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8日英杰电气(300820)发布公告称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游凡、广东恒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津源、广东中科粤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权、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世杰、广州云禧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龙华明、国海创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钱海霞、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杜先康、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曾爽、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阳东 魏东、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海、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标、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柴骏临、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肖隽翀、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樊利安、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贺平鸽 张大为、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可颖、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徒月婷、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梁旭、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朱旭光、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吕兰兰、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丁宁、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罗静茹、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魏鑫、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何理、汇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娇、汇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谦、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蒋严泽、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倪睿、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龙威、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孙伟仓、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栋、磐厚动量(上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胡建芳、青岛中航赛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吕政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帅 谢泽林、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郭航、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杜佳怡、三亚兆恒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解刚、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徐风 姚健、上海常春藤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蒋煜、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樊孝林 蒋蛟龙、上海江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尹豪、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友红、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唐毅、上海启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博、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尹森、上海盛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邬胜波、上海水璞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邢毅哲、上海天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曹国军、上海禧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致远、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赵阳、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蓝东、深圳市富海中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黄东、深圳市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敏生、深圳市泽鑫毅德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李翔、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肖柏辰、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先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泓依 骆奕扬、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瑶、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贺茂飞、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韩晨、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吴建明、甬兴证券有限公司应豪 赵莉莉、誉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郭志强、长沙美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宋伟、浙江米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晶鑫、浙江臻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叶嘉诚、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佩麟 朱晋潇、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思扬 杨子伟、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江鹏、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龙毅、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贾新龙、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包晶晶、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孙浩中、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思同 顾辛迪、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莉、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贾祎樊、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翟一梦、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徐凡、广东恒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陈立基于2025年4月25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世伟先生向调研人员介绍了公司 2024 年度业绩情况及近期经营情况,并与调研人员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答:2024年公司营收达到 17.8亿元,同比增长 0.59%,归母净利润下降 25.19%。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光伏行业,销售收入 87,378.79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49.08%,同比下降10.27%;来自半导体及电子材料行业的销售收入 35,060.65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19.69%,同比上升 6.41% 。
其他行业的收入增长较多,约为 5.53 亿元,同比增长18.92%。
问题 22024 年公司经营业绩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光伏收入确认延缓,光伏电源设备产能调整导致验收周期推迟,原本应该在 2024 年内确认收入的项目未能如期确认。目前光伏行业仍有近 19 亿元的发出商品未确认销售收入(但有 60%左右的货款公司已经实际收取)。其次,因为光伏行业发出商品金额较高,针对当前的光伏行业较为艰难的状况,公司对光伏行业的发出商品计提了约4,371 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第三,期间费用增加,尤其是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0%,包括了股权激励费用的摊销以及为加强研发团队而招聘高学历人才带来的薪酬支出。
问题 3存货跌价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如何?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导致净利润减少,但这实际上是公司对未来潜在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
问题 4公司 2024 年的现金流状况如何?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 60,176.52 万元,同比增加 46,204.77万元,主要得益于订单货款收以及海外大额订单的及时收款。良好的现金流是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表明公司在当前情况下仍具备充裕的资金流,这对公司稳定经营以及后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 5当前存货和合同负债情况如何?对未来营收有何影响?
存货从 2023 年的 18.38 亿元减少到 2024 年的 15.56亿元,合同负债维持在约 11 亿元左右。存货(主要为发出商品)和合同负债数据相对稳定,是 2025年营收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光伏行业下行调整,尾款收和营收确认存在较大压力,所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针对光伏行业的货款收力度。
问题 62024 年订单情况及在手订单状况如何?
2024年因光伏行业影响,整体新增订单下降约 40%,主要原因为光伏行业订单大幅度下降。尽管国内光伏订单大幅下滑,但海外订单有所突破,去年签订了 5亿元左右的光伏海外订单。截至 2024年底,公司在手订单超过 27亿元,虽较前两年有所减少,但仍为公司提供了较高的销售收入确认基础。
问题 7公司海外订单今年是否能确认销售收入以及光伏行业 2025 年销售收入如何?
