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7日收盘,万 科A(000002)报收于6.52元,上涨1.24%,换手率1.24%,成交量120.54万手,成交额7.88亿元。
投资者: 根据2025年6月4日的公告显示,印力商用置业有限公司属于万科的控股子公司,但据我所知万科历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印力公司都是作为公司的合营、联营企业披露的,2025年是否会纳入合并范围?另外该公告披露印力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合并的财务数据,还是单体的财务数据?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印力于2024年末已纳入万科集团合并范围。6月4日公告所披露的印力商用置业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系其单体财务数据。
投资者: 公司以前都按照房地产披露规定,每月披露月度合约销售额以及拿地情况,但是最近都没有披露了?是否规定改了或者公司申请了豁免披露?同为地产的保利发展还是有按月披露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中会披露季度销售信息,此外,部分行业第三方机构也会每月更新百强房企的销售动态,投资者可以进行对照参考。
投资者: 公司今年至今为何没有公布月度销售情况了?很多暴雷的房企也在公布月度销售的。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中会披露季度销售信息,此外,部分行业第三方机构也会每月更新百强房企的销售动态,投资者可以进行对照参考。
投资者: 公司以前回复互动易的问题很积极,目前经营状况不好后,回复问题也似乎没那么积极了,请问新的管理层能否保持斗志,积极回答问题,以高昂的姿态及时回复问题?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投资者: 尊敬的管理层!在这行业低迷时期,公司也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看得出来上次人员大调动后,如何保持队伍的团结有力和如何保持现金流跟得上都是关键所在,王总作为创始人,是万科的精神领袖,近期他也在朋友圈表达过愿意为公司出力的意愿,可否把他请回来,凝心聚力,这也符合大股东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或许各方面己在考虑之中?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一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
投资者: 公司可能正处艰难时期,但也相信公司会有美好前景。据媒体消息,公司创始人王石十分关心公司的平稳过渡。请问,公司是否考虑欢迎王石回公司参与相关管理?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一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
投资者: 公司披露2024年报的现金有800多亿,其中受限制的有几十亿,为何还需要大股东借30来亿,是否是因为公司的现金有很多在监管账户,不能用来还债券?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年报的现金中包含预售监管资金以及部分受限资金,对于预售监管资金,公司会根据各地预售监管政策进行资金安排。公司会结合整体的现金流和资金情况,做好债券的偿付工作。
投资者: 公司2024年度报告里其它应收款中,应收合作方876亿,应收联营合营1362亿,时间都比较长了,为何会产生这么大金额的其它应收款且长期收不回?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土地保证金、合作方经营往来款、应收联合营公司及其他企业款项。公司将根据项目公司的经营情况逐步回收资金。
投资者: 董秘你好,为何公司今年以来已经连续四五个月没有发月度经营数据了?请问这样的原因以及合理性?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中会披露季度销售信息,此外,部分行业第三方机构也会每月更新百强房企的销售动态,投资者可以进行对照参考。
投资者: 按照网上查询的第三方数据,公司2025年1-4月的合约销售只有400多亿,平均一月只有100多亿,而公司的有息负债有3600多亿,利息支出100多亿,员工每季度支出50多亿,如果销售维持100多亿,有息负债不降的话,那公司的现金流肯定窟窿越来越大,而公司好的资产已经越出售越少,公司账面1000多亿应收联营合营企业的款项,为何不收回来?是否这些其实是早年预分红给小股东的,实际收不回来的?请公司核查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近几年销售规模下降,所面临的交付规模顶峰及支出压力已在2021-2023年集中发生,未来公司也会努力保持经营性现金流平衡,结合联合营项目的开发销售进展,逐步收回对应的应收联合营公司款项。
投资者: 公司的2024年报第266页显示,本年通过收购方式增加的主要子公司包括深圳万梁空间工程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请问收购17家企业的资金需要多少?
董秘: 感谢您的关注。根据公司年报披露的合并现金流量表,2024年集团合并层面“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为11.48亿元,详请参见2024年年报财务报告附注。
7月7日,万科A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6904.38万元,占总成交额的8.76%;游资资金净流出1827.44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32%;散户资金净流出5076.93万元,占总成交额的6.44%。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