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0日收盘,振华新材(688707)报收于15.61元,上涨0.45%,换手率2.1%,成交量10.7万手,成交额1.66亿元。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78.07万元,占总成交额5.3%;游资资金净流入1456.35万元,占总成交额8.79%;散户资金净流出578.28万元,占总成交额3.49%。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亿元,净利润亏损2.1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3亿元。第二季度公司产品销量及销售收入环比第一季度增长均超过60%。下半年销量基于客户给的计划,销量会进一步提升,全年有望同比减亏。
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镍及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销量占比已达到50%,其余为中镍及中高镍。
公司现有正极材料产能8.2万吨/年,今年二季度新增1.6万吨/年的产能;2025年4月披露义龙三期暂缓实施公告,预计年底新方案出来,待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后再重新报方案,待国资流程通过后,上市公司再进行审议。
在成熟技术应用方面,6系三元材料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导入认证;高镍及超高镍材料作为当前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销量占比已达到50%,且在国际客户端(如丰田、三星)已进入百公斤级产品验证阶段。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新一代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材料结构重构,容量及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有效适配高电压体系;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已基本完成。面向固态电池领域的关键材料开发同步推进,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稳定制备,目前正积极推进客户产品验证工作及年产百吨级中试产线建设;此外,适配固态电池体系的高容量(300mh/g)富锂锰基材料已向多家目标客户送样。
红星电子采用自主开发的无机法除杂工艺技术,实现了钴、镍、锰、锂4种关键金属元素的高收率;同时,开发的前驱体合成新工艺,显著降低了加工过程成本及碳排放。该技术实现规模化量产后,将有效降低公司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本期因关键原材料价格下滑,红星电子亏损1,752万元。
公司的钠离子正极材料主要聚焦于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两个研发方向。其中,层状氧化物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目前已有多代产品储备并实现出货及装车。聚阴离子材料主要应用于UPS启停电池、储能等领域,公司建设的聚阴离子材料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全面的产线评估与验证工作。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备更优异的低温性能、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
公司通过签订长单、战略合作、参股上游资源及布局电池回收等方式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原材料成本管控能力,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与数字化转型,从采购、生产、技术、管理等全流程挖掘降本潜力。强化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保障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因本期新增一名前十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向黔新排名掉出前十大股东。向黔新本期不存在增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