性改变,短期内盈利承压。随着出口许可证稳定获批和市场对无重稀土磁体接受度明显增加,公司海外业务显著回暖,报告期末公司出口发货量同比实现增长,并呈现出“老客户补单需求释放与新客户渗透效果提升”态势,充分彰显公司海外业务在政策适应性与市场响应速度上的卓越优势。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应用在新能源、节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气、节能家电、节能电梯,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智能装备、手机等智能消费电子等。公司已形成汽车市场(尤其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主,其他各主要应用领域均衡发展的良性格局。
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自身经营策略,积极面对市场竞争,全力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0%,共搭载290万台套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机;家电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
2025年上半年,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在公司产品的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在公司产品的覆盖率约80%;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5%;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同比增长82%。
在核心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的同时,公司积极顺应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全力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潜力市场,公司被评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材料类企业”。公司技术可高度匹配人形机器人用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需求。公司不仅有与国际知名客户合作近二十年的经验储备,也与国内产业链新兴龙头企业结成密切合作关系,具有成熟的研发、制造、供货能力,已持续向下游客户小批量供货。
公司以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各细分市场头部企业和未来之星为客户群,持续深化合作,助力客户打造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对国际汽车品牌TOP10、自主汽车品牌TOP5、造车新势力品牌TOP5覆盖率100%;全球EPS等汽车电气化品牌TOP5覆盖率100%;全球变频空调压缩机品牌TOP5覆盖率100%;公司已与全球风力发电机、节能电机、人形机器人、智能消费终端产业链的头部用户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业务关系。
公司坚持“高人一筹”和“稀土资源平衡”双战略研发,不断实现核心技术升级迭代。“高人一筹”战略着眼于在意识和能力层面保持公司的内部创新活力和外部领跑地位;“稀土资源平衡”战略着眼于材料技术落地层面,减少使用稀缺类、高价格的重稀土元素(镝、铽等),扩大采用高丰度、低成本的超轻稀土元素(铈、镧、钇等),节约使用价格不菲的常规轻稀土元素(钕、镨等),实现各稀土品类物尽其用,稀土永磁体成本持续降低。通过与战略客户的协同开发机制,公司准确把握细分领域发展方向,保持多维度技术领先,并不断进行新技术宣导,推动新技术应用面持续扩大。
接待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