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南京银行(601009)2024年年报关键审计项:发放贷款和垫款及金融投资中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等

来源:证星财报审计 2025-04-22 08:32: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南京银行(601009)发布2024年年报,该份财报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给出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并对财报中的关键审计项目说明如下:

1. 发放贷款和垫款及金融投资中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项目内容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选择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认定标准高度依赖判断,并可能对存续期较长的贷款及垫款和债权投资的预期信用损失有重大影响。
  • 模型和参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所使用的模型本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模型参数输入较多且参数估计过程涉及较多的判断和假设。
  • 前瞻性信息: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考虑不同经济情景权重下,对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
  • 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认定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需要考虑多项因素,且其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将依赖于未来预计现金流量的估计。

审计应对

  • 了解、评估并测试内部关键控制:与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债权投资的预期信用损失相关的内部关键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包括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系统。
  • 风险导向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对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金融投资中债权投资执行复核程序,基于贷后或投后调查报告、债务人的财务信息、抵质押品价值评估报告以及其他可获取信息,分析债务人的还款能力,评估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金融投资中债权投资阶段划分的判断结果。
  • 内部信用风险模型专家协助: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重要参数、管理层重大判断及其相关假设的应用进行了评估及测试,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 综合宏观经济变化,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方法论以及相关参数的合理性,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等。
  • 评估管理层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采用的前瞻性信息,包括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和多个宏观情景的假设及权重。
  • 评估管理层对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认定的合理性,并对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债权投资,分析管理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合理性,包括金额、时间以及发生概率,尤其是抵质押物的可回收金额。
  • 评估关键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评估并测试用于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的数据和流程,包括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金融投资中债权投资的业务数据、内部信用评级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及减值系统的计算逻辑、数据输入等。
  • 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关键控制:评估并测试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关键控制,包括模型变更审批、模型表现的持续监测、模型验证和参数校准等。
  • 评估相关披露的恰当性:评估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敞口和预期信用损失相关披露的恰当性。

2. 合并结构化主体的评估


项目内容

  • 持有不同的结构化主体的权益: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展金融投资、资产管理、信贷资产转让等业务过程中,持有不同的结构化主体的权益,包括理财产品、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类证券等。
  • 判断对每个结构化主体是否存在控制: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综合考虑拥有的权力、享有的可变回报及两者的联系等,判断对每个结构化主体是否存在控制,从而应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 考虑诸多因素: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逐一分析是否对结构化主体存在控制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每个结构化主体的设立目的、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其相关活动的能力、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权益及回报、获取的管理业绩报酬、提供信用增级或流动性支持等而获得的报酬或承担的损失等。

审计应对

  • 评估并测试关键控制:评估并测试对结构化主体控制与否的判断相关的关键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 评估对结构化主体控制的分析和结论:根据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结构化主体拥有的权力、从结构化主体获得的可变回报的量级和可变动性的分析,评估了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其是否控制结构化主体的分析和结论。
  • 抽样检查法律文件:抽样检查了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分析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否有义务最终承担结构化主体的风险,包括抽查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对其发起的结构化主体提供过流动性支持、信用增级等情况。
  • 评估相关披露的恰当性:评估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未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相关披露的恰当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京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