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城投控股(600649)报收于4.86元,上涨1.04%,换手率3.98%,成交量100.58万手,成交额4.84亿元。
4月18日,城投控股的资金流向如下:- 主力资金净流入2513.85万元,占总成交额5.19%;- 游资资金净流出488.68万元,占总成交额1.01%;- 散户资金净流出2025.17万元,占总成交额4.18%。
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受到政策调控、经济环境、人口变化、市场需求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公司坚定看好行业发展前景。
2024年,公司销售业绩的增长得益于过去几年优质土地资源的获取,未来公司将通过“开发、运营与金融”三者协同发展,加快向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转型,积极探索国资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稳步塑造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公司积极贯彻落实证监会、交易所、国资委等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要求,未来将通过持续优化经营质效、深化多层次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坚持规范运作、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加强科技创新等举措,全面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切实增强投资者回报,推动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司已提示股东严格遵守减持规定,若有新一轮减持安排,将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将以“保持开发合理增量、做大运营市场效益、提升金融服务能级”为主线,在每年一定量滚动开发规模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向不动产市场化运营延伸,借助资本市场构建“投、融、建、管、退”全产业链,推动轻重资产的优化布局和联动升级,继续加大在产业投资方面的比重,不断深化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为企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打造房地产特色化全产业链综合性一流企业”为目标,持续推动“开发、运营与金融”三大板块的协同发展,不断深化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为企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公司通过新江湾城成片土地开发、露香园风貌区域保护等经典案例的经验积累,在上海城市更新领域的优势愈加显现,未来将进一步关注上海城市更新中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打造更多优质产品。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上海松江泗泾保障房大居新凯家园的建设任务,为满足社区群众对社区内商业配套建设的需求,公司近日与龙湖商业达成新凯集中商业项目合作意向,以期实现强强联手。
“城投宽庭”作为公司租赁住房运营品牌,借助保租房REITs的发行,已取得市场先机。目前累计运营社区9个,管理规模超1.3万套,总运营规模正在向着“十四五”末达到2万套的目标迈进。
公司根据政策动向、市场变化情况,合理做好未来投资安排,积极拓展商品房、特别是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域的优质土地资源以及保障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布局,密切关注上海土地出让相关信息,积极筹划布局上海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城中村以及片区开发等公司优势领域投资机会。
作为长期深耕上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过去30年来打造了新江湾城、露香园、璟雲里等一系列优质产品,对上海的住宅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始终将品质和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将更加关注住户的需求和房屋品质的打造,以创新、低碳、绿色、人文的理念,进一步聚焦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根据证监会、交易所的相关要求,合规开展市值管理。公司响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报”专项行动的倡议》,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报行动方案》,并已于2025年3月29日披露。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4.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亿元,展现出了良好的经营稳定性与韧性。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务,2024年,公司露香园二期D1地块、汇樾庭、高阳新里商品房项目结转收入约81.17亿元。受土地、建安等成本上升、限价政策、项目差异等因素影响,房产业务整体盈利空间收窄,并且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上年减少,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
公司2024年的综合融资成本为4.04%,2023年和2022年的综合融资成本分别为4.17%和4.70%,近三年来,整体呈稳步下降趋势。公司通过多渠道开展融资,在保障公司发展资金需要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