公司将努力实现光伏海外订单在 2025 年确认销售收入,同时加强国内光伏行业营收确认和剩余货款收工作,公司一季度已经有国内光伏行业的营收,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仍有可能确收一部分光伏行业销售收入。因此,预计 2025 年光伏营收虽有压力但不至于因光伏订单下降而出现大幅度下滑,这对公司 2025年经营业绩是有利的。
问题 8如何看待一季报的业绩下降?
2024 年的毛利率相比 2023 年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光伏订单减少,半导体行业订单占比提升。净利率下降主要因为期间费用增加和存货减值计提的影响。尽管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但因为公司产品类型较多,毛利率也不同,订单结算周期不一样等原因,单季度的经营数据会存在一定的起伏,不能因此去推断公司全年的业绩情况。今年一季度数据虽然表面看起来不好,但有三个亮点一是国内光伏行业在三月份确认了一笔较大的收入,这在当前光伏行业环境下还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二是三月份还签下了几千万的国内光伏订单,显示出行业有好转迹象;三是半导体行业的订单继续增长,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了 12.86%,而且不光是半导体先进制程行业订单的增长,其他半导体订单也在增长,这些都是好的迹象,希望能在后面三个季度继续维持。
问题 9公司半导体先进制程行业的订单进展如何?
半导体先进制程方面,公司的电源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2024 年半导体收入达到 3.5 亿元,同比 2023年实现增长,2025年一季度的半导体行业的收入和订单情况较为理想,增长幅度变大,根据一季度营收确认、目前在手订单情况以及公司重点客户的需求看,预计 2025 年半导体业务是可以实现增长的。
问题 10为什么半导体先进制程行业电源订单增速不及预期?
这个行业不及预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技术突破后的稳定性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其次,也有设备中其他备件的国产制造能力匹配问题,客户也有原来储备的存量备件的消化,客户会综合这些因素做需求节奏的把控,这些都属于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
问题 11公司在半导体领域除了现有重点客户外还有哪些合作进展?
公司目前与终端芯片厂商已经开展合作,也有新产品的研发,目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半导体领域公司的客户已经有 40多家,其中有批量供货的重点客户,也有处于不同研发合作阶段的新增客户,突破空间还是很大的。
问题 12公司对于半导体研发的投入占比大概是多少?以及新招的研发人员是否主要投入到了半导体方向?
因为公司研发项目很多,同时项目也有很多交叉,目前没有半导体研发在总研发投入中的占比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导体行业是公司的电源业务实现突破的最为重要的方向,研发费用投入的占比也是很高的。晨晖公司(半导体行业的专业子公司)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的人数都在迅速上升,这些都是公司在半导体行业投入更多资源的具体表现。
问题 13海外光伏新订单方面,有没有结束的预期?
海外光伏新订单仍在继续洽谈,但由于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尤其是美国加征关税,对新订单的形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过,公司有专门的国际贸易团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努力推进与重点客户的合同签订。
问题 14一季度我们的订单情况如何?订单结构是什么样的?
一季度订单方面,除去 2024 年 1 月份的一个单笔大额海外订单的权重后,今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去年一季度是有所增长的,其中半导体先进制程行业的电源订单以及其他半导体订单都是增长的。
问题 15光伏项目目前催收情况如何?坏账风险有多大?
虽然公司光伏行业的发出商品金额较大,但其实大部分货款已经是收到了的,这部分收到的货款因为没有完成项目验收,并没有计入销售收入,因此即使存在此后未确认营收的风险,但财务风险是可控的。从公司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也看得出来。
问题 16对于公司未来的信心和发展目标,能否分享更多细节?
虽然当前光伏行业仍处于较为困难的局面,但鉴于公司在其他领域的业务拓展前景,公司管理层已经明确提出公司未来 3 到 4 年内营收达到 50 亿元,进入四川民营企业百强的发展目标,并且制定了具体实现路径和指标,公司管理层对于未来发展仍然是充满信心的,虽然当前有增速放缓,季度状况并不理想的情况,但这不会影响公司的发展信心,公司会在各个细分领域上更加积极的努力,全力以赴实现公司以及市场的预期,争取尽快实现中长期目标。
英杰电气(300820)主营业务: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英杰电气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5049.83万元,同比下降36.84%;扣非净利润4832.08万元,同比下降37.76%;负债率38.75%,投资收益228.55万元,财务费用-296.59万元,毛利率37.7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3.0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876.5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4.25